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姬宇晴 著暂缺简介...
-
近代中国专门美术教育体制的引鉴变通侯云汉本书的研究范围,始于西洋画传入的明清之际,主要考察的时段是民国时期。本书的写作主旨实乃以专门美术教育史为主体的专论:从中外教育交流的角度,叙述中国近代专门美术教育与西方专门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初级到高级兵逐步齐备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从教育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教育史是伴随新式教育的兴起,沿着移植又变通、模仿而改造,逐步“本土化”道路探索的结果。本书在肯定专门美术教育随高等教育通过“国家复兴计划”才得以进行的观点,但并不着意于对“宏大叙事”框架的构建,而是落实到更为基础的层面。凡述及留学、聘师、译介、访问等教育交流层面的问题均有涉及。本书从基础层面的资料入手,探讨了美术学校开办到发展到后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问题。本书结合美术学校考察专门美术教育。探讨了专门美术教育以何种途径和方式在中国实现的,当时社会各阶层团体对新生事物的不同反应,美术学校的建制与当时大环境的变化关系,中西调和中的多次文化论战等等。
-
贡布里希文集偏爰原始性贡布里希 著本书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至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本书稿总结了作者四十多里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
一加一可以不等于二李爽 著本书是一本演讲录,围绕“艺术”主题选稿,稿件以中西方经典艺术形式的解读与评价为主,兼顾宏观与微观,有相关艺术门类的整体介绍,亦有对某种艺术流派甚至某个艺术家的深度剖析,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旨在为读者架起艺术与心灵沟通的桥梁。
-
民国艺术通史陈洁本书论述的时间范围是1912—1949年,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九章的篇幅对38年间音乐界发生的重要事件、新音乐的发展、传统音乐的承续、著名音乐家及其音乐创作、社会与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报刊、音乐理论研究、抗战时期音乐发挥的巨大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民国时期军乐的勃兴、中外音乐交流、上海美专的音乐教育等等都是作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下编则采用编年体的形式,客观地记述该断代时期内的历史事实,内容详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叶恭绰鉴藏编年事辑万君超 著《叶恭绰鉴藏编年事辑》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年谱的体例,全面深入地研究叶恭绰一生在古代书画、文物鉴藏、古迹保护以及文人交往等方面的专著。通过记叙叶恭绰一生的鉴藏经历,勾勒出民国时期100多位南北收藏家的人物“群像”。《叶恭绰鉴藏编年事辑》摘录并参考了大量的书信、日记、书厕集、民国报刊、叶恭绰著作,以及研究专著与论文、未刊书稿等,很大可能地保证遐庵先生艺术鉴藏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具有一手文献价值。
-
傅抱石论画傅抱石本书内容来自傅抱石先生论画的文章,多为对中国画实践的论述,按篇汇编成书。有傅抱石先生自述中国画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也有他对传统中国绘画的理解阐释。全书收录了很多与文章相关的傅抱石先生的山水、人物精品画作,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对当代学习研究中国画者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
三生有缘虞吉,邓永利 编“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通过外国青年独特的视角,让世界看到更为丰富、立体、充满文化底蕴并朝气蓬勃的中国形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绽放,在绽放中开出绚丽夺目的花朵。“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的成功开展,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魅力,让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此外,“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开辟的跨学科、跨国界、协同式的影视教学模式,切实促进了中外影视教育的交流,培养了一批批爱华、友华的青年火种。“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作品的立体式传播,形成了研究院发力、广泛撬动中外平台和个人自主传播的“杠杆式”民间推广模式,探索出一条依托高校、依托青年的外宣路径。它既是影像的盛会,也是文化和文明交流的盛会,更是中外青年友谊的盛会。“重庆行”四载,点点滴滴,既是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是珍贵的情感财富。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探索刘书亮 著《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探索》分析了我国电视剧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的动态演变过程,对绩效、集中度、行业壁垒和差异化程度等市场结构要素进行了测量,并识别、辨析了由其引致的企业行为。最后探讨了我国电视剧产业所处的规制环境,梳理了部分具有深远影响的规制变革给电视剧产业所带来的影响。
-
关键在于实验[美] 巫鸿 著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巫鸿教授,深度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与国内外美术馆和艺术家合作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展览,并撰写大量文章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潮流走向,以及重要艺术家的创作历程。这些文章对于理解和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始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其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经过5年的亲自选编、打磨,首次汇集呈现。50年光阴,世界大变。不变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以世界性的语言,以常人难以料及的胆识,暴露自身的纠结和尴尬,敢于真面真实的生活。文集以“潮流”“艺术家”“展览”为主题,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宏观面貌到微观肌理,透过变化的角度从不同层面立体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和实验性,以及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探索经验。以点窥面,《关键在于实验》创造“重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方法,我们“过去”的共同记忆得以凝视,我们共同的“现在”和“未来”得以审视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