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美]玛丽·安·考斯 著,连汀 译毕加索×高更×马拉美×里尔克×马蒂斯×伍尔夫花神咖啡馆 | 黑山学院 | 蓬塔旺 | 伏尔泰酒馆 | 威尼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热潮兴起。从城市街道、自然村落到海岸岛屿,从私人住宅到公共咖啡馆,知名艺术聚集地及聚会场所激发了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力。在本书中,资深学者玛丽·安·考斯流连于现代主义诞生之地。卡夫卡与爱因斯坦常去的布拉格咖啡馆,高更及众多艺术家流连的法国阿旺桥,毕加索在巴塞罗那的聚会地……我们看到一场“流动的盛宴”,现代主义大师依次登场,极具先锋色彩的时代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
视觉文化的基体刘宇清 著早在元宇宙概念进入大众视野之前,电影人就已经开始为创造和探索一个全然不同于日常的精神空间而努力。本书以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概念为纽带,在先锋电影、艺术电影和更加商业化的电影中建立意想不到的连接。从元电影、主体性、暴力、怪诞、女性和音乐等多个角度,作者不断拷问虚拟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关系,在逃逸的无器官身体中,明晰生成的力量。 作者以审慎的态度探讨了德勒兹对电影理论的贡献,建立起赛博空间和精神世界对话的桥梁。根据德勒兹的说法,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可以被描述为元电影的宇宙中。他的影像概念暗示了一种新的摄影机意识。这种摄影机意识决定了我们的自我知觉和世界存在:通过动作-影像、情感-影像和时间-影像,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在大脑的虚拟屏幕中显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移动和变化的视觉文化基体中,影像总是不断以现实和虚拟的状态发挥作用。本书展示了如何在德勒兹的概念框架内讨论电影理论,涉及的经典电影有《惊魂记》、《迷魂记》、《末世纪暴潮》、《奇异的日子》、《搏击俱乐部》和《黑暗中的舞者》等。
-
生产性观众[奥] 赖纳·温特 著本书以文化社会学为导向对观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媒体接受行为展开了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主流的传播学研究,比如媒体效果研究、阿多诺/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研究,然后进一步深入主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媒体观众的概念——生产性观众。作者认为,这些观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而是在媒体接受的过程中,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改造这些媒体文化产品,展现出他们的生产性和创造性。本书旨在表明,媒体接受作为一个文化与审美过程,其作用和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被完全忽视了。我们对观众的生产性和创造性的考察,是理解当今流行文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
解读艺术[澳] 芭芭拉·波尔特(Barbara Bolt) 著海德格尔的文章一向都令人觉得艰涩难懂,但芭芭拉·波尔特在本书中却认为,海德格尔的作品清楚地体现了对艺术的引导性和引领性作用。本书围绕海德格尔的作品,用批判性眼光来评论当代艺术和艺术从业者。芭芭拉·波尔特在本书中大量引用了海德格尔的文章,其中包括著名的作品《存在与时间》,并提出了艺术在数字时代、技术官僚时代和后人类时代的思维方式。同时,作者还研究了国际艺术家作品的脉络,其中包括苏菲·卡尔、安尼施·卡普尔和安塞尔姆·基弗等。同艰涩难懂的海德格尔作品相比,本书更像一本海德格尔作品的指南手册。
-
戏曲导演实践与研究于凡林 著暂缺简介...
-
格林伯格晚期文选[美] 罗伯特·C.摩根 编,温婷 译,余玲 校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被誉为“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美国知名艺术史家摩根仔细研究格林伯格的晚期成果,整理了其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章、评论和采访,汇集成书,涉及先锋派、现代主义、批评的现状、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等多元化主题。本书不仅是对格林伯格理论研究的总结与补充,更展现了其晚期艺术观点和思想的变化与革新,从侧面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于艺术批评的影响。
-
潮剧传统曲牌集萃陈鹏,张桂坤,郑志伟,郑洁珊,林敏 ... 著潮剧曲牌为潮剧声腔音乐之程式,源自宋元南戏。明万历年间已用二四谱演唱潮调,此后潮剧曲牌逐渐臻于成熟,经历代潮剧曲师不断创造发展,全盛时有曲牌三百多种。半个多世纪来,时代风云变幻,前辈大师凋零,潮剧曲牌遭逢冷落,流传日渐式微。本书编者广搜博采,汇集数部潮剧音乐典籍,收录了潮剧曲牌、词牌一百二十多种,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对潮剧曲牌进行介绍阐述,是迄今为止收录潮剧曲牌最多的潮剧音乐著作,本书的编辑出版对于新时代潮剧保护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昆曲宫调与谱曲朱继云 著本书是作者倾尽毕生所学编写的昆曲音乐教材。分上下篇,上篇介绍了昆曲乐律宫调,并对《词源解笺》中乐律学的几个论点予以辩正,总结了昆曲传统谱曲法。下篇收入作者不同时间写的文章,内容有以字生腔等昆曲谱曲基本法则、违规的错讹举隅、曲牌的特点、昆曲的各种作曲手法以及昆曲谱曲如何表达感情等。
-
戏曲美育教学研究戴谨忆 著.
-
艺术与观念11[英] 莫妮卡·博姆-杜琴(Monica Bohm-Duchen) 著马克??夏加尔(1887—1985年)是20世纪最为人喜爱又最不被人理解的艺术家之一。飞翔的牛、飘浮的恋人、奏乐的小提琴手……他的大部分作品看起来可爱天真,充满玩乐式奇幻和对浪漫爱情不遗余力的颂赞,但他的创作和生活都远比他自称的复杂。 夏加尔的创作生涯长达80余年,涉及多种文化和不同的艺术媒介。在这部夏加尔评传中,莫妮卡??博姆-杜琴将艺术家放在他不同创作阶段身处的社会、宗教和文化背景中讨论,检视了他在油画、图书插图、舞台布景设计、彩色玻璃设计和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引领读者对夏加尔漫长、复杂且有时令人困惑的各个创作阶段做出批评式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