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莎翁作品译文探讨桂扬清著莎士比亚博大精深,既庞杂又通俗,他独创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英语表达形式。面对这样的大师,任何一种翻译都不可能穷尽他的魅力。因此,对莎翁中译文的探讨也无穷无尽。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堪称是莎翁翻译史上的里程碑。即便如此,还是存在着一些暇症。本书正是参考了大量的英语《莎士比亚全集》注释,对莎翁的朱译全集进行了仔细的核对,指出其中的一些可疑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
间谍学校(英)A.J.布切(A.J.Butcher)著;赞歌译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某个地方,有一所神秘的学校。学校以外的人只知道它叫德弗洛克斯学校。专门培养有天赋的少男少女。但对罗瑞、杰埃克和其他一年级新生来说,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间谍学校。那些通过了学校残酷考试的学生才能留下来继续学习,比在与邪恶势力和高科技恐怖分子的斗智斗勇中,成为拯救这个世界的最大希望。而那些没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将不得不离开学校,并且,他们对这所学校的记忆被完全删除。现在,开始上课……
-
外国散文·百年精华王俊 主编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同中国散文一样,外国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佳作更是浩如烟海、不胜枚举。由于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外国散文和中国散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外国优秀散文,我们编选了这本《外国散文百年精华》。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我们希望这些作品可以拓宽读者的视野,丰富读者的知识,让读者更好的品味外国散文的风格和魅力,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哲理小品·外国卷王俊 主编哲理并不只在伟大的著作中产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它需要你去发现、去挖掘。本书所选的文章篇幅虽然短小,却大都是由作者在平常生活里、身边事物中发现期独特的、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
-
掌上流云鲍尔吉·原野著编辑推荐:心灵笔记本系列。鲍尔吉·原野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野性而有童心。当下散文“类型化”写作比比皆是,大文化、私语化、网络化……他却不受任何羁绊,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其坦诚自如,使流行的各种噱头显出可笑,而后赢得时间的认同。十年来,他成为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多次获得国内大奖,2003年《人物》杂志封面人物,出版散文集18种。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他毫不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使人回味不已。”文章中无不体现出作者真挚的喜怒哀乐,相信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
小约翰(荷)望·霭覃著;鲁迅,许寿裳译《小约翰》描写一个经常做梦的孩子,不断寻找着爱,并在这种寻找中不断得着又失去,失去又得着过程。他在梦中与花的精灵为伴,与森林中的各种生灵作各种各样的交谈。这些奇异的对象之间的谈话,涉及广阔的知识,在简白中有着无边无际的丰富,在纯美中饱含着生命的沉重与悲凉。《小约翰》通过众多的童话形象,如花精旋儿、学问精灵穿凿先生、小鬼头将知、小狗普列斯多、数码博士、死神等等,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对立和由此产生的危机感与悲剧情绪。小说通过孩童纯净的眼睛来直视、透视充满人与其他生灵对立的森林、大而黑暗的城市、使生命恐惧又无法躲避的死,表现了深刻的思想过程。这部分文字华美、形象鲜活的童话,其背后的内容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的林中独白。《小约翰》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926年前后,鲁迅似乎暂时地放下了手中的投枪,一改犀放文风。他时常回到儿时的家园,去寻找百草园中的鬼怪、无常、美女蛇、蟋蟀、野花等等。这些文字,后来都收入到《朝花夕拾》中。
-
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叶廷芳编这个本子遵循的编选原则是:一、不唯名家,但求名篇。因为这只是推荐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供读者鉴赏,而不是提供文学史知识。故书中也有一些篇章,其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不如未能入选的作家。二、不唯作家,但求名文。因为有些在文学以外活动的杰出人物,他们在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推动过历史的前进,他们的某些演讲、祷文、悼词、遗言、书信等不啻是千古绝唱!其中有些人,根本就堪称天才的辞采学家。三、不拘篇幅,唯求美文。文章不论长短,只讲审美价值。有选文虽一二千字,却笔法老到,韵味空灵,具有攫人的魅力。故书中有的长文字数过万,有的不足一千。它们在遴选标准前不分尊卑,平起平坐。而且有不少短文恰恰出自大文豪之手。四、不唯形式,文道并重。“文以载道”,即把形式和内容作为整体参与审美评判,这是我国固有的美学原则和美学精神。至少它仍能适应当前我国读者的审美需求。五、古今兼收,以近为重。这是因为越是年代较近的作品,其思想情感越新鲜,因而越容易与读者沟通,审美趣味也更便于为读者所接受。再说,散文这一文学品种,其独立美学的获得,在欧洲是从近从,说得具体些是从文艺复兴后期开始的。故书中所选作品绝大多数产生自这一时期,特别是启蒙运动以降。六、不论地位,每人一篇。这样能够看到较多作家、较多风格的作品。
-
世界美如斯(法)普鲁斯特等著;叶君健等译当我静静地缅怀往事,尤其是当我紧紧闭上眼睛的时候,只要心头一动,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如此之多的善良人的面容。我同他们曾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期而遇,曾用其中的不少人结下了亲密的友情。回忆迭替着回忆,一个比一个更加美好。我似乎觉得刚刚在昨天同他们谈过话,还感觉得到他们递过来的手上的温热。本书内容:我仿佛还听到沙尔达愉快的笑声,托曼的冷嘲热高以及霍拉的娓娓清谈。在这种时刻,我似乎觉得要是不把同他们相处岁月的一些东西记下来,哪怕是片言只语,一则小故事,或是一段趣闻轶事,那就未免太可借了。他们都是一些心地极其善良、很有意思的人。在那些同他们建立过友情并对他们的文学生涯颇为熟悉的人中间,我可能属于最后一批了。我也是能够将濒于湮没的旧事记录下来的最后一个人了,直至有一天我自己也将加入他们冥冥中的沉默而无形的行列。……
-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著;赵德明译在我们所熟知的拉美作家中,最著名的当数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第三位应该说就是略萨。他们曾深度影响过中国当代的年轻小说家,乃至决定过中国当代小说写作的某种走向。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今天来读略萨的这本写给年轻作家的书《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对早已进入中年的我们来说算是重温,而对现在的风流少年而言则是初读。我很难猜测年轻读者的感受,只是有一种直觉,这本书或许并不能激发初读者如重温者的那种感动和共鸣了。在我们当下的这种文学时代,这本书所崇尚的文学信念和专业探讨精神,可能会显得过于“古典”,甚至有些不合时宜。这本书真的能够指引我们接近文学吗?它对青年作家真的会有实际的价值吗?全书由十二封信的形式组成。除作为“附言”的末信外,第一二封信谈的都是些“大道理”,第三至第十一封信则具体探讨(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空间、时间、视角等等叙事形式和技巧问题。从纯粹实用的角度来看,写作者主要关心的恐怕都会是后者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确实,略萨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里都在努力探讨写作中的具体问题,他是在用自己的文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指导年轻作家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克服文学的障碍。不过,他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文学的才能必须首先建立在写作者的大量阅读和写作实践之上。这只要看略萨所同时提及并凭借的众多作家作品的名单即可一目了然。相对于理论而言,阅读和写作无疑是更重要的。理论可使人获得抽象的明白,但真正的文学悟性在我看来只能产生于具体的阅读和写作之中。这也正是文学常常会难以言说的原因所在。如略萨所说:“即使在评论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情况下,也不能穷尽创作现象的研究,也不能把写作的全貌说个明白。无论什么成功的小说还是诗歌总会有某个因素或者领域是理性批评分析无法捕捉到的。因为文学批评是在运用理性和智慧;在文学创作中,除去上述因素,往往还有以决定性的形式参加进来的直觉、敏感、猜测,甚至偶然性。它们总会躲开文学评论研究最严密的网眼。”(附言)一句话,相对于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性,理论评论不能不是极其有限的。但是,即便如此,文学仍然有其不变的、恒定的乃至是最根本的要素。这是理论要加以阐明和表达的,同时也是略萨在这本书里列为首要内容而要求青年作家牢固建立的信念。如果说略萨的那些关于形式和技巧的所有说法,不难从别一个老练、成熟的作家口中听到的话,那么这个杰出作家的胸怀气度及文学信念,恐怕就远非一个平常作家所能有或所敢有的了。这就不能不谈谈略萨所说的文学大道理了。在第一封信里,略萨首先谈及的是写作者的“文学抱负”问题。他认为对一个准备成为作家的人来说,“文学抱负是必要的起点”。什么是作家的文学抱负?“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最美好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意味着最好的生活方式,作家并不十分在意其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后果。”换言之,作家获得或建立文学抱负的过程是,“一天,突然感到自己被召唤,身不由己地去从事这种活动——比如写故事,根据自身条件,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觉得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丝毫不认为是在浪费生命”。在略萨看来,这样一种内心的或真正的文学抱负的获得和建立,“不能仅仅解释为自由选择”,而应该确切地说是一种“自我选择”。所谓自我选择,突出的是作家对自己的生活及文学的自觉的承担意识。这就需要作家具备源于内心的或精神的支持力量。由此便能够更深入地谈这种文学抱负的起源。不是别的,略萨提供的答案就是“反抗精神”。“我坚信:凡是刻苦创作与现实生活不同生活的人们,就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表示对这一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表示用这样的拒绝和批评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希望制造出来的世界替代现实世界的愿望。”并且,“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反抗精神即文学抱负的起源,就是堂吉诃德的精神,也就是文学的真精神。它可被视为滑稽,也可被视为崇高;可被视为喜剧,也可被视为悲剧。——但这种精神,恰恰是“文学存在的秘密理由”,“决定了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特定时代的唯一的证据”。略萨还有下面这段话,把他的文学抱负观推向了极致的表达:文学抱负“是一种专心致志、具有排他性的献身,是一件压倒一切的大事,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奴隶制——让它的牺牲者(心甘情愿的牺牲者)变成奴隶”。如福楼拜所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作家“不是为生活写作,而是为了写作而生活”。像献身宗教那样献身文学(而非仅仅是“从事文学”)的作家,“他才有条件真正地成为作家,才有可能写出领悟文学为何物的作品”。(略萨)这样的作家也就成为其文学抱负的快乐而幸福的“奴隶”。由此看来,略萨的这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探讨的主旨并不在如何使作家的成功写作成为可能,而是在如何使杰出的作家成为可能——文学抱负的获得或建立,将促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显然,这与大多数的文学历史和我们的现实状况都是相距遥远的,这同时也就是杰出作家不能不是稀少的原因。最后再顺便提及两个小问题,也算是读书余谈。一是略萨所谈的文学抱负及反抗精神(诸多引文未录),我以为其实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文学层面(如本文所谈),二是政治层面。后者显然与略萨所处的拉美政治环境有关(本文未详)。其次,看遍全书,我发现略萨所举的作家作品之例,除美洲以外,几乎都是西欧(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的文学,那么,至少,还有俄罗斯文学呢,为什么未见提及呢?本书系当代拉美最重要的作家玛利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一部讨论小说写作技巧的随笔集,1997年在西班牙出版后,陆续在世界各国出版了多语种版本,是一部难得的文艺散论作品,它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小说创作中,一系列关于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基本问题所作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巴尔加斯·略萨在这本书中谈及的语言风格、时间、空间视角、不同的现实层面以及许多技巧变化都属于小说创作的“基本功”。读者可以从中窥探到优秀现代小说的欣赏途径。<
-
弥尔顿十四行诗集(英)弥尔顿著;(美)A.W.维里蒂注;金发燊译弥尔顿十四诗一扫伊丽莎白时代十四行诗的矫揉造作和雕虫小技,代之以直率痛快。二十五首诗歌内容涉及爱情、革命、政治、宗教事务、论人生、叙生活、谈诗艺、音乐、友情。诗文于平凡中现崇高,于单纯中现永恒。《弥尔顿十四行诗集》作者金发燊是我国资深翻译家,也是弥尔顿文学研究的权威,译文流畅清新,原著的经典加上译者的严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无疑是一份上乘的精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