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心灵的解放者[法]艾黎·福尔 著;陈旻 译;谢诗 校本书系法国著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艾黎·福尔的代表作之一,是至为重要的塞尚研究著作。全书由三篇文章构成:《保罗·塞尚(I)》发表于1910年,这篇长文夹叙夹议,既生动地讲述了塞尚的生平,又精准地剖析了塞尚的作品。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此文中揭示了塞尚艺术生涯的几大核心议题,比如塞尚“取自主题”创作方式、塞尚对“层次”的执着、塞尚对“色彩”和“形式”的思考。而这些议题也是塞尚从其早期的古典主义研究到后来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探索这些转变历程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也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现代艺术史的走向。《保罗·塞尚(II)》发表于1911年,与第一篇有些异曲同工,但也提供了诸多新观点。《再谈塞尚》发表于1920年,在此文中,作者主要对比分析了塞尚和雷诺阿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并再次阐述了塞尚之于艺术史的重要性。此外,本书收录了130余幅塞尚和其他艺术家的高清画作,便于读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塞尚其人其作的魅力。
-
写意精神与当代视域宋永进 著著者从事油画创作与教学整整三十年,加之十余年的写意油画专题研究和国外交流经历,积累了大量的创作体会、探索感悟、艺术思考和系统性的学术理论。本著作以写意油画实践者的身份,以个人对写意油画的探索和思考为前提,以写生创作现场第一线的亲身体验和成长历程为基础,以中西油画发展的学术线路为依照,对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当代写意油画的个体探索实践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宏观与微观的学术问题(包括写意油画与人文关怀、写生创作与现场生发、写意精神与文脉传薪等)和当代美术发展的现状(包括当代美术观念、当代美术境遇和当代美术生态等)进行了梳理、剖析、批评和反思。既有纯学理性的逻辑性论述,也有以大量个人创作故事和绘画作品为蓝本进行描述式的感性解读;既有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探讨,也有绘画语言与形式的分析;既有对国内外发生的美术事件的深度剖析和解读,也有对当前不良美术现象的尖锐批评;既有国内外优秀作品的品读,也有对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点评和引导。《写意精神与当代视域——宋永进写意油画实践论及当代美术批评》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对传统中国画写意精神和西方表现性语言的汲取和融合问题,认为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应当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直面当下的生活现场,从中生发艺术的原创性,提出“写生即创作”的绘画理念,同时主张传统写意绘画必须进行当代性的转化;下篇在当代性的宏大视域下对当前艺术界的许多客观现象进行了详实的收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批评和主张。
-
豹迹(美)巫鸿 著他是国际知名的美术史家,在艺术研究领域举足轻重,同时他也是当代重要的艺术评论者,从西方艺术、当代艺术还是中国书画艺术,他的很多观点都让人大呼震撼,某种程度上说是他开启了中国美术史的写作,而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很多重要事件他也从未缺席。再者,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策展人,木心的第一个展览就是由他策展,而“80年代那一批中国画家,也是经由他的策展搭桥,建立起与西方学界和公众的“会面”。他是学者巫鸿,木心称他:“巫鸿君伟岸,若古罗马壮士。”本书是巫鸿先生对76载个人历史的首部追忆。他突破一般回忆录式的写作,呈现给读者的既不是真实的往昔本身,也不是小说式的全然虚构,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经验重构与想象,一种更为自由和开放的“记忆写作”。他以幻想的手法呈现绝处逢生后,遇见克孜尔石窟壁画飞天像的悸动和梦魇;又以冷静克制的笔调,从北朝“蝉冠菩萨”像被盗与寻回的前前后后中,臧否个人、国宝、文物、传统文化之间错综复杂又虔诚宁静的连结。他书写青少年时对古城北京的生活记忆,也袒露对书的偷窥,以及与保姆或私密、或让人沮丧、难堪的个人故事。湛蓝天空下,在青中带紫的密歇根湖畔,他再会动荡年代后重获学习时光的自己,感悟师友、忘年交们对学术超越政治、人格信守独立的追求。
-
中国绘画史陈师曾本书是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串连中国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作者对画派、画家的独到见解可帮助读者快速领悟画作精髓。本书用300余幅高清传世名画再现了中国历代名家画风流派的绘画特点。画作选择与剪裁更是反复斟酌,别具匠心。名画局部放大更方便读者清晰地看到中国绘画的线条、构图与意境之美,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富有视觉美感的轻松阅读体验。
-
书画艺术系列讲座1苏士澍、冯远、许钦松、范迪安、吴为山本书为全国政协书画室举办的“书画艺术系列讲座”整理稿,主讲人均为全国顶级书画名家,有苏士澍、冯远、许钦松、范迪安、吴为山五人。讲座内容涉及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围绕这些艺术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这一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上述艺术学科的艺术简史和艺术鉴赏方法。 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传统经典的时代价值,由苏士澍、冯远、许钦松主讲。第二部分为:西方艺术的中国写意,由范迪安、吴为山主讲。名家们用通俗易懂语言表达方式诉说中国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文化进程、演变和发展,介绍中西方经典画作,让读者欣赏经典作品同时还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了解作品读懂作品。部分作品还加入了创作经典作品时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冯远,卢禹舜,牛克诚,吴洪亮,于洋,金新 著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生动直观的可视可感形象叙事、抒情达意,进而潜移默化地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用的独特文艺方式,其传承与发展问题始终是每一时代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书是对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系列重大问题的回应与回答。通过回顾、梳理和总结中国画的历史与现状,围绕中国画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历史课题、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时代任务、基本状况、经验概括等,从实践与学理上分析探索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就相关热点问题和前瞻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参照。
-
雅乐在日本张云驹 著《雅乐在日本》对中日之间文化交流大背景下亚洲大陆音乐文化传人日本的渠道、方式和具体的内容、过程、日本早期的音乐制度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分析、论证了我国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文化与日本、朝鲜半岛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论证了雅乐传人日本的过程、中国雅乐和日本雅乐的异同、日本雅乐的内容和形式、雅乐在日本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富山县、福冈町、洋游会为线索,从音乐、舞蹈、乐器等方面介绍了日本雅乐的发展变化及各类相关仪式和活动。
-
读懂现代艺术[英] 萨姆·菲利普斯 (Sam Phillips)探究艺术源流,网络关键概念。本书系原版由拥有46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Quarto出品。其图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系列书带你阅尽经典绘画艺术、现代艺术、建筑、摄影和电影中的代表风格与流派。书系中的每一册都梳理了该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风格,以及垂名青史的名家、名作,是厘清艺术中关键概念的绝妙读本。 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诞生到21世纪的街头艺术和新形式主义,本书介绍了塑造现代艺术史的所有重要流派,是一部轻松了解现代艺术的指南。书中的每一种流派介绍都有着明确的定义、主题、关键艺术家、关键词和关键作品,以及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关联性和对立性流派与概念。书中收录的代表作品的精美图片,皆来自于世界知名美术馆或博物馆,令读者在了解流派、风格等概念的同时,还能收获直观和生动的视觉艺术享受。
-
读懂艺术[英] 斯蒂芬·利特尔(Stephen Little)探究艺术源流,网络关键概念。本书系原版由拥有46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Quarto出品。其图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系列书带你阅尽经典绘画艺术、现代艺术、建筑、摄影和电影中的代表风格与流派。书系中的每一册都梳理了该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风格,以及垂名青史的名家、名作,是厘清艺术中关键概念的绝妙读本。这是一本关于艺术流派的精华指南。无论是画廊和博物馆爱好者,还是对视觉有广泛兴趣的大众读者,读过这本便携且不可或缺的书,将会了解、认识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和主要艺术收藏,讨熟知塑造艺术世界的重大运动。本书内容信息丰富、风格引人入胜,文字通俗易懂。读者可以将这些流派视为一种学习和探索的工具,而不是刻板的学术定义,将其与艺术本身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概念性的想法。本书从流派的介绍开始,解释这场它们开始出现的时间、适用的历史时期,关于其适用性、有用性或重要性的主要争议。章节的其余部分分为几个版块,描述这一时期重要的艺术家和作品、相关的关键词,以及代表作。这种易于理解的结构会让读者对艺术的各种流派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无论是坐在咖啡馆或是正在参观画廊,还是驻足在博物馆的画作前。
-
吾土吾地易雨潇 著本书旨在揭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在地性”是全球化理论中的新词汇,本书将“在地性”作为面向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视角,解析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现象及方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下的艺术创作。通过“地”的文化内核深层次辨析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与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