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人物
-
约翰·穆勒自传(英)穆勒 著,郑晓岚 等译《约翰·穆勒自传》作者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年)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也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逻辑学体系》(1843年)、《论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1844年)、《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论自由》(1859年)、《论述和讨论》四卷(1859-1875年)、《代议政治论》(1861年)、《功利主义》(1863年)及《论妇女的从属地位》(1869年)等。本书是他的最后一本著作。书中,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自己思想学说的形成过程,同时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和宣传活动,并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总之,《约翰·穆勒自传》如实地叙述了穆勒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和政治的历史,对于研究穆勒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我眼里的幸福人生洪战辉一个深深感动所有中国人的男孩儿,他的心灵和作为,给生活中所有面对成长和生存的青少年提供了充满健康力量的人性的阳光。他,1982年出生于豫东平原。12岁时父亲疯了,母亲走了,弟弟也消失了,年幼的妹妹嗷嗷待哺。他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毅然扛起了自己风雨飘摇的家。责任、友善、勇敢、坚强、忍耐、执着、质朴、平凡,对生活的热情,对命运的坚守,他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人,也是一个文弱而内心强大的人。 本书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了他艰苦而又幸福的人生经历。
-
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讲述了天津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史上,众多有影响的风云人物出白天津。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这部丛书,记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天津不仅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育收藏家的一方热土。在天津的历史上,文物收藏曾经是经济繁荣的象征。同时,大量的奇珍异宝又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促进了天津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天津良好的环境,也引来外地收藏家藏宝天津或移居天津。天津收藏家们收藏的文物各具门类、各有特色。书画收藏家有:汪士元、胡若愚、张伯驹、张叔诚等。《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里不可能把他们一一包容进一,只能根据收藏品的不同种类,各选其中一二位收藏家代表,通过他们神秘而多姿多彩的收藏活动,展示天津近代收藏界独特的风采。天津近代收藏家中有不少寓公,他们之中,有人定居津门,也有人又移居到其他城市,如朱启钤、张伯驹移居北京,罗振玉移居大连。《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视其人生最为辉煌的一段时间,如这段时间生活在天津,就纳入本集,像罗振玉。而张伯驹幸运地赶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辉煌的事业应在北京和沈阳,他作为这两个城市的其名历史人物更合情理。
-
周南口述宗道一、等 编著周南,曾用名高庆琏、高庆琮。祖籍山东省曲阜县。1927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44年至194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燕京大学经济系、西洋文学系。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后在中共中央华北局、中央外事学校学习、任教。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俘管团内勤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外国语学校(今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部班主任、法文部级主任。1951年至1955年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1955年起任外交部办公厅副科长、科长,西亚非洲司二科科长,驻坦噶尼喀使馆二等秘书、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1967年起在外交部江西干校劳动。1971年8月在外交部西欧美澳司国际组临时协助工作。11月起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任一等秘书、参赞,1980年10月任副代表(大使衔)。在任期间多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及联合国有关机构会议。1981年11月起在外交部办公厅工作。1983年1月起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82年2月,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中荷两国外交关系由代办级恢复为大使级的联合公报。1984年1月至9月,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和英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了自第8轮至第22轮的会谈。1984年9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并于同月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草签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代表政府与英国驻华大使互换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批准书。同年7—8月,先后访问圣马力诺和奥地利。1986年兼任外交学院院长。1986年6月随胡耀邦总书记出访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4国。1986年6月至10月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身份和葡萄牙政府代表团团长就解决澳门问题举行了3轮会谈。同年11月再次访问葡萄牙。1987年3月,与葡萄牙政府代表团团长草签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9月和1988年9月,先后访问挪威、芬兰、希腊、马耳他、冰岛、丹麦、爱尔兰、瑞典、荷兰和列支敦士登等国家。1988年1月,和葡驻华大使代表各自政府交换了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批准书,并在批准书的证书上签字。1989年2月,应港督邀请访问香港,双方就中英联合声明执行情况交换意见。同年3月,应澳门总督邀请访问澳门。其后出访英国、卢森堡、意大利和联邦德国。1990年1月至1997年7月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为第7、8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共第14届中央委员。外交家周南是香港回归全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巾》一书为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宗道一先生采访周南的口述实录,以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周南八十年漫漫人生长路。从燕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到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从卡拉奇的“外交学徒”到长达十年的联合国生涯;特别是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身负历史使命,亲自参与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折冲樽俎,唇枪舌剑,经历了中英谈判的艰难曲折的进程,四载辛勤铸九章,洗雪百年香港耻,最终代表中国政府草签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本书所载多为口述者的亲身经历,资料翔实,特别是披露很多中英香港问题谈判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是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和香港回归全过程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周南是一位既充满激情又温文尔雅,幽默诙谐而不失稳重的诗人外交家。《周南口述》中穿插引用了周南多首诗作,以及周南对古典诗词的赏析和点评,或可有助读者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有一次,周南在香港总商会发表演讲,有人当场发问:港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有些抵触,将来的驻港部队能否换个名字?周南莞尔一笑,随即用英语吟诵了一段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道白作答,中文大意是:名字本身有什么意义?我们称之为玫瑰的花朵,换一个别的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芬芳。周南的机敏睿智和儒雅风度博得在场者的一片喝彩。
-
百年香港名人快览周啸天 主编全方位展示香港名人风貌,近距离接触香港社会精英,深层次揭示香港繁荣秘诀。本书从香港百年之内涌现的杰出人物中遴选68位,包括政界、商界、文化界、演艺界、科技界、法律界的精英,以浓缩信息的方式予以编写,介绍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相关资讯。同时,编写本书也是为香港回归十周年献上一份薄礼。
-
黄侃日记黄侃黄侃曾对弟子陆宗达说:“记日记是很好的方法,既可留下心得,又能锻炼手笔。”黄侃作为一位经学大师、现代语言学大师,他的日记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访书、购书、借书、还书、理书、翻书、点书、钞书、订书、评书、讲书、写书,日记中在在皆是,构成了《黄侃日记》的主要内容。 本书内容为竖排文字。
-
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古希腊)柏拉图;(英)休·特里德尼克、谢善元 译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政治圈内的暴力和腐败,他拒绝沿循这一家族传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 (他的朋友兼老师)被判死刑,更让他感到失望和恶心。受苏格拉底对道德标准的性质的种种讨论的启发,柏拉图想到要用哲学,而不是政治,来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这最后成为了他的一个基本而持久的信念,即除非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否则,社会的弊病永不息止。公元前4世纪初,他在雅典创立了柏拉图学院(Academy)。这是第一个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永久性机构,也是后来所有西方大学的雏形。柏拉图著述了超过20篇哲学对话录:他的文艺活动长达半个多世纪;很少有其他作家能像他那样把希腊散文的优雅、确凿、灵活和力量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
我的自传(俄罗斯)克鲁泡特金;巴金 译中国现代文学从来就是中外文化交汇撞击而催生成长的,翻译不仅对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且它也承担了思想启蒙和文化构建等时代赋予的使命,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为了全面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家的翻译成就,也让读者了解作家的另一个侧面,以及他们思想储备的重要来源,我们编辑出版这套《天火丛书》,选取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的外国文学名著。在书目的选择上,我们兼顾了作品的文化价值、在当时的文学影响和作用以及当今读者的阅读要求与口味。 这些耳熟能详的曾经为几代作家提供滋养的名家名著或许你已经读过其他的译本,而这些现代作家的译笔也许生硬而拙朴,鲁迅便曾直言不讳自己的“硬译”,但他们绝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这其中浸润的是执着和真诚,是移来他山之石的责任和使命。这些翻译著作是他们与外国作家心灵交流和对话的通道,是他们观察社会看取人生的窗口,也是他们文化价值取向的坐标。
-
女人天下蒋胜男从吕雉到慈禧,一部五千年中国史,就是一部五千年男人和女人的争权史,人人都只知附庸风雅说三国论红楼,却对真正的中国历史的整整一半忽视了。正如作者蒋胜男的名字一样,这本书就是以作者的深厚历史底蕴撰写的一部关于女人如何驾驭征服男人和天下的历史。本书是一本透过历代“太后当国”的现象,从女性当权的角度来察看中国历史的图书,它侧重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太后,选择了吕雉、王政君等十位具有代表性的来进行叙述和评价,通过描绘她们的人生,带领读者一方面重温在历代史学家笔下层层修饰而变得似是而非的历史,为读者揭开仁义道德裱糊下的真正前因后果;一方面在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陈述中带出个人的观点和评价。其实描写中国历史上的执政太后的故事,现在是很多了,但多数都是为故事而故事,有时候编的人心中欢喜,看的人却摇头叹气。看来看去,总是仿佛有些哪里不对的感觉。在有文字可查的历史中,以女子为主角的记录是很少的,因为自有文字以来,整个世界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困此能够然这样的一个世界里留下自己鲜明印记,更能主宰男性的世界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更可贵的是,这一切并不是有意安排的套路,而是作者身为女性的自然流露,她无需做作,无需臆想,就天生知道自己的女性前辈们作为一个女子,该有怎样的心事。
-
狗娘养的战争.巴顿将军自传巴顿 著,唐小娟 译乔治·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一个暴戾的军神,一个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一个为战争而生,又为战争结束而死的战争疯子。同时也是一个文人,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巴顿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二战结束,巴顿也因车祸结束一生,巴顿将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