艺术史
-
装饰品中的文化史[韩]李智恩本书《装饰品中的文化史:贵族时代的审美发现》讲述了欧洲装饰艺术从16世纪初期到拿破仑一世登基的19世纪初长达400年的时期的变迁。 作者介绍了从巴洛克到洛可可的艺术风格的改变,但并不是只单一从学术角度解释艺术思潮的变化,而是列举当时的流行趋势的改变、建筑物结构的变化、贵族们使用的高档家具的发展等方面的例子,介绍当时的人是如何装饰和欣赏自己的生活。书中不再赘述已经广为人知的重大政治或历史事件,记录的都是些琐碎的故事,例如过去的人们穿什么、吃什么,他们怎么做事情、怎么享受生活,当时最新的时尚是什么,带领读者直观想象当时的生活习惯。全书共计十六章,本书作者李智恩留学巴黎,是欧洲装饰美术史领域知名的研究者,同时也是获得装饰品艺术鉴定师资格证的专家。书中有大量她在欧洲走访收集的关于装饰品艺术的资料,极具阅读性。古典装饰品是漫长历史的见证者,本书作者不是讨论宏观的历史,而是以深入日常的微观视角,真实地展示了古典时代欧洲人们的生活气息。书中共有500多张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展现欧洲16世纪到19世纪的古典时代丰富的各类艺术形式,是有关装饰文化艺术的百科全书式普及书籍。
-
图解西方美术史[日本]池上英洋 编本书共分为5章,从学习乐趣、学习方式、技法、流派、历史等多个方面解读西方美术史。第一章“享受西方美术史的乐趣”,从什么是美术史的角度切入,介绍学习美术史所能带来的乐趣与一些基本的知识要点。第二章“欣赏西方美术更愉快的方式”,从绘画解读实践的角度切入,用实例表现解读艺术画作的方式。第三章“了解西方美术的技法和流派”,分别从技法和流派两个角度切入,阐述艺术画作的完成技法与表现题材。第四章“学习西方美术的历史”,从美术历史的角度切入,按照风格划分艺术时期,从早期到现代对各种风格进行了讲解。第五章“解读寓言画和神话画背后的故事”,分别介绍了相关的寓言画和神话画作品,并解读画面背后的故事。此外,本书zui后还附有年表,方便读者对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按时期进行索引。
-
停下别动,放大看吕宸 著《停下别动,放大看》是一本难得一见的笔记体艺术科普书。作者吕宸以艺术史为切口,用新潮诙谐的语言,从大众感兴趣的视角详解了近120件艺术品中不为人知的100多个细节,揭秘了15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与艺术成就。他对艺术的解密方式,足以使艺术“门外汉”获得沉浸式看展的体验。读者可以在书中跟随他像侦探一样,从细节中寻找突破口,把高冷的艺术变成沾染生活气息的万花筒,解锁学习艺术的新途径。伦勃朗的《夜巡》场景其实是白天?丢勒每幅画的签名必整活?蒙娜丽莎的眉毛去哪儿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戴的耳环并不是珍珠做的?《雅典学院》里的人能和古希腊时期的真实人物一一对应上吗?王室婚礼大场面宁愿用两年等一幅画作也不愿用现场照片?……不管你是艺术小白还是狂热追随者,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被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作品的精髓深深吸引!
-
趣说西方艺术史两千年祺四从古希腊到印象派,两千年12个艺术时代、15个历史事件、35位历史人物、80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与成就、218件艺术珍品,全在艺术史科普领军人祺四的生花妙笔下轻松解读。本书是写给大众的西方艺术史科普读物。分为12章,每章包括时代简介、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艺术家和艺术成就4小节,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从古希腊到印象派两千年的西方艺术史。行文兼具专业和灵动、时尚和风趣,将艺术史讲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艺术史故事。全书配有200余幅西方艺术史重要作品彩图并详细解读了封面故事,是适合大众和初学者了解、学习西方人文艺术的入门书。作者祺四自幼留学海外,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博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姿尔曼、荷兰艺术史学家联盟主席笛克西亲炙弟子。2014年出版《八卦艺术史》,率先在国内掀起“艺术史科普风”。
-
艺术史(美)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美)迈克尔·柯思伦 著《艺术史》是一部全球艺术通史,新时代的典范之作,多所高校首推的艺术史标准教材。朱青生、徐冰、易英、汪民安等推荐。本书旨在打破艺术史“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本书共1200多页,1400余幅高清图片,以更宏大的时间视角、更广阔的地理眼光、更包容的价值理念,从7万年前雕刻石块的早期艺术实践,到21世纪依托新媒介的当代作品,清晰梳理了亚洲、非洲、大洋洲在内的6大洲艺术的起源与变化,充分展示了世界艺术的多元性和交融性,全景化呈现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与艺术发展脉络。其中收录了公认的杰作和一些历史遗珠,尤其还挖掘了以往被忽略的女性艺术家及其作品,对于新时代的读者,本书拓展了艺术的认知边界。《艺术史》具有可读性,无论对于艺术专业者还是入门者,既可分章细读,也可作为一部案头常备的艺术史工具书。全书共33章,每章以一件作品为切入点,将艺术符号背后代表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娓娓道来,6大模块贯穿全书:艺术及其背景、概述、技术、详解、对照、回顾历史,补充艺术家的创作技法与研究方法,以及历史文献等相关知识。书末另附艺术专业术语,提供中英文对照与说明,方便读者日常查阅。
-
以花之名上海明珠美术馆 编,李丹丹 主编“花”是永恒的生命主题。《以花之名》基于同名“生长中的艺文品牌项目”,始于展览而不止于展览,由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李丹丹博士主编。书中汇聚33位国内外重磅艺术家以“花”为母题的200余件精彩作品,囊括绘画、摄影、影像、雕塑、装置、行为表演及与空间有关的缤纷艺术创作,以超过200张彩图图文并茂呈现,并有艺术家对“花”之创作的阐释。这些甄选的艺术作品勾连起艺术史中的吉光片羽、此地他乡的风物人情,亦是“以花之名”展开的观看、再现、创造与沉思,用诗的方式探讨艺术、生命、死亡、欲望、自然、情感、未来等从未远离也从未如此紧迫的议题。此外,《以花之名》书中收录5位艺术文化界雅士的“花”主题特邀专稿,从中国花卉文化传统漫谈、花信花时与相关绘画、中西花卉绘画比较、西方文学中的花、花非花的影像传承与解读等多重视角,深入挖掘“花”的文化艺术传承与多层次表达,以多重视角跨越东西方文化与时间维度,引领读者深入浅出地漫步“花”的瑰丽世界。
-
中国双头鸟纹饰研究刘政著《中国双头鸟纹饰研究》重点梳理史前时期、西周至战国时期、汉晋时期、唐宋时期、蒙元时期的中国双头鸟纹饰,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指出由于文化的更替和时代的演进,双头鸟纹饰的形象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双头鸟纹饰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不断生发出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厘清共命鸟、金翅鸟、西方的双头鹰与中国双头鸟在形象和文化内涵上的区别,强调它们的概念和形象各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在此基础上,兼论中亚、西亚、南亚、亚欧草原、欧洲、美洲等地的双头鸟纹饰,将上述地区的双头鸟纹饰作为文化参照,与中国的双头鸟纹饰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和域外的双头鸟纹饰在形象上虽然具有相似性,或许有过互相影响的可能,但是这种相似性源于人类的共同心理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地的居民分别独立地创造出类似的纹饰。
-
艺术史的风景吕澎本书为艺术史学者吕澎几十年来所撰文集,共分为两个部分:上篇为《历史、写作与问题》,主要涉及20世纪和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不少是针对当时艺术与史学领域讨论的问题,例如“当代如何成史”“什么是当代史”等。下篇为《参与艺术史》,是作者对若干年来参与新艺术讨论和艺术项目实践的思考与记录,例如策划“广州双年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改造历史”“溪山清远”等新艺术史上具有实验意义的展览。作者认为历史是书写的结果,就像作为艺术史基础的古典学是不断探险、不断思考与不断诠释的结果一样,艺术史同样是在理解与写作的过程中逐渐成形的。正是在不同作者书写艺术史的实践中,构成了让人不断去领略的艺术史的风景。
-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略吴偲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略》的英译版本。书稿以我国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从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工艺学、地理学、历史学等方面考察了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美术类型,探索了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宗教观念、艺术审美和情感集体,用文字记录了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族美术的现状,思考了这类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的传承与出路。希望通过本书还原我国少数民族美术真实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少数民族美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同时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中国舞台表演艺术市场主体研究成啸国内的舞台表演艺术市场既与演艺机构主体息息相关,也与其发展的环境包括市场与管理体系有着深刻的联系,它是在多种演艺要素相辅而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对舞台表演艺术市场的研究既要从宏观上予以把握,又要从微观视角切入。本书分析了与舞台表演艺术市场息息相关的各种主体要素,从宏观视角出发探索了各个主体要素之间的关联,同时从舞台表演艺术的空间、内容、创作团体、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等方面切入,采用微观视角探讨了各要素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方向。本书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舞台表演艺术市场上的各个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和作用,可供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师生、艺术市场管理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