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美学的边缘潘知常本书是著名美学家、国内“生命美学”学派的领军人物潘知常教授的学术代表作之一。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美与艺术,当美与艺术向新的形态转型之时,最初往往只有少数人会首先感受到,并自觉加以反省,大多数人却会仍旧在“传统的梦魇”中沉睡,并反而将这少数人视为离经叛道者、哗众取宠者。无疑,在这个方面,潘知常教授的《美学的边缘》在国内学界显然是得风气之先。全书分为四篇:1.本体视界的转换: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的交融;2.价值定位的逆转:审美价值与非审美价值的碰撞;3.心理取向的重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的会通;4.边界意识的拓展:艺术与非艺术的换位。对于审美观念的当代转型,给出了系统而且深刻的回答。
-
视觉网络传播语境下的艺术拾零孙延俊 著孙延俊教授从事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数十年,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并对美术理论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书稿是他近年来理论思考的结晶。书中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在视觉网络传播的语境下,如何对既有美术发展历史当中的一些问题加以重新观照,并对当代美术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书稿对于美术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黑暗时代设计李砚祖 著基于人们重新认识汉娜·阿伦特的吸引力,以及设计逐步向政治领域拓展的趋势,本书创造性地摘选出阿伦特主要著作(《人的境况》《极权主义的起源》《黑暗时代的人们》)中的观点及语录,为今天的政治、设计和行动提供了一本全新的“辞典”。 从“行动”“开端”和“创造力”,到“有死性”“诞生性”和“游戏”,再到“多余”“技术”和“暴力”,《黑暗时代的设计:阿伦特辞典》收纳的56项词条以阿伦特的文章和思想为起点,邀请全世界的设计师和设计学者通过一系列独特的写作,来思考如何将这些概念与当下的设计及政治实践构想在一起。
-
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陈林 著本书是一本艺术理论类图书,是关于研究和论述新安画派以及新安画家群形成的书稿,与当时徽州地区特定的综合文化生态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盐商赞助新安画家的方式、对新安画家绘画样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盐商赞助背后的动因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徽州盐商与新安画家群之间的关系。新安籍画家群体的出现,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作为一个区域并不广阔,且相对闭塞的山区,古新安地区在持续两百年的时间里,连续出现了些许画坛名手,在美术史上是不多见的。亮点就是通过研究盐商与新安画家群的关系来论述新安画派以及新安画家群形成,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资料。
-
富图拉主义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编本书对过去30年近40篇富图拉的采访、对话、演讲与其他第一手资料进行拣选,揭示了富图拉在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心态和其自始至终的坚持,所涉内容包括他在纽约参与早期地铁涂鸦的经历,在美国海军中服役的体验,对涂鸦艺术的革命性影响,以及他对流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经过摘选的引文共分为七个章节,所谈论的主题从身份认同和创作过程到艺术市场、父亲身份,以及给寻梦途中的年轻创作者的建议。本书通过语言和文字描绘了富图拉的生活,对其过往轶事和其他边角料的整理堪称一趟精彩的旅程,其精彩程度甚至不亚于艺术家的生活本身。
-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的虚与实黄滟 著“虚”与“实”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从中衍生出许多对审美和艺术本质及特征的理解。而中国园林美学中的虚实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园林作品的呈现图示和园林意境的生成方式,从而成就了中国园林的特色。本书从中国传统哲学和园林作品出发,在当代语境中阐发“虚实”于中国园林的作用和意义。当我们在解读中国园林美学中的虚实问题时,应该看到:作为“道”的显现的园林世界,虽然是对园林现实之物的否定和超越,它强调的是人自身存在和“道”的存在的真实,但其中物的世界和道的世界并不是二种不同的存在,它们只是园林这一个世界的不同的呈现方式。而具有中国审美特征的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虚无”,因为“虚无”就是的“存在”。
-
阿布洛主义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编本书为“纽约下城艺术家系列”中的一种。为了进一步拓展“下城往事”丰富的展览内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策划出版一系列介绍参展艺术家的出版物,以满足不同观众了解展览与阅读的需求。纽约下城是具有创意和胆识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聚集之地,“纽约下城艺术家系列”将为我们了解这一艺术聚集区丰富的艺术实践提供个案分析。本书介绍了维吉尔·阿伯拉赫,他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时尚设计师,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本书收录了维吉尔·阿伯拉赫关于其艺术创作的语录,从这些语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其艺术理念和创作动机。
-
加密艺术杨嘎 著本书从区块链技术飞跃、数字艺术发展、当代艺术演进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解读了加密艺术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结合事实案例与数据,探讨了加密艺术在艺术、资产、社交等多个维度的属性,揭示了加密艺术给艺术生产、艺术观念、艺术价值认知带来的变化。并结合人们对未来元宇宙的憧憬,围绕加密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加密艺术在元宇宙生态中的可能性等多个议题,描绘了加密艺术未来的前景。 这是一本介绍区块链技术与艺术如何发生奇妙化学反应的书。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整理归纳了加密艺术领域相关的术语、观点、话题、案例等内容,并提供了未来加密艺术可能催生的元宇宙图景。通览本书,可对加密艺术领域进行“一站式”“全景式”了解,无论是区块链、艺术行业的从业者、爱好者,还是行业外对前沿技术与艺术融合怀抱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书中得到启悟。
-
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17理查德·肖恩(Richard Shone) 著本书是“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系列第17册,介绍了19世纪法国印象派风景画大师西斯莱的生平和艺术魅力。西斯莱(1839—1911)是19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也是莫奈、毕沙罗和雷诺阿的好友。西斯莱活动于英法之间,描绘了各式各样的景色,在不同的天气效果下探索者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不同于莫奈、雷诺阿等好友热衷于描绘“现代生活场景”,西斯莱始终将风景画家当做自己的职业追求,记录下了巴黎郊区的雪景、塞纳河的洪水、泰晤士河的划船赛等场景。他探索着光线、空气和氛围的影响,不断改进、提高着自己的绘画技法。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到还未被城市化吞噬的最纯粹的自然风光。
-
古诗词独唱曲三十八首戴于吾 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中国传统诗词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文化是文学教育、美学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范本,因此,借助经典诗词来增长文化素养、生活智慧和丰富人生经历,成为历来文艺工作者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而利用歌曲的形式来传播传统诗词文化更是一种优美而理想的文艺创作形式。把传统诗词以清新优雅的音乐形式唱出来,融汇传统诗词和现代音乐的通道,不仅能呈现诗词之美,也能演绎音乐之美;既对人晓之以理,又使人动之以情。因此欣赏古诗词歌曲,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传统诗词的方法,也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形式。让我们学习古诗词,咏唱古诗词歌曲吧!从歌声中领略古典音韵之美,在诗词里体验先贤的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