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朗诵实践谈翟弦和本书是一本朗诵艺术实践经验作品集。包含了瞿弦和、张筠英夫妇多年朗诵的100篇作品及二人对朗诵、演播、配音、主持、教学归纳性的10篇论文,本书的中的百篇百感分为现当代作品、古典诗词、外国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
夏尔丹·波普艺术[英] 加布里埃尔·诺顿,杨迪 译夏尔丹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独具原创性的静物画为著名。这些作品由简单的日常用品组成,从厨房平底锅的钝铁,到绿陶壶的釉面或大锅的闪亮铜器,都散发着温暖和神奇的光芒。他的画没有多余的细节,也不追求装饰效果,美在极简。本书介绍了他的生平与成就,通过一幅幅按照时间线排列的彩印精美画作,我们可以看出夏尔丹职业生涯的风格变化。
-
珊瑚网[明]汪珂玉 纂辑;于淑娟 李保民 点校《珊瑚网》全书四十八卷,分为书、画二部分,收录晚明书画鉴藏家汪砢玉收藏和经眼的书画作品1000余件,其中书法作品400余件,绘画作品700余件。书中既有《九成宫醴泉铭》、《天际乌云帖》、《争座位帖》、《光福重建塔记真迹卷》、《宣和双雀图》、《写明圣湖十景册》等珍稀名品,也有与作者时代相近、声闻相接的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吴门画家的大量作品。全书以时代排序,著录每件作品的历代题跋和款识印鉴,既符合当时书画交易收藏、鉴赏辨析的需要,也为今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书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同类书画著录典籍一样,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历代书画作品题跋以及名家书札,不论对于研究书画艺术本身而言,还是对于辑录遗佚文献而言,都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二是著录的作品多附作者按语,以书画作品的购藏过程、作者与名士之间品题交游为主要内容,书中还专门著录汪氏父子与名流缙绅的书札往来,是名家个案研究的手资料,真切翔实地反映了晚明书画艺术圈的鲜活面貌。这是该书在同类典籍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特色。三是辟专卷辑录历代书画技法和研究评论。这种编纂体例上的创格,历来褒贬不一,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完全可以当作小型的书画艺术百科全书,对于读者了解和熟悉传统书画艺术不无裨益。
-
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魏祥奇20世纪是中国画从传统到现代变革的时代: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画改良,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中国画改造,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融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艺术和当代艺术理论思想的现代水墨、实验水墨,再到2000年以来的当代水墨新变。从中国画到水墨画,再到对水墨概念的解构和重新阐述,其中最凸显的就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20世纪80年代至今水墨问题的梳理和研究仍然薄弱,本书以1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概括性地展现了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实践、展览和理论建设的概貌,指出其历史价值,以及面临的困境。
-
艺术史批评术语【美】【美】罗伯特·S.纳尔逊、【美】理查德·希夫 主编,郑从容 译作为一部在世纪之交再版的艺术史重要文集,本书旨在将新近的理论成果带入艺术史的一切领域,打通艺术史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界限,重新评估艺术史研究方法和术语,并紧跟全球化和当下社会政治问题的辩论步伐,建立起一种开放、包容、多元的艺术史批评话语。全书共31篇文章,从基础概念到实践运用,每篇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艺术史批评术语展开讨论,构成了一个精彩而环环相扣的整体。同时,本书既是一本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艺术史学科工具书,又是“一本小说集、散文集、故事集”,其中包含优美的插图和翔实的引文,能够为读者带来有趣的阅读体验,并激发对艺术史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
艺用解剖学陈彦坤;(英国)3dtotal Publishing(3dtotal 出版社)本书是一本为艺术工作者量身定做的很翔实的艺用解剖绘画指南,包含240 张实拍图。本书由艺术解剖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细致捕捉到模特的每一个动态细节,内容体系完整,语言简明扼要,图例准确且极具美感。解析人体结构,真人实拍 肌肉图 三维模块图 手绘图,全方位展示人体结构形态。本书尽可能向读者展示出了人体的各种形态,读着可以以这些形象为基础,进行自己的角色艺术设计和绘制。书中除了专业的人体形态摄影图片,还非常详细地展示了同一姿势的线描图、肌肉结构图和三维的黑白灰块面结构图。
-
书画鉴定研究王妙莲 傅申 著 赵硕 译《书画鉴定研究》是中国书画鉴定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由王妙莲和傅申合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对中国书画收藏和鉴定所知甚少的时期,本书对中国和西方学术传统做出了创造性的结合,将中国书画的鉴赏研究带到西方世界,并深刻影响了后来几十年中的几乎每一位中国书画研究者。本书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的一批赛克勒藏中国书画为研究对象,不仅以整体的目光阐释中国书画史,且集中讨论了书画鉴赏中的共性问题,四十余篇针对藏品的个案研究,更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观看一幅作品并鉴定其真伪,既有方法论的总结,又有具体案例的分析,富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中西艺术文化背景比较刘道广 著中国艺术是人类艺术的一部分,本书着重考察中西艺术文化背景的差异现象,客观重现其形成原因和发展演进,由经济地理和生产生活方式对艺术形态的影响切入,从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神话等方面引述史料数据,在扑朔迷离的历史尘烟中梳理出中西艺术差异的清晰脉络,思考在全球化格局下中国艺术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全书以时代顺序,分为七个章节,在同一时间轴中展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文化背景,分析当时发生的中西艺术大事件,配以历史遗迹、经典艺术品图片,形成直观对比,勾勒出中西艺术文化各自的轮廓。
-
铁骑·农耕·交融陈建平 著《铁骑·农耕·交融:元曲的精神世界》主要探讨元曲(包含元杂剧和元散曲)独特的精神面貌及其与元代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文人心态的关系。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大幕拉开》主要讲述元曲诞生的社会温床,包含政治、经济、宗教、文人、审美风尚等方面。第二章《伤悼与反思》和第三章《怀古与咏史》,分别论述了金源亡国和南宋灭亡使得白朴、杨果、马致远、睢景臣、卢挚、刘因、倪瓒、关汉卿、纪君祥等一代儒生的元曲创作充满了借历史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感伤与反思之情。第四章《希冀与幻灭》探讨元代长期不开科举的举措,使得马致远、王伯成、钟嗣成等文人的杂剧与散曲创作充满了对科举时代的憧憬和对怀才不遇的感慨。第五章《愤世与救世》阐述铁骑与农耕的碰撞,使得关汉卿、王和卿、杨显之、石君宝、郑廷玉等人的元曲创作或嬉笑怒骂或慨然愤世或曲笔救世。第六章《人欲与天理》论述由于文人与艺人的联袂,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等剧作家遂塑造了一大批神采奕奕的女性形象。第七章《公平与正义》从元代清官不忽木和张养浩的散曲经典与元代包公戏、水浒戏的经典之作两方面,论述了元代民众对公正理想的期盼。尾声《南北合套永流传》阐述南北统一的政治格局带来了南、北曲交融互渗的局面,北杂剧和南戏在互相取长补短的学习中,共同推动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车轮滚滚向前。
-
日本近代诗审美意识研究孟海霞 著作者孟海霞,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学士、硕士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文艺美学等。主要研究成果为译著《“女王”行动》《华莱士人鱼》《开动脑筋》《笨狗小古》《名侦探梦水清志郎》(四、五)、合编《新日汉辞典》(修订版)、发表论文《反訳法について》《語学辞書改訂時における新語選定の条件》等;曾获辽宁省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辽宁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