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说梦朱自清著;刘毅强编《说梦》收有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背影》、《论严肃》等40余篇。
-
曹靖华散文选集曹靖华著;孙荪编本书所选散文36篇,都是作者散文的主要篇章。我们经常喜欢追问:人为什么要写诗作文对这个问题的探寻,可以找到若干共同的规律但就某一个别作家来说,却是各有各的缘由。利林总总的文坛就是这样形成的。也有人不喜欢或不愿意承认写诗作文是“为了什么”;但实际上,掀开文学史,总有数不尽的“为了这个”与“为了那个”的争论。为人生的,为艺术的,为大众的,为自己的,为朋友的,为敌 人的,为名垂不朽的,为塞满钱袋的……各种动机,各种动力,都会催生出文学来。有趣的是,这“为了什么”,并不是纯主观的先验的设定的,而是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决定于人生大背景的。尤其是以抒写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为基本特征的散文,就更是如此。曹靖华的散文创作可以追溯到他的早年。“五四”时期,正在中学读书的他已经写下一些随感、随笔式的文章,从宽泛的意义上,可以看作他散文创作的试笔。3O年代到SO年代,他也写作访问记,游记,纪念性文字,有的是很精彩的散文,比如写瑞金人民想念毛主席的《三五年是多久?》回忆霍秋白李大别的《罗汉岭前吊秋白并忆鲁迅先生》和《片言只语话当年》。但数量不多,只是偶或为之。这时候,不仅世人仍然只知道他是一位大翻译家,连他自己似乎也没有着意去搞散文创作。进入 60年代,曹靖华已经年过花甲,但此时,他却创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从 1961年 3月人民日报发表《花》开始,曹靖华连续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世界文学等报刊上发表散文新作。这些作品以怀念鲁迅先生为主兼及其他革命领袖和革命作家,这成了他此后以至终身散文创作的基本主题和贯穿性线索。1962年以后的两三年间,他笔涉当代,连续写下著名的《云南抒情》三章,《广西抒情》三章,以及《福建抒情》等游记式散文。无疑,这形成了这位老作家创作生涯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的主要产品是散文。可惜,文革打断了他的思路,阻塞了他的文章。
-
吴伯箫散文选集吴伯箫著;曹明海编不声不响地贡献果实。它真诚挚切,蕴藉深沉,纯朴素雅,总是以丰厚的内涵发人深醒,又以隽永的情思引人通想。无论是记事、咏物,还是写人,都可见其思力深厚,委婉中具骨力。对时代生活中人们很少发现和感受到的潜流独具慧眼,对自然、社会、民族、历史和人生有着独到的理思,其感觉和情绪具有清澈而深透的透明度和诱人透视深层的哲理。应该说,吴伯萧的散文以深刻的思维入,以质朴的文字出,大地自然和人世故交错叠合,社会风物与历史沉思交织,在 清理擅扬的艺术画幅中,潜涌着对现实世界人事的关怀和拳拳热切的情债,融注着对生活的深层憬悟和对民族历史、生命现象、生活态度、以及入生真谛的诠释,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风度,在风光绚丽、千姿百态的当代散文世界里,凛然自成一家。吴伯萧(19O6-1982),原名吴熙成,笔名山屋、天苏等,山东省莱芜县吴家花园庄人。他从二十年代末就开始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直不停地劳作,辛勤耕耘到八十年代初,先后创作了散文集《白天到黑夜》、《羽书》、《黑红点》、《潞安风物》、《出发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选》等。这些散文作品给我们勾画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许多重要画面,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一个献身于散文艺术的 作家在创作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求和创新的前进轨迹。纵观吴伯萧的散文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那是三十年代中期。早在 1925年秋,吴伯萧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就在(京报·副刊》上发表散文《白天到黑夜》,后来在京津报纸上又陆续发表了《街头夜》和《塾中杂记》等写实散文,在 当时的北平文坛崭露头角。这一初创时期的散文曾结集为《街头夜》准备付印,但因“九·一八”事变,兵荒马乱之中丢失全部文稿,未能实现出版之愿。此后,吴伯萧在散文创作上获得突出进展,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的。他25岁时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先在青岛大学工作,后又到济南乡村师范等地任教。在这个期间创作了《话故都》。
-
十大散文赵凤山编写在这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中掬一朵浪花,遴选出“十大工散文”,实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也非笔者微力所及。但蒙本套丛书策划者力邀,只好勉为其给。作者为自己制定了这样的编选原则:1.将时间界定在近代以手;2.尽量选择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章;3.公认的思想性、艺术性堪称典范的美文;4.适合十到十六岁少年阅读,且篇幅不宜太长;5.尽量照顾国家、地区的代表性。本着这五条原是,作者在卷帙浩繁的外国散文中比较又比较,选了又选,选出以下十篇。\t这样一张答卷显然是不尽人意的,不免挂一漏万。但我相信它是一支有窥见外国散文这只全豹的竹管。少年朋友们看了这本书,如能产生一点思想上的启迪和感情上的共鸣,发生对外国美文的兴趣,继续到那蕴藏丰富的散文海洋中去探宝,也就不枉本书编写者、出版者的一番苦心了。\t
-
心安即是家素素著暂缺简介...
-
五味人生周沫编人到中年,腰围渐宽,人人恭之“发福”。那日从上海乘机回京。安全门前,一安检人员断喝:“将腰包摘下 !”我随语四顾 。
-
被亵渎的鲁迅孙郁编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汇集鲁迅在世时别人攻击他的文字;下编则是他晚年和逝世后人们的影射、亵渎的文章。由于考虑到学术性问题,一些私人辱骂的信件、公文,如顾颉刚致鲁迅的信,章士钊免鲁迅职的手令,周作人与鲁迅的绝交信等,均未收入。鲁迅在一些杂文集后记中附录的一些文章,也只择其一二。下编搜集的几篇周作人的文章,据舒芜先生文章的意见,认为是有影射鲁迅之处的。
-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著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事和随感;第二部分是一个在文汇报副刊上连载过的《大地散步》及其它一些地点的随笔;第三部分涉及学术和宗教以及国际社会。
-
一个梦撑一生南妮著收《一个梦撑一生》、《夜游秦淮》、《性感与东方美》等百余篇散文。
-
慷慨风骨薛宝生编著本书主要包括了前言、过秦论、论跺粟疏、上书谏吴王、报任安书、项羽本纪、杨王孙传、盐铁论、出师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山巨源绝交书、陈情事表、兰亭集序、五柳先生传、三峡、景明寺。从本体论角度看,文学是敢承载生命信息的语言建构。在长期的文学积淀中,形成了由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文本构成的文体系统。以文体类型而论,文学由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基本类型构成;以审美需求而论,有俗文学与雅文学之别;以创作流程而论,又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分。所谓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反映民众生活愿望,并用口头演说的形式,在人民大众中间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