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试读
美文
国学
书库
导航
艺术理论
傅雷谈艺录
傅雷
本书涉及文学、翻译、美术、音乐等文艺领域。在文学领域,傅雷集中而全面地分享了文学作品的剖析和感悟,有《关于乔治·萧伯纳的戏剧》《论张爱玲的小说》《读后感》等篇章;在翻译方面,他毫不藏私地分享对翻译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有《罗曼·罗兰》《翻译经验点滴》等篇章;对美术和音乐,傅雷的见解一直是独立而富有意蕴的,有《塞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等。每一部分之后有傅雷的书信手札,从中可以看到他日常的点滴。傅雷谈的是文艺,同时谈的也是人生,在他文艺评论中看到他的人格操守和对中国文艺的展望。
艺术采风教程
龚余辉,肖文
《艺术采风教程》阐释了艺术采风的概念、功能、表现手法,并详细分析了艺术采风对象。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精神,以浙江松阳和安徽宏村、西递、屏山等采风对象为例,阐述如何在不同人文风情下进行艺术采风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挖掘艺术采风与不同艺术类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并以艺术采风作品装裱和展示作为总结。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等相关从业者的参考用书。
画游瑞士
易平凡
平凡妈妈继出版了《画游冰岛》《画游巴黎》《画游西班牙》后,市场反馈良好。作者常年旅居欧洲,2021年又花20天深度游瑞士,书中除了有经典文化地标的介绍,还有伯尔尼老城的惬意、阿尔卑斯雪峰的壮美、图恩城堡的久负盛名等等,各种有趣经历耐人回味,除此之外,作者还手绘了百余幅油画、水彩画。通过此书,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文艺老年人精彩的退休生活,行装累累,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行走在路上,通过一支笔将瑞士人文景观铺卷开来。
单义艺术讲稿
朱小禾
《单义艺术讲稿》是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朱小禾单义工作室的主要讲稿。作者朱小禾参与了八十年代四川前卫艺术运动,此后开始探索一种哲学绘画形式。 朱多年来坚持个人的绘画发展方向,保持创作逻辑的连贯性。同时,朱在思想和创作上秉承脱离历史化的“单义”理念,回归到艺术的运作过程中,使得他也成为了一个思想独立的“中立”艺术家,沉浸在他的“学术绘画”中,按照自己规定的原则去规定工作方式和行为。作者认为,艺术是一种媒介运作话语,不必符合现实经验和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是单义的。单义艺术越过现实经验、想象、概念、理论,越过认识论界限,不能解释,是一种话语实践。
数字物质性
(澳)莎拉·平克,(西)埃丽森达·阿尔德沃尔 ,(西)黛博拉· 兰泽尼
在这个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技术语境复杂的数字时代,如何面向一种可持续的未来,展开对人们日常文化实践的研究?由享誉全球的设计人类学家、莫纳什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主任莎拉·平克等主编的《数字物质性:设计与人类学》一书,聚焦于“数字物质性”,在数字化、设计、人类学以及媒介研究之间这片充满潜力的新兴交叉研究地带,为我们提供了窥见并探索数字时代可能性的切入点,并带来了一系列充满思辨性、实验性、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前瞻思考与实践。
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文选2021
王德胜 胡疆锋 主编
本书为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系列图书之一,以逐年选编的方式,遴选2021年度各艺术门类(文学、影视、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网络文艺等)的32篇优秀评论文章。
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萃编
陈宁主编
本书以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科技文献《天工开物》收录的农业与手工业门类为基础和选录依据,精选萃编了中国古代20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科技文献,包括《齐民要术》《农书·农器图谱》《熬波图》《糖霜谱》《梦溪笔谈》《阳羡茗壶系》《陶冶图说》《景德镇陶录》《髹饰录》《滇南矿厂图略》等,分为“综论篇”“农业篇”“手工业篇”三篇进行编排。其内容涵盖农业技术、农业器具、陶瓷技术、漆器技术、冶金技术等。这些收录的文献均以传世较好的善本为底本。为方便今人阅览,该书均采用现代规范简体字排录,并加以句读点校,为今人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提供参考。
颜色科学和视觉艺术
(美)罗伊·S.伯恩斯 著;张文元 译
本书旨在理解和解决艺术品在展示、保存、成像或复制时出现的颜色技术问题。共分两部分:基本原理和应用。基本原理部分涵盖了光谱测量、颜色与空间视觉、视觉和数值颜色描述,以及同色异谱和颜色不恒常性的主题。应用部分讨论了艺术品展示、绘画材料和颜色再现。本书视角独特并具有深度,特色之一是利用颜色物理学、色觉和成像科学使图像作为主要的交流媒介。
比较美学
张法
本书为美学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聚焦美学原理的世界性比较,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以资料呈现为主,呈现中国以及英、法、德、俄等各国美学原理著作,包括结构梳理、内容简介、特点分析。第二,对上述重要美学著作进行理论剖析和评论,突显其中的思想性特点。第三,从比较学的角度,以理论分析为主,一方面对各国重要美学原理相关著作进行比较,从比较中透视各自的特点,阐发世界各文化中具体而丰富的美学思想;另一方面作总体性观察,进行多角度的总论,在差异中发现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所选论文均站在当今时代和中国立场上进行比较和评说,从经典美学著作切入,呈现世界美学全景,坚持文化自信,突显中国特色。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评论集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评论集》收集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征集的关于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届的103篇剧目评论文章,涉及的剧目既有获得文化大奖的15个剧目,也有参评和参选的剧目,专家分析准确生动、深入浅出,配以各剧目的海报,图文并茂,艺术节盛况如在眼前。这本评论集既是一个中国舞台精品的回顾和总结,也是未来中国舞台艺术的指导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读书导航
出版图书
古籍/国学
文学艺术
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
生活时尚
科学技术
教育/教材/教辅
少儿
工具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