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快乐王子(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著;周南焱,康瑾译英国著名的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曾是许多成年人儿时的枕边书,人们对它的喜爱经久不衰,这本以这一名著命名的童话集收集了作家八篇作品,可谓篇篇精致,字字珠玑。乐善好施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玫瑰的小夜莺、把花园送给孩子的巨人……读着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像在梦幻的夜空采摘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
好心眼儿巨人(英)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著;任溶溶译《好心眼儿巨人》讲的是一个女孩和一个巨人的故事。巨人都是长得很高的,不过这个巨人和其他巨人一比,却显得很矮,因为他只有25英尺,而别的巨人都是50英尺,所以其他巨人从来不认为他也是巨人,而是叫他“小矮子”。 50英尺巨人和小矮子巨人的不同之处是,50英尺们是要吃人的,小矮子巨人却是一个不吃人的好心眼儿巨人。小女孩索菲就差点儿被吃了,好心眼儿巨人保护了她。 50英尺们吃人的时候简直就像嚼豆子,所以他们称人为“人豆子”。 这些不要脸的巨人可不是永远只吃一个地方的人豆子的,而是今天吃这儿的,明天吃那儿的。 这个故事有趣的并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 好心眼儿巨人虽然是个巨人里的小矮子,可这个小矮子巨人却会制造梦。他制造梦的时候像一个化学家,梦的酝酿和完成都在瓶子里。他能够让你做恶梦,也能够让你做美梦。 小女孩索菲想出了一个连好心眼儿巨人也想不出的梦,好心眼儿巨人把它制造了出来,结果……你还是自己去读吧!
-
性与美(英)D.H.劳伦斯(D.H.Lawrence)著;黑马译74年劳伦斯画展重见天日。这位20世纪最惊世骇俗的作家,显然对解剖学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可他的画因为生活而生机勃勃。对抗的是否定生命力量的已死的英国文化,他视之为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清教徒遗产,仍然毒害着20世纪的空气。抨击莎士比亚也因恐惧而扭曲,哈姆莱特便是其例之一,其形象因对与奥菲莉亚的性恐惧而残缺不全。今天,英国的一些艺术评论家,感谢作为画家的劳伦斯,使英国在文化精神上未曾完全败给拥有毕加索的同时代的法国和西班牙。在遭禁74年后,英国大作家D.H.劳伦斯的一批情色画作终于在伦敦公开展出。
-
世界现代散文精华编辑、剪辑:丁汀暂缺简介...
-
培根随笔集(英)培根 著,张和声 译从“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劳伦斯文艺随笔(英)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著;黑马译本书是“劳伦斯文艺随笔”的一种。英国作家D.H.劳伦斯是一位敢于透彻地探索、赞叹男女性爱的作家,他的笔触直接伸到人类生命中最为隐秘的角落:两性交融欲仙欲死的生动过程,描述完美的性结合对于成就人物完整生命和性格的本质作用。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的文学天才,他天生富于浪漫主义的气质,喜爱山花野树而不习惯城市的喧嚣,总觉得社会一味注重智力和理性却牺牲了感情和血性,以致许多人心灵枯竭,贪求物质享受,成为大工业文明的牺牲品。劳伦斯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发人深省,他在自己的多部小说中,比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妇和情人》、《虹》以及《恋爱中的女人》等等,都阐明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向往和对大工业的文明的不满。《劳伦斯文艺随笔》收入了《论淫与色情》、《道德与小说》、《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辩》等二十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劳伦斯对生命和爱情、幸福与自由的看法,写得极酒脱、极入骨,文笔畅达飞扬,观点狂放恣肆,洋溢着一位现代作家桀鳌不驯的生命激情,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名著作更深层次的理解。
-
魔法无法李庆西著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魔法无法》,是李庆西阅读外国文学的一本手记,共45篇。由于作者不是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不受语种、文体、风格流派的限制,也不按文学史的某个标识划定自己的著述范围。他的阅读涉及几十个外国作家的几十部作品,他的笔记自然也带有随兴而至的特点。 书中解读的作品都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从歌德、莫泊桑到海明威、劳伦斯,直到近年的昆德拉、库切等人的作品。当然,主要侧重的是对二十世纪经典作品的解读。譬如对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的《青春》、《等待野蛮人》等小说,作者结合了历史背景和作品内容,读出了有关当代生活的一些洞见和预言。作者强调自己的解读只是一种简要的提示,或是审美感觉的描述。因为经典作品更易产生解读的歧义,作者明言,他写的只是自己的一种读法,不排除其他的阐释途径。
-
法兰西文学大师十论柳鸣九著柳鸣九,193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学术专著有:《法国文学史》、《走近雨果》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采石集》、《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散论》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名士印象记》、《巴黎散记?返人闹帧7胗胙”嘤校骸队旯难畚难贰ⅰ度匮芯俊贰ⅰ斗ü睦硇∷得返榷嘀帧V鞅嘞钅坑校骸段鞣轿囊账汲甭鄞浴罚ㄆ呒ⅰ斗ü兰臀难Т允椤罚ㄆ呤郑ⅰ队旯募罚ǘ恚ⅰ都隅讶罚ㄋ木恚┑仁帧?于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本书精选作者对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左拉、萨特等法国文学巨匠评论与鉴赏的研究成果。一个国家的文学发展史,归根结底,就是作家作品的出现史。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法国文学史的研究,其中最基础性的工作——作家作品研究,对读者尤具参考价值。作者在最大限度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高屋建瓴而又极具感性色彩地做出自己独树一帜的分析、判断、思考,言必有据,以恢宏大度的理论气势与文采斐然的风格,由点及面地勾勒出法国文学史上最精彩的十大景观。
-
地狱一季(法)阿尔蒂尔·兰波(Jean-Nicolas-Arthur Rimbaud)著;王道乾译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诗歌观念的更新,诗人们开拓了诗歌内容的新的领域,进行了诗歌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种实验,现代自由诗和现代散文诗的出现,标志着诗歌史新时代的来临。《地狱之夜》给人一种混乱和绝望的印象。是因为那许多互不连贯的句子和呼喊号叫。既有对真实的确认又有幻像虚影。要控制生命、生活的梦幻和由生存逃出的梦幻。还有撒旦冷笑的声音。但主导思想是:自幼即被加之于己的原罪的观念,这是全部罪恶的根源。所以说“地狱伤?坏揭旖讨恕!弊詈螅腥鲜О埽挥谢氐奖傲酉铝饕煌尽!笆腔鹧妫鹧婢碜抛锶松诙稹!?
-
巴黎的忧郁(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几乎与《恶之花》出版的同时,波德莱尔开始在各种杂志上陆续发表一些散文。按照诗人的本意,想写的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音符的音乐”。这些散文后来以《巴黎的忧郁》为名出版,共50篇。波德莱尔写道:“总之,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本书早已被奉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沙尔·波德莱尔(CharlesBaudelaire,1821—1867)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具有启蒙运动思想的画家。他受父亲艺术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从小就产生了对艺术的酷爱。但不幸的是,在他六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又改嫁,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产生了“永远孤独的命运感”。他所生长的城市巴黎,当时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各国的作家、艺术家纷纷来此相聚,艺术气氛相当浓厚。诗人在这种气氛中生活、成长,逐渐形成了对艺术的敏感,也认识了这座五光十色、放荡不羁的城市。十七、八岁时,他经常在拉丁区的诗人画家中作客为朋,变成一个极端的浪漫派。后来,他又决定到印度去旅行,不料这位思想豪放的文学青年却在远渡重洋途中怀念起家乡来。于是,他停下脚步,逗留在印度洋中当时法国的殖民地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岛上。这南国明媚的阳光和葱郁诱人的景色也未能把诗人多留一些时候,不久,他便匆匆地赶回了巴黎。这是他一生中最远的旅行,虽然旅途中外界景物并没有引起他很大的兴趣,然而却极大地丰富了他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不难在他作品中读到许多描写海洋、阳光和异国情调的主题。回到巴黎后,波德莱尔索取了父亲的遗产,得到了一笔相当大的款项。于是就奢侈地生活起来,他住着豪华的宅邸,穿着风雅的衣着。依他看来,物质上追求完美,不过是“精神上胜人一筹的象征”而已。他母亲看到他这样铺张浪费、挥金如土,会很快耗尽父亲的遗产,就为他找了一位法律顾问,限定了每月的花费。从此,波德莱尔便?恢惫偶杩嗟娜兆樱畹募杩嗳创偈顾彰匦醋鳌?开始时,波德莱尔主要写艺术批评,以犀利的笔锋阐明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观点,又以优美的风格创作了不少出色的散文诗。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时期,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鼓舞了他,他创办报纸,发表了好些激烈的文章。人们看到他活跃在街头的革命群众中,火药熏黑了他的双手。然而不久,理想破灭了,波德莱尔又回到了他的文学生涯中。后来,他接触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这两位诗人在思想上、经历上和才智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以后的十年中,波德莱尔不断地翻译出版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他认为,爱伦·坡是他苦难中的一位朋友,又是创作理论上的老师。爱伦·坡丰富怪诞的想象力以及他冷静准确的分析使波德莱尔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他脱离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的个人情感与忧愁苦闷的泥潭,并且发挥了想象力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一八六四年,波德莱尔旅行到达布鲁塞尔。一年后,病倒在那里。一八六七年,他在巴黎逝世。死时,只有四十六岁。在这本散文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肮脏、畸形的现实社会所进行的淋漓尽致、疾恶如仇的讽刺和挖苦,对传统、腐朽的世俗习气的无情鞭打和猛烈抨击;也可以读到诗人对美的向往和所作的引人入胜的描绘;还可以嗅到诗人某些寓意深刻但又难以捉摸的纤细的思绪。当然,有些“奇篇怪章”使人不大好懂,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解脱的种种矛盾在作家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所引起的精神危机以至病态心理。而总的来说,这本散文诗和《恶之花》一样,是有它独特的社会意义的。在艺术上,这部散文诗集也如同《恶之花》一样,体现着诗人的新的审美观点,即美的典范是包含有消极面的。他认为,“艺术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可怕的东西用艺术表现出来就变成了美;痛苦伴随上音律节奏就使人心神充满了静谧的喜悦”。所以,诗人便尽情地歌颂“孤独”,“昏暗”;歌颂那些“狗”,那些“浑身泥巴、满身虱子的狗”;用大量的笔墨,极度的同情去表现一位穷困潦倒的卖艺老人。并且诗人还十分喜欢死亡般静寂的午夜……正象我们从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钟人身上所看到的那样,诗人努力地把消极的处境化为“美”,从“丑恶”(病)中寻找美的东西。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中的超度浪漫,也可以说成是现实中的更加现实。在某些人的眼里看来,诗人是疯疯癫癫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种疯疯癫癫的嬉笑怒骂、讽刺挖苦,在那充满仇恨的肮脏世界里,在人们浑浑噩噩的睡梦中,不正显示着某种清醒和理智吗?也有人认为诗人表现和歌颂了“丑恶”,塑造了病态美,是消极颓废的。如果我们全面地读一读他的作品,就会知道他其实不是一个颓废的诗人,而只是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他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愤怒和鄙夷,并向往和追求着光明。他的苦闷、忧郁,正是“世纪病”的反映,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尽管由于他世界观的局限,有些作品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但他敢于承认社会的丑恶并努力将它转化为美,比起那些尽力粉饰生活以便从中获得生活勇气的伪君子,以及那些在充斥社会的丑恶面前视而不见、矢口否认的懦怯者来,毕竟要高超得多了!朱光潜先生说:“艺术必根据自然,但艺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而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这就说明了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问题是如何描写,站在什么立场、以什么观点、为了达到何种目的去进行描写。我们应当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来全面地历史地评价波德莱尔的创作。波德莱尔在他的优秀篇章里,通过大家不太精心注意的生活琐事和出人意料的大胆夸张(有时甚至达到荒唐地步)的想象,对世界作了无情的剖析,打破了世俗的“丑美”界限,而对诗人心目中“真正的美与丑”作了热情的讴歌和严厉的痛斥。我们读了它,无疑地有助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同时,从研究美学、研究西方美学史来说,看看波德莱尔这位著名美学家的创作,也会不无收获的。波德莱尔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并被奉为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在他的作品中,诗人绝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有时把社会生活中很复杂很庞大的现象表现为一件很渺小、很可笑的小事,也有时把现实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倍加夸张;并且经常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琐事去寓意一些大家意料之外的生活真谛,教人有充分回味思考的余地,给人带来新鲜而丰富的思想和意境。我们在读他的某些作品,特别是那些看似怪诞的抒写时,不应该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而应该努力从诗人的字里行间找到真正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