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人物
-
牵手十年汪良、陆莹回归十年里,香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落实。在《基本法》的框架内,香港市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生活方式得到保障。二是香港进一步确立“背靠祖国,立足香港,面向世界”的经济定位。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战胜了亚洲金融危机、sARs等种种困难。今天的香港继续保持着繁荣稳定,经济蓬勃增长,社会进步。十年来,香港人民当家作主,出色地治理着香港。香港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祖国的大力支持。而这其中,作为祖国首都的北京,更与香港有着特殊的关系。十年里,北京与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都是空前的密切,两个城市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历史是每个人的故事组成的。
-
汪穰卿先生传记汪诒年 纂辑《近代史料笔记丛刊:汪穰卿先生传记》为汪康年年谱,其弟汪诒年编纂。汪康年(1860—1911),浙江钱塘人。光绪二十年进士,是清末资产阶级著名人士。早年在张之洞幕府,执教两湖书院。1896年,与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创办《时务报》,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力言中国宜伸民权、重公理,尚创作而贱安闲,尚改革而贱守常。1898年,创办《时务日报》,旋易名《中外日报》,以记载中外大事,评议时政得失为主旨,拥护清政府实行“新政”。《时务》《中外》两报均为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报纸。1907年又创办《京报》,1910年又创办《刍言报》,意在匡正时弊,以供朝廷“听采之益”。汪康年是清末主张维新变法重要人物之一,其主要活动是办报、兴学、传播新思想。《传记》收录原始电文颇多,对研究汪康年其人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报刊史,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所录1907年丁巳政潮前后经过,及袁世凯致端方秘札,袁世凯勾结奕劻把持朝政等,均有可参考之处。
-
甘地自传甘地 著,叶李,简敏 译《甘地自传》的传主甘地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斗争和不合作运动,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也正是他的精神,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20世纪最摄人心魄的精神领袖不怒而威以无形胜有形的传奇全球最畅销的自传作品之一。他是印度独立之父甘地,他有宗教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甘地是个属于全世界的人物,随着本书的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后世之人大概不会相信,像这样一个有血有泪的人,曾在这个地球上走过。莫·卡·甘地是全人类良知的发言人。
-
细说后妃赵剑敏后宫粉黛的金枝欲孽,历代后妃的朝阳日影。在只为君主一个人存在的女性王国中,粉黛之塔是怎样构筑的?凤冠怎么样变为皇冠?为什么有子万事足,无子一场空?什么是面首?江山怎样坠入胭脂井?后妃共同的角色心理是什么?……纵观历代王朝皇帝之“三宫六院”,各色粉黛,无数秘闻,或柔肠雨断,或稀奇古怪,充斥着生与死的挣扎,灵与肉的冲突、自在与窒息的搏击……在漂亮和福相之间,君王选择什么?为什么历史上最出名的后妃都是才女?在只为君主一个人存在的女性王国中,粉黛之塔是怎样构筑的?凤冠怎么样变为皇冠?为什么有子万事足,无子一场空?什么是面首?江山怎样坠入胭脂井?为什么高处不胜寒,禁宫深处洒向人间都是怨?后妃共同的角色心理是什么?……本书材料丰富,视角新颖,语言流畅,叙述生动,是一本深入探析后力度之作。
-
幸福的疼痛左越扬 著第一代独生子女终于长大了、恋爱了,却不那么渴望婚姻、成为父母。专家们这一代是逃避责任、被宠坏的一代。我称“我们”作“伪前卫”青年。李白、苏轼、孟浩然、晏几道等古代著名“伪前卫”青年,“伪前卫”青年们的集体偶像,但实属一路同党。有想法没办法,这是历代无数“伪前卫”男女的内心慨叹。“伪前卫”男女一生都在勉力突围,妄想跃出主流价值观那安详、冰冷的如来掌心。人是太容易“忘记”的动物,忘记了我们自己也曾是孩子。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的心以及每人都会有的,从童年或少年起就在心中深扎的几根刺。人生自古谁无坎?留取心路映此书。
-
富兰克林自传(美)富兰克林 著;雪子 译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人类道德与理性的最佳诠释者,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他的多重身份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作为政治家,他是美国建国的创始者、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民主精神缔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他还是最杰出的科学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他像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唐德语),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本书富兰克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出版史上的优秀畅销书,世界各国青年深受其影响,许多人因为这本书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
寻找上海胡根喜 著“老克拉”与“老克勒”,一字之差,意蕴却迥然不同:一个是身份不一般且阅历较深、生活方式较独特蛮有“派头”的、在某个领域颇有影响的代名词;一个只是饭店上上、舞厅走走、混堂孵孵的“白相人”、老混混。该到了澄清的时候了。
-
说梦楼里张中行孙郁,刘德水 主编本书所收文字,一部分是老人去世后各界人士的怀念文章,一部分是老人生前相关人士写的研究性文字,包括交往始末、读书心得以及先生作品的序跋等。其中大部分作者是和老人有交往的,也有一些普通读者。但无论这些作者与老人关系远近,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过老人的启迪、恩惠,其笔下也就能够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勾勒出老人的一个侧影。阅读这些文字,对于了解先生,进而理解先生的思想,都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此外,我们不想把这部书编成一部单纯的“怀念文集”,更想使它带有一点儿研究性的色彩。通过不同作者的不同文字,能够还原“说梦楼”中这位文化老人的真实面貌,并由此引起读者对其思想的进一步关注,进而去阅读他的作品,并在阅读中对社会人生、对历史文化做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的期望。当然,既是“研究”,不同的作者也就必然各有所见,笔下也就必然各言其志。见解不同,也是正常的一一或许这正是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机缘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见解,并不代表编者的意见。有些观点,编者以及先生的家人,都不敢苟同,但因为至少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收入其中了,聊备一说,供读者参考而已。
-
遭遇史景迁王海龙史景迁的治学领域极为宽广,他古今兼治,中西双擅;以治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为经,以治西方汉学史为纬,纵横交错,东西兼顾,从而在这宏观的背景上编织出深远的、富史诗般意境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史景迁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文笔十分波俏优雅,富有英国式的幽默和美国式的清新开朗。他力图把古老、枯燥的汉学带人当代社会。他文采斐然,妙笔生花,在西方社会一般层面上极大地拓宽了汉学的视野和影响力,开掘了读者群。
-
我与大师胡孟祥本书记叙了作者与我国文化艺术大师们的交往,展示了大师们的风范,内收影像、书画等插图50余幅。书后并记下了作者收集大师墨迹时的详细情形。方成为此书作序,乔羽、邓友梅题词,张守义设计封面,并为作者画肖像一帧,舒乙说这“是本了不起的书;是本好看的书;是本有实货的书;是本下了功夫的书;是本丰富的书;是本有个人体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