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生生美学曾繁仁 著本书根据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研究,对“生生美学”的提出与内涵进行发掘与阐释,立足于生生美学视野提炼并阐述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生生美学意蕴。同时,结合音乐、诗歌、书法、国画、戏剧、园林等中国传统艺术门类,对生生美学精神的艺术呈现进行梳理和概括。全书共9章,力图在学界流行的欧陆之生态美学、英美之环境美学之外,构建具有中国形态与中国元素的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
中国文人画研究韦宾 主编本书为《中国文人画研究》,收录关于元代文人画中重要画家黄公望与其名迹《富春山居图》的最新研究四篇,以及三篇关于明清草堂绘画题材,画学文献,及韩愈《画记》研究三篇。余辉《黄公望其人其道其画》、王洪伟《清王朝“合法性”视野下的真伪》、王照宇《谈志伊、安绍芳与卷》、韦宾《无用师卷绘制时间考》、朱滢《开放的“草堂”意象——基于十幅明清草堂图的研究考察》、苏金侠《目录学著作中的绘画史料——以子部艺术类为例》、唐波《真假“甲名账”——苏轼酷评韩愈始末考》等文。
-
单义艺术讲稿朱小禾《单义艺术讲稿》是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朱小禾单义工作室的主要讲稿。作者朱小禾参与了八十年代四川前卫艺术运动,此后开始探索一种哲学绘画形式。 朱多年来坚持个人的绘画发展方向,保持创作逻辑的连贯性。同时,朱在思想和创作上秉承脱离历史化的“单义”理念,回归到艺术的运作过程中,使得他也成为了一个思想独立的“中立”艺术家,沉浸在他的“学术绘画”中,按照自己规定的原则去规定工作方式和行为。作者认为,艺术是一种媒介运作话语,不必符合现实经验和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是单义的。单义艺术越过现实经验、想象、概念、理论,越过认识论界限,不能解释,是一种话语实践。
-
中国美术研究·现当代美术研究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研究·现当代美术研究》集结了中国美术各种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集,收录来自全国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专业的外审团队审查论文内容,以确保收录的论文质量。本稿收录肖谷《李铁夫1932年油画肖像研究》,黄丁、梁璐儿《从“方黄论争”看广东“折衷派”的国画现代性转型道路》,谢渊《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价值与时代意义探析》,黄晨、黄宗贤《见证与记录——周令钊红色设计之路探源与寻绎》,张衡《关照现实的隽美画境——论刘孔喜西部边疆民族题材绘画艺术》等文章,都是对现当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分析,对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美术有所助益。
-
数字物质性(澳)莎拉·平克,(西)埃丽森达·阿尔德沃尔 ,(西)黛博拉· 兰泽尼在这个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技术语境复杂的数字时代,如何面向一种可持续的未来,展开对人们日常文化实践的研究?由享誉全球的设计人类学家、莫纳什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主任莎拉·平克等主编的《数字物质性:设计与人类学》一书,聚焦于“数字物质性”,在数字化、设计、人类学以及媒介研究之间这片充满潜力的新兴交叉研究地带,为我们提供了窥见并探索数字时代可能性的切入点,并带来了一系列充满思辨性、实验性、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前瞻思考与实践。
-
颜色的故事[美]斯黛拉·保罗 后浪本书以240件艺术作品为例,讲述了10种单独的颜色或颜色组合的艺术故事。它探索了每种颜色在艺术中的历史和意义,重点介绍了令人着迷的艺术发现和充满激情的艺术创作故事,并对特定颜色背后的科学和色彩理论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
-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四十周年系庆教师作品展高美庆,唐锦腾 论文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成立已届四十同年,孔子日:“四十而不惑”,人生四十算得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在“百年树人”的教育机构,四十年虽然不算长,却仍然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本系系务会议决筹办纪念活动,并且获得大学文物馆的支持,可见两单位直以来紧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在学科方面,承接一九九四年两岸三地中国香港台湾大专美术教育研讨会,我们决定举办“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同时编印美术史论文集,在创作方面,分别在文物馆及新亚书院许氏文化馆举办现任教师作品展及研究生作品展。此外,并筹办艺术系开放曰,以展示教与学的成果。回顾本系的发展,从一九五七年艺术专修科的创设,在钱宾四院长的带领下,由陈士文、丁衍庸二先生策划,开创丁香港大专教育体系个美术教育机构。一九五九年,两年制的艺术专修科正式改为四年制的艺术系。在今天值得我们敬佩纪念的是艺术系的成立备极艰辛,在物质环境非常贫乏,人力非常短缺的环境下开设。经过不断的努力耕耘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惠助、前辈的心血,艺术教育的理想,渐次按部就班地得到实现。从开始艺术系即以创作为主要课程,并且分为国画组,西画组及工艺美术组。限于资源和人力,工艺组稍后停办,在七十年代,西书、国画合并为创作组,并且有艺术史组的设立。直至今日,本系课程的组合,创作及研究相辅相成,从大学本科到研究院课程的开设,都秉承此理念。另一方面,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理想,以发扬中国文化,沟通中西又化为目标。我系创建之初即坚持此一理想,规定中西艺术科目并修,而且透过展览和出版促进中西艺术的交流。过往本系每年举办同年展览,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由于场地的限制,近年的年展都以学生作品为主,教师作品展览则另行筹组。今次展览已是教师作品展的第三次,由现任以创作为主的专任教师张义、李润桓、郑明,吕振光,陈言强,唐锦腾,兼任教师陈德曦、钟大富、郑祥、黄启裕共十位参展,根据各自的专长提供展品,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油画,塑料彩,混合媒介,版画、雕塑、陶塑、摄影,可以概见本系术科配合大学通材教育均衡而全面的发展取向。展览图录由文物馆出版基金资助印行,除作品外并附列各教师个人简介及艺术创作感言,以协助观众对作品的欣尝。本系同寅期望展览能够得到社会各方贤达,艺坛先进不吝赐教,以促进个人和学系的发展。
-
论戏剧性谭霈生 著本书以古今中外著名剧作为基础,从“戏剧性”的角度探讨关于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情境、戏剧悬念及戏剧场面问题,并从剧本的局部或全局对戏剧动作的完整性、统一性进行检验,试图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探索戏剧创作的新道路、新方法,以满足观众欣赏戏剧的新要求。
-
怀人谈艺录陈巨锁著 王利民编《怀人谈艺录》是丛书“大家谈艺录”之一种。陈巨锁以章草著名,与知名的六十多位书画家多有交往,主要涉及师门艺事、交游纪实、翰札往来、故人追思及陪同文化学者登山临水唱和等篇什。这些文章展现了他们杰出的艺术创作、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学养,三言两语就将人物的风骨刻画得纤毫毕现,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不凡的写作能力。通过叙述与书画名家的交往,阐述自己对书画的认识和体悟。
-
中外经典电影表演100例陈兵 著本书旨在挑选中外电影中具有针对性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表演范例进行研究。其中既有我国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发展至今的优秀作品,其使表演从舞台化靠向生活,向现实主义转化,用立体化方式多侧面反映人物内心生活,也有全球各国不同时期的优秀电影作品。本书通过对这些优秀电影的表演分析,总结归纳电影表演技巧及理论,研究不同时代下镜头前的表演特点以及适应当下的电影表演创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