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匠心的逻辑罗争玉本书阐述了玉器、香熏、紫砂、刀剑、文房等器物制作的匠心和蕴含在器物之中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匠心与敬畏、与敬业、与管理、与文明、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本书既是收藏文化之书,从中得以窥见承载在器物之上的文化与文明;又是倡导文化管理之书,文化管理越来越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认同;还是职场人的工作指南,从中体悟匠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引领。从器物入手,还原一条被忽视的文化主线:为匠人立传、为匠气正名、为匠心喝彩。
-
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鲁虹《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全书分为三编十五章,共三十五万多字,千幅插图。在编中,作者从七个不同的方面简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21世纪所面临的情境因素。第二编与第三编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第二编重在介绍曾被人们划在“另类艺术”范畴里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与综合媒介艺术等,第三编则主要围绕传统媒介的当代转换而展开。全书安排了两条发展线索:其一是文字部分,其二是图片部分。文字部分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艺术大事件,图片部分为三百位当代艺术家的三百五十余件代表作品,并配有“作品简介”“艺术家简历”。本书具有工具书的功能,融学术性、知识性、历史性、文献性、直观性与可读性于一体,适于艺术家、批评家与文化学者及大众阅读。
-
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方李莉书围绕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研究,展示了作者20余年积累的重要思想成果,兼顾艺术人类学的历史视野、学科前沿探讨、中西方人类学的差异发展等视角,展开深入系统的理论建构和探讨。在丰富的田野积累基础上,如何建立起一套中国语境中的艺术研究话语体系?如何构筑一个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走向国际并在更大的世界学术体系贡献智慧?如何形成一个全球语境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派?紧紧围绕以上问题,作者在文化的整体观照、中国文化的语境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借助艺术人类学研究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艺术,进而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本土艺术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并努力去创建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艺术人类学理论。通过本书,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多元且严谨的学术研究脉络,也能透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作者观点的陈述更是未来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史的参考重要文献。
-
现代艺术的现象学(英)保罗·克劳瑟尔(Paul Crowther)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界、学术界被后现代思潮主导,专注于艺术的文化政治内涵,忽视甚至否认艺术风格的价值。本书针对于此而提出新见解,从现象学角度来审视现代艺术风格的形式、审美和哲学问题,从而建立“现代艺术的现象学”,将艺术史论研究和现象学哲学推进到当代前沿。 在现象学探讨和艺术史论研究的实践中,本书论述并批评了德勒兹及其前后的重要哲学家,这不仅作为新观点的历史和哲学语境,也作为论题,所论者主要有康德、尼采、梅洛-庞蒂等经典和现代哲学家,以及沃林格、格林伯格等形式主义艺术史论家。 本书讨论的现代艺术现象涉及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抽象绘画和观念艺术,其论述构成了独特的现象学艺术史叙事。
-
话语体系建构与美学、艺术批评问题董龙昌 著本书是一部研究话语体系建构与美学、艺术批评问题的学术专著。根据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编。编为新理学美学诸问题考论,第二编为中西美学相关范畴新探,第三编为艺术批评相关问题刍议,第四编为美学与艺术批评个案研究。这些内容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在整体上以美学、艺术批评相关问题为切入点,以话语体系建构为研究旨归。书中大部分内容均已发表,曾在学界引起一定关注,取得较好的学术反响。有些内容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年艺术理论成果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高层次科研奖励,有些内容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还有些内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作品。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建设和研究探索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新神榜追光动画追光动画的《新神榜:杨戬》处于一个架空的世界观体系之下,影片中重塑了中国神话中的蓬莱、方壶、瀛洲三大仙岛,构建出一副前所未见的古风奇景,影片中的主人公杨戬和沉香都是民间传说中“劈山救母”的主人公,追光动画首次将两个故事创新融合,天眼受损、无法调动元神的杨戬,和沉香一起带来一个超乎想象的劈山救母故事。 而本书会在电影基础上展示每个角色,每个场景的各种设定。
-
20世纪美国钢琴教学理念变迁研究王晨 著本书对20世纪美国钢琴教学理念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选取20世纪美国钢琴教育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钢琴教学理念为研究对象,遵循美国社会变革和钢琴教学理念转变的历史发展线索,将钢琴教学理念置于20世纪美国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展开研究。本书重点研究了各个时期美国钢琴教学理念的特征、思想基础、影响因素以及变迁过程,总结了整个20世纪美国钢琴教学理念变迁的总体规律及特征。
-
北大艺术评论彭锋《北大艺术评论》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类学术思想刊物。第四辑共收入各类文章20篇,分6个栏目:视觉理论,电影史论,百家艺谭,音乐与戏剧,个案研究,以及学术动态。书稿约28万字。个栏目包括3篇译文,内容涉及视觉理论、灵异摄影、全景方法等前沿研究。第二个栏目电影史论收录7篇文章,是对电影理论和现代东南亚早期电影发展的研究。其他4个栏目文章主题各异,但都饶有趣味,值得细读。本辑基本上贯彻了该辑刊联系国内外艺术学科的知名学者和学术新锐,立足史论,倡扬积极介入的当下批评实践,以促进艺术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等的学术宗旨。
-
首饰手绘技法帅斌,林钰源暂缺简介...
-
印象派[美]迈耶·夏皮罗 著,沈语冰 译《印象派:反思与感知》是艺术史家夏皮罗终生思考印象派的杰作。在对印象派艺术长达70年的反思和感知中,夏皮罗为世人提供了一份印象派艺术的理念、主题、技术和美学的近乎完美的终极成果。作者将印象派绘画的诞生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史、思想史和哲学史根源中;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和方法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思考和阐述;于印象派艺术主题的阐发匠心独运,穷幽极微;在“印象派与科学”“历史上的印象派风格”“印象派与文学”等议题上开后世研究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