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只是个女孩利娅 莱维《只是个女孩》于1994年获得艾尔莎·莫兰特奖,2023年获美国巴切尔德奖,是意大利作家利娅·莱维的代表作与成名作,更是一部既强大又细腻的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一个犹太女孩的眼睛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犹太家庭的流亡故事。从都灵到罗马,女孩利娅最后被藏在教修道院以躲避纳粹迫害。在这里,她没有受到歧视和迫害,父母与老师竭尽全力保护着女孩的生命和犹太身份不被消灭。直到战争结束,母亲才告诉女孩,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她将一直且永远拥有选择成为谁的自由。
-
沙丘4[美]弗兰克·赫伯特浩瀚的沙丘行星上,雷托·厄崔迪治下的帝国,已走过了三千年的漫长历史。他将肉体与沙虫融合,成为了半人半神的神帝,也预见了无人能料的未来。 遵循“金色通道”的指引,雷托逐渐成为了残酷无道的暴君。强权之下,反抗四起,不断出现的叛乱,为帝国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要维持帝国的运转,就必须让自身走向毁灭。终于意识到这一点的雷托却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刺杀行动早已悄悄展开。
-
布鲁克林有棵树[美]贝蒂·史密斯 著 朱其芳译《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部备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故事讲述了20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一个移民家庭的小女孩弗兰西·诺兰的成长经历。《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故事感人肺腑,充满人生百态,其中有怜悯、有残酷、有欢笑,也有心痛。半个多世纪以来,年轻、敏感、理想主义的弗兰西·诺兰和她在威廉斯堡贫民区度过的苦乐参半的成长岁月,吸引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诺兰一家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强烈的情感、崇高的精神、心碎的瞬间和振奋的时刻轮番上演。他们的日常经历坦率而真诚,由家庭纽带温柔地串联起来,记录在这部文学著作之中。
-
梦想家彼得伊恩·麦克尤恩这本书有着儿童文学的外表,却又是一本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写给成年人的关于孩子的书,通过七个精心关联的故事片段,讲述了十岁男孩彼得的一组白日梦,由此展现了令成年人惊异不已的一段童年神秘的旅行、变形和冒险经历。活在梦幻和现实之间的彼得将自己套进一个婴儿、布娃娃,成年人,甚至一只猫的躯体,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换位变形,他站在成长的开端,处处质疑着成人世界的秩序、庸俗与贪婪。在这个成人世界与童真世界渐渐叠加的过程中,儿童视野慢慢消隐,成人镜头淡入,末一篇以一觉醒来成长了十岁的彼得的目光重新回望这个世界和来时的路,由此也兑现了麦克尤恩的初衷——还有什么比童话幻想更适合狡猾又巧妙地叩问现实的呢?
-
不管谁睡了这张床雷蒙德·卡佛 著 ,新经典 出品《不管谁睡了这张床》是卡佛自选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大教堂》《有益的小事》《差事》等37篇卡佛代表作,也是卡佛自己的得意之作。作品跨越了25年时间,几乎包括了卡佛所有重要的短篇小说,被誉为“ZUI卡佛”的卡佛小说集。雷蒙德·卡佛用他清醒锐利的笔触,触达生活深处的样貌:无人参透的爱情、社会人肩膀上沉重的负累、 “狗屁工作”带来的消磨、亲人间的遗憾、被生活打倒后重建的人生。生活中的无奈、艰难与温馨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寻到。
-
人都去哪了雷蒙德·卡佛 著 ,新经典 出品★ 4篇随笔:卡佛与父亲相处的点滴、早年生活的波折、向恩师约翰·加德纳求学的经历尽在其中★ 50首诗歌:收录《你们不懂爱是什么》《我父亲二十二岁时的照片》等名篇,卡佛的诗歌质量同样比肩于其短篇小说,语言简单朴实,捕捉细碎生活中的大小事,充满故事感★ 7篇短篇小说:收录了《谎话》《木屋》等其他文集里未曾出现过的篇目,用极简语言描写普通人的那些不普通的琐碎日常
-
未始之初〔西班牙〕梅尔塞·罗多雷达本书是西班牙女作家梅尔塞·罗多雷达的短篇小说精选集,包含三十个短篇,涵盖了作者的全部表达:从文学现实主义到碎片化的印象主义,再到黑暗的象征主义,清晰地捕捉到夹在无意识的现代化和令人窒息的传统之间的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同时,作者在想象与现实中穿插,细腻地描述了战争中人们惶惑的内心和流离失所的生活。
-
雪国[日本][日] 川端康成 著、董海燕 译虚无、洁净、物哀、幽玄,日本之美的典范。 东京富家子弟岛村为排遣心中苦闷,前往白雪皑皑的雪国。在县境外的雪国,他与两位性格迥然的少女先后相遇——热烈的艺伎驹子,冷淡的少女叶子。自此陷入了长久的情感纠葛,内心更加苦闷,直到一场大火不期而至……
-
月亮与六便士〔英〕毛姆“我非画不可。”他重复道。?“假如到头来你只不过是个三流画家,你认为放弃一切值得吗?”?“我告诉你,我非画不可。我拿自己没办法。一个人溺了水,不管游得好不好,他得想 法子挣扎出来,不然就会淹死。”?他的声音里有一种热情,连我也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了。我似乎感受到一种猛烈的力量在他内心奔涌不止,这种震慑了他的力量非·常强大、压倒一切,使他不由自主。 世界上有许多怪人,干出过许多怪事。一个人通常不是他想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
W[法] 乔治·佩雷克 著,磨铁文化 出品“我没有童年回忆。另一段历史,那段大历史,举着它巨大的斧头,已经替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战争、集中营。”童年是一片空白。战争在佩雷克的生命中凿出一块无法忽略的缺口。但在这本书里,他拼凑着从虚无中夺来的生命碎片,试图抢救出对父母的回忆。W是一座虚构的岛屿。在被奥林匹克理想统治的W上,能不能吃上饭、将拥有什么名字、会不会被打死—一切基本生活都取决于竞技的结果。居民的命运完全随机,裁判可以任意改变规则。在这里,活着是一种恩赐而非权利。一个是关乎童年的故事,一个是童年创作的故事,两个文本交叉重叠,在那之间的空缺、折损、断裂之处,悬着一段属于个人也属于集体的残酷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