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届
-
情倾故土蔡恭 著《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由三大版块组成,第一个版块主要介绍了传主祝渭洋的家族情况、童年经历、学画历程、知青生涯等;第二个版块介绍了祝渭洋的艺术,包括油画作品、钢笔速写、工艺美术作品、展馆及旅游项目设计;第三个版块是传主祝渭洋的年谱。通过三个版块的介绍,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艺术家祝渭洋的人生经历和学艺生涯,生动地呈现了艺术家祝渭洋的一生。
-
青田石雕艺人档案青田县档案馆,青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本书是《青田石雕艺人档案》系列《李德师徒卷》之后第二部,由青田县档案局、方志办合著。仿照编族谱的方法进行编辑,不与其他石雕艺人的图书类同,重在填补空白。主要分张爱光师承(张大师名下的弟子)、大事记、佳作欣赏(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非遗传承(传艺带徒和技艺传承创新)、创作体会(发表的论文)、荣誉收获、以石叙旧(任省文史馆员的情况)、社会活动(全国劳模、捐资助学、公益事务、协会工作等情况和照片)、众说爱光(各种报道、师友、徒弟对大师评论)等章节,全面反映石雕大师从艺、做公益、传承等情况。
-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慎海雄 著,关国栋 编《关国栋》是《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之一种,传主是中国晚报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首届广东省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原羊城晚报社总编辑关国栋。全书分为“关国栋传略”“众说关国栋”“关国栋作品”三部分,分别收入讲述关国栋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传奇生涯和骄人成绩的历程的传略文字、相关同事朋友对关国栋为人处世的评价、关国栋本人的办报专论及杂文随笔等,书前附有关国栋各时期珍贵照片,书后有其简要艺术年表。
-
千古兰亭陈岸峰 著暂缺简介...
-
克劳迪奥·阿巴多[德] 沃尔夫冈·施莱伯 著,松健 译克劳迪奥?阿巴多(1933-2014),意大利指挥家,音乐艺术家。对中国的爱乐者来说,阿巴多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早在1973年,他就率维也纳爱乐乐团来北京演出。2009年,阿巴多率琉森节日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为北京的爱乐者奉献了四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阿巴多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音乐艺术家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担任过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交响、芝加哥交响等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团指挥,以及斯卡拉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世界顶级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伟大的柏林爱乐正是因为有了阿巴多,开启了艺术生命中的全新篇章。阿巴多一生录制过几百部音乐作品,为音乐的普及做出了很大努力。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阿巴多儿时的家庭音乐氛围,到他在米兰音乐学院和维也纳的求学历程;从他连续获得两项国际指挥大奖,到步入伟大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再到执掌伦敦交响乐团,直至作为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的“接班人”,担任柏林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作者在讲述阿巴多丰富多姿的音乐人生的同时,对他的音乐理念及艺术也做了精辟的分析,对他的音乐艺术造诣及人格魅力做了生动而深刻的描述。
-
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俄罗斯)弗拉基米尔·格里高利耶维奇·邦达连科这是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一本有争议的传记,其中阐明了许多人没有发现或者不愿发现的布罗茨基的特点。布罗茨基,经常被描写为世界主义者,脱离生活的唯美主义者。但在这本传记里,他不仅被表现为俄罗斯文化的继承者,而且还是苏联文明的继承者,一个与俄罗斯、俄罗斯人民紧密联系的人。
-
走向红氍毹刘连群 著《走向红氍毹》是一本写人在路上的书。从艺之路,从台下到台上,由幕后到台前,一路行走留下的瞬间和足迹。《走向红氍毹》中的记述和积累,也一直在“路”上,时“走”时停,断断续续地绵延了二十余个春秋。京剧艺术如诗如画,绚丽多姿。舞台上美的塑造者——演员的从艺和通往成功之路,也是异彩缤纷,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由于内中起作用的因素和条件很多,往往是后者构成了各自不同的引人寻踪觅迹的故事。
-
风雨惊堂王丛绪 著本书是一部当代人物传记,主人公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田连元先生出身曲艺世家,由他播讲的评书《杨家将》《水浒传》《隋唐演义》《海瑞传奇》《刘秀传》等,成为一代人的午间记忆。本书作者通过采访田连元,并多方查找相关资料,从田连元的出生、随家人逃难、初次登台亮相、解放后加入本溪市曲艺团,成为曲艺团团长,直到娶妻生子、晚年热心公益,将田连元的一生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刻画出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田连元。
-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笔记朴世禺 著藏在木头里的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笔记(超越时空的建筑对话,发掘木头里藏着的中华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建筑作为衣食住行中的一个支柱,自是其中重要一环。不过对于想要了解传统建筑的大众读者来说,要么被建筑典籍的古体字及拗口的建筑构件名称所吓退,要么被散文化的优美文字弄得云里雾里。似乎存在一个缺口,即以建筑设计为视角来审视古建筑,从而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及生活有所启发。本书试图以建筑设计为视角,回归到人的生活与建造活动。一旦回归到基本的生活及建造,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却不知所以然的东西,以及需要耗费心神来记忆的那些知识点,一下子便有趣生动起来。于是,个中的生活智慧、建造智慧便不再是冷冻的过期食品,而是应季的生鲜,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更有营养。在此意义上,本书为填补“缺口”贡献了一方木料。 本书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制造技巧和风格沿变等内容,分别从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破译密码、视听设计、新生可能和设计启示等角度入手,具体讲解了传统建筑的构造处理、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以及听觉设计等,回顾并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解构现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关联,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建筑对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并展望了传统建筑的技艺在未来应用的前景。
-
舞台之光李娟娟 著郑榕是著名话剧《龙须沟》里的赵大爷,是《茶馆》里的常四爷,是《雷雨》中的周朴园,也是《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和全剧的艺术顾问……耄耋之年,他仍然钻研话剧表演艺术,坚守中国话剧民族化之路。他,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本书著名戏剧家郑榕的传记,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及面对面的采访,完整记录了郑榕投入艺术表演的曲折人生和戏剧表演创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