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届
-
哈米[谢举贤自述];胡志腾,胡蓉著还有半个月就是一九四三年的春节了,可战乱中的县城仍显不出一点过年的气氛,日本鬼子的铁蹄已经踩过了半个湖南,正在逼近边远的茶陵。就在十二月十四日的子时,正是月黑风高的深夜时分,我大声啼哭着,极不情愿地在黑暗中来到了人世间,成为湘东醋陵、铡阳、茶陵、攸县、平江五县税务局长谢海芳家中的第十一个孩子。
-
郁达夫的婚姻和爱情许凤才著本书是一部以郁达夫情感经历为主线的作家传记。作者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全面考察了郁达夫的爱情观以及多舛的婚姻,描述了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的情感经历、生活背景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
-
“孙悟空”的成长日记六小龄童,张洋著本书语言亲切,充满童趣,以六小龄童童年的日记为载体,以励志为主题,展现了一位艺术家在儿童时代对于艺术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
珠玑语唾自然流林喦著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元明清三代都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非常零散。如果说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书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戏剧研究的标志的话,那么现当代关汉卿研究也正是在此时开始逐渐活跃起来的。文稿大约17万字,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关汉卿“战斗性格”说的形成原因并对此进行了批判;并在“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寻求与关汉卿相似的文人类型,总结和认定关汉卿为“士子才人”,进而论述了关汉卿独特的文化的文化品性。第二章主要从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实践入手,探讨关剧中呈现出来的多种文化观念、思想意蕴、创作技巧以及作品中所折射出关氏本人多重复杂的思想观念等,进而论述了作者的思想与作品中呈现的内容之间是如何相互交织在一起,最终达到高度融合的境地,并由此认证关汉卿为“士子才人”。第三章着重揭示了关汉卿散由创作的心境,总结了关氏散曲创作的风格、成就、历史地位与影响。第四章主要从分析关剧的成就、地位与影响入手,论述了当下研究“关学”的历史意义与亟待解决的“关学”问题,分析了研究以关剧为主的传统戏剧文化如何在当下“大众文化”盛行的环境中发展和创新的问题。
-
萤火与炬火沈德才,沈德利著本书记述了老一辈电影人沈浮生先生的一生。他是中国默片电影的开拓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先驱、中国彩色宽银幕电影第一人。
-
尧臣壶传徐风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无数奇人异事,使中华文化更加璀璨夺目。宜兴紫砂艺术就是这种璀璨文化的奇妙章回。人造紫砂,紫砂亦在造人。这种文化互动催生了灿烂的中国紫砂艺术。在几百年紫砂艺术的嬗递过程中,名家辈出,代有高手,他们以其逸群的技艺,自由驰骋于艺术创造的天地,留下了一批批富有艺术魅力的名壶珍品。看到这些艺术珍品,我们不由感叹人类创造力的神奇。吕尧臣大师就是这个神奇人物之一。
-
我负丹青吴冠中著本书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以80多岁高龄,真诚、坦荡地回顾过去人生旅程的传记之作。本书分三部分。“生命之流”部分,记述过往岁月中自己思想感情成长、发展的轨迹;“此情此景”部分,着力于记述自己人生旅程的全貌和主要转折,包括谈论有关生活、文艺观的诸多文字。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年表。作为跨越世纪文化老人的真实记述,《我负丹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
-
列宾传(俄)普罗罗科娃著;焦广田译第一次来到这里和画家见面并参观其作品的人,常常成为画家画肖像的模特儿!现在,那些托架上的帧帧照片在叙说这样的造访。照片托架围绕着的地方,当年曾屹立着一座房子,现在只剩下房基,还能描画出那座建筑物的总体平面图。法西斯匪徒于1944年从卡累利阿狭窄地带撤退时,放火烧掉了这座房子,烧得精光。
-
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郭怡孮主编21世纪已经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21世纪的中国画坛,也随即进入了一个朝气蓬勃、繁荣发展的时代。中国画的创新是时代赋予当代画家的历史重任。从20世纪后半叶起,一大批有志于此的画家为实现中国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遥远古,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用现代人眼光审视东西方文化,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吞吐八慌,容纳百川,广收博取,推陈出新,他们代表着时代主流美术的发展方向。本套书收集和推介的五十位时代名家都是这个背负着历史重任的优秀美术群体中搏击勇进的骁将,他们分别在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的不同领域中高扬时代精神,在把自己的艺术推向更具现代意义的新阶段的同时,也对中国画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是一部综合型丛书,“中国画篇”只是其中一部分。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油画、版画、雕塑等各个领域的画家作品,以体现当代中国美术家领域的宽广性和广泛性。
-
齐白石的一生张次溪著张次溪(1909-1968),名江裁,广东东莞人。出身名门,与齐白石两代世交,又是白石老人入门弟子,以研究北京和北京民俗而著称。作者自1933年为白石老人编写的“自述”稿,是本书的雏形。本书中1948年前部分,基于“自述”;1949年以后,则根据记忆及其他材料补记。本书基本以编年形式,从自身与齐白石的交往出发,记录下一代大师的艺术人生,既反映出齐白石精湛技艺的深化过程,又恰当传达出齐白石对生命、人生的热爱之情。第一手资料的大量呈现,为研究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而力图使“传主”血肉丰满的诚挚叙述、朴实无华的叙述语言,又使本书充满乡土的气味。本书使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4月版。齐白石的一生,可以说是与勤俭相始终。他一辈子持家和律己,处处不忘“勤俭”两字,他的生活,是朴素而严肃,丝毫治有过去封建士大夫和资产阶级艺术家那样奢侈、流漫、蔬懒、身废等种种的坏习惯。他每天起床很早,夏天,清晨四点来钟就起来了,冬天,也不过六点钟。无论冬夏,他起自总在天刚放亮,晨曦未上的时候。晚上入睡,关东多在九点钟前后,除了身体不适卧床患病,和偶或在外看戏应酬以外,从没有晚起晚睡的一天。他作画是每天的日课,向来没曾间断过,从早晨到夜晚,不是默坐构思,就是伏案挥毫,尝有试句道:“未能老懒与人齐,晨起挥毫到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