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思想家
-
李叔同西湖出家实证陈星 著戒律的学习和弘扬一向是僧尼的专职,在家居士是不敢问律的,所以居士对戒律的了解至多停留于五戒八戒的戒相上,对于律学的开遮持犯理论很少有人知道,弘祖为此编写《南山律在家备览》,为在家居士学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戒律的实行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说,不外乎衣、食、住、行的如礼如法。弘祖受戒后,严格实践过午不食,躬行诸戒,僧衲简朴,赤脚草履,威仪寂静,充分体现出无挂无碍的解脱心境。所有起心动念,言行举止,行住坐卧,无不谨慎。一次,丰子恺先生寄一卷宣纸,请弘祖书写佛号,宣纸有余,弘祖便去信问多余宣纸如何处置?丰子恺先生原是多备一点,供弘祖随意处置的,连忙回信说明:“多余的纸,赠与法师,请随意处置。”又有一次丰子恺先生寄回件邮票多了几分,弘祖把多的几分寄还他。于是以后丰子恺都要提前说明多余的用途,弘祖方肯使用。弘祖交游极广,但对高官名士,却不愿意亲近,以避攀缘之嫌。在青岛湛山寺讲律时,有一老将军名朱子桥,有事到青岛,当时青岛市市长是沈鸿烈,因朱老为政界前辈,市长特在湛山寺中设宴致敬。朱老建议让弘祖坐首席,他做陪客,沈市长很赞同。于前一天列一“知单”去请弘祖,第二天临席时又派监院邀请,带回一纸条,写着四句话:“昨日曾将今日期,短榻危坐静思惟。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邀者虽感到扫兴,但都敬佩其风格高尚。
-
十三世达赖喇嘛降边嘉措,吴伟 著16世纪和17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完全占领印度、并将它作为英联邦的一个重要部分之后,便以他一手创建的所谓“东印度公司”为依托,实行北进战略,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几乎控制了包括尼泊尔、不丹、哲孟雄(锡金)、拉达克等广大地区在内的喜马拉雅山南部地区。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的野心很大,在侵略和控制尼泊尔、不丹等地之后,便把罪恶的侵略魔爪伸向我国神圣领土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一书,以著名的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他们用最原始的武器,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的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他们坚定地表示:纵然男尽女绝,也要“杀尽洋妖,保卫国土”。在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神圣斗争中,继林则徐领导的鸦片战争之后,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气吞山河的新篇章。
-
张季鸾与《大公报》王润泽 著虽然有极端的个案出现,但在当时一般报人看来,只要不涉及“赤化”宣传,在报刊上指陈时政,批评当权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因此这段时期新报刊的创办依然很多。当时人们创办报刊很少有长久打算,一般拉来一笔资金,或者拉来政治关系,有个政治和经济上的靠山,就开始办报。钱花光了没有接济,或者政治靠山倒台了,报纸也就办不下去了。特别是北方,政治的动荡、商业的不完善、经济的不发达都直接影响了报纸的经营。当时在北京,《晨报》、《世界日报》、《京报》算是大报,销量多时不过八九千份,少的则只有三五千份。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因为有日本势力的庇护,敢于刊登些别的报纸不敢登的新闻,因此销量大约有一万五千份左右。天津作为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重地,比邻首都,接近中央,同时又有租界外国势力的庇护,因此在历史上就常有舆论重镇盘踞。清末维新变法时期著名的《国闻报》、1902年的《大公报》、1915年的《益世报》都是影响巨大的报纸。特别是1902年创办的《大公报》,在京津很有名气。其创办者英敛之是满族人,天主教徒,主持《大公报》十年,辛亥革命后退出。
-
大家精要左玉河 著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在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文、汉晋木简、敦煌文献、西北地理、蒙元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28岁发表《红楼梦评论》,开创了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念来分析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先河;33岁发表《人间词话》,首倡“境界”说,把古典诗论引入到一片全新的美学视野,为中国诗学、中国美学研究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36岁发表《宋元戏曲史》,成为戏曲史研究的开拓者。他以二重证据法系统地考明商代的先公先王的名号、世系和称谓,立论精确,为学者所叹服。梁启超称他是“学界重镇”,郭沫若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金字塔”,连一向苛以誉人的鲁迅也认为,“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
精神的圣徒别样的人生刘培杰 主编《精神的圣徒 别样的人生:60位中国数学家成长的历程》所收集的皆为散见于报刊中的小块文章,董桥在评介金耀基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时引经据典道:“昔日袁中道论文章得失,至今读来不嫌其旧:‘不知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必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马作史,妙得此法。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使尽云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对于长篇传记在中国比较成规模的有《华罗庚传》、《熊庆来传》、《苏步青传》、《陈省身传》,十年前编者还组织过一套中外数学传记丛书,其中中国数学家有徐利治、王梓坤、朱梧槚等,但反响不大。其中有几个原因:一个主要原因是文笔不行,古人讲:经籍深富,辞理遐亘。皓如江海,郁若蓖邓。文梓共采,琼珠交赠。而这些都是学数学的人所欠缺的,但我们的内容是好的,据《科学时报》一篇文章报导:《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依旧》的演唱者席琳·迪翁最近在谈及有关国家抵制奥运的现象时说了一句话,她说:“坚决反对抵制,因为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到奥林匹克竞赛场上展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晓东对此也深有感触。1981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激起了当时高一学生胡晓东对数学的梦想,从高中、大学、研究生到研究员,他至今仍保留着刊载这篇文章的报纸,他说:“是一种梦想,一种追求”。
-
外国100位思想圣哲刘景云 编著考察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思想智慧起着极其重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决定成败,这句话早已成为耳熟能详且真切指导人们生活的至理明言。我们要从思想大师身上学智慧,因为人类的每一项发明都伴着他们的思想火花。我们要从思想大师身上学责任,因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伴着他们点燃的解放运动。我们要从思想大师身上学品格,因为人类的每一个理念都印着他们的足迹。我们要从思想大师身上学习,因为他们是我们思想智慧、责任品格的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责任有品格的人,这是企望走向成功的人们热切追求并奋力实现的目标。怎样才能成为并迅速成为一个有头脑有思想有责任有品格的人呢,我们这本书为你提供了100位人类历史上最有思想有智慧的思想圣哲,也许从他们身上你会获取最有用的东西。考察一个社会的发展历程,众多思想家们的智慧之火和责任品格,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作用和思想之源。哲学家们一代一代在努力思考着解答着人类的种种困惑,他们把探索万物的本原是什么?把探求善与恶的本质是什么?把回答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们苦苦思索,破解着每一个问号,权衡着每一种思想与每一种理性的选择。可以肯定地说哲学家生来就属于少数,但他们却为全人类活着。从泰勒斯首次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开始,历经数千年,哲学家们为我们揭开了种种思想谜团。思想家不仅思考人从何处来,更关注人类向何处去。思想家以关怀人类为己任,用一生探求真理。走近思想家,思想家的精神是高贵的,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是科学的传播者。他们拨开迷雾,戳穿画皮,让人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把自由科学的思想带给人们。走近思想家,思想家的品格是高尚的,面对强权,他们宁可蒙受屈辱也不会亵渎自己的信念,宁可一无所有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宁可抛弃生命也不会放弃真理。从苏格拉底、亚里土多德、哥白尼,到伽利略,到休谟,亚当·斯密,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思想家们无不经受着精神的拟或肉体的考验。走近思想家,常常会感到思想家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永远也学不会随声附和,更不屑迎合权贵;思想家又是不安分的,他们总想着如何破旧立新;思想家们手无寸铁,却如同无畏的斗士,总是把愚昧和专制视做终身的敌人。为了追求真理,亚里士多德本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信念,尖锐批判老师的唯心主义理念论,为了追求真理,哥白尼敢于冒犯神灵……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类的最宝贵的精神。
-
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编本论文集是“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共收论文72篇,分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社会经济、思想与学术、历史人物、社会生活、典籍文献、制度与现实等七类。其中多为与会学者的精心之作,在研究论题、研究材料、研究取径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与突破。
-
让我们与儿童一起生活单中惠 著本书梳理了幼儿园创始人福禄培尔的一生,展示了他为教育事业特别是幼儿教育事业奋斗和奉献的一生。本书论及福禄培尔所构建的幼儿园教育理论体系,以及他为幼儿所设计的“恩物”、作业及游戏。本书探求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精华,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图通过剖析这位伟大的教育学家的思想,引起读者对“人的教育”的思考。
-
凯恩斯以前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英)布劳格 著,冯炳昆 译《凯恩斯以前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是拙著《凯恩斯以后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姊妹篇,同样是为那些初学经济学的人准备的。他们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名字如李嘉图、瓦尔拉斯和马歇尔,而且想要一本关于过去的这些大经济学家之生平与思想的快览手册。
-
大家精要·王充张鸿,张分田 著王充(27~约97),东汉会稽上虞人,中国古代颇具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遍览诸子之书,博通百家之言,构建了系统的无神论理论体系。曾任县、郡、州长官的属吏。王充追求真理而痛疾虚妄,针砭时弊而思无禁忌,所著《论衡》将矛头直指天神崇拜、孔子崇拜、圣王崇拜、儒家经典崇拜及形形色色的世俗迷信,强烈地冲击了当时统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众多暂人赞扬他是“一代英伟”,而名教卫士指斥他是“千古罪人”。本书简要介绍王充的家世、学业、宦途和求索之路,阐述《论衡》的主要内容,既展示了王充的才智与机锋,还涉及许多典故与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