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梦醒了的人生鲁迅著;朱晴选编本书主要内容讲:娜拉走后怎样;人生的足迹;著者自叙传略;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女吊;父亲的病;琐记;忽然想到;致萧军;藤野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范爱农;杂忆;《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通信;我和《语丝》的始终;妇女与儿童的发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对人生的沉思等等。
-
人生不过如此俞平伯著;李大宽选编“五四”时期的俞平伯为文坛骁将,初以诗名,20年代后期始重于散文创作。其文或温婉绵密,或冲淡朴拙,透露了典型的中国名士风雅。选编者以艺术和人生为角度,从俞平伯大量美文中选编成本书,奉献给读者。
-
金马随笔金马著《金马随笔》我国的散文传统,历来对它的“儿女们的体态”最为宽容,对其仪表风范”的兼容也最富于弹性。在这方面,浏览一下《古文观上》就足以使我们大开眼界.论体裁,,其中有“传”,有“记”,有“序”,有“书”,有“表”,有“铭”,有“赋”,有“论”,甚至还有“祭文”;论内容,它几乎囊括了作家的视野所及,茫茫天宇,浩浩人生,皇天物极,寸土虫蟊,无所不包,无所不表。大家热热闹闹,自自在在。倒是颇具兼容并蓄,各领风骚的君子风度。
-
青春倩影甜甜编本书摘编中外著名诗人的抒情诗篇或诗句。每页留有大幅空白,供青年读者记录自己青春的形象。
-
鲁迅情书鉴赏刘福勤暂缺简介...
-
岭南历代文选仇江选注;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本书选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作品。我们注意重视文章的文献价值,尽可能选取反映岭南的历史事件、人物、民俗、学术、山川风物的作品,期望本书能够成为反映岭南各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本书共选文141篇,作者106人。选文的年代,上起西汉,下迄清末。孙中山、廖仲恺等革命党人,虽生在清代,而主要业绩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他们的作品不入本书的选录范围。本书选文的作者都是岭南人。首篇文章的作者南越王赵佗,原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但在岭南生活逾80年,死葬广州,也应算是作岭南人了。选文在遵循选编原则的前提下,适当是照顾岭南不同地区的作者数目及不同体裁不同的比例,以期全面地反映岭南各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发展的情况。
-
《人间世》小品精华林语堂主编;范嵩选订三十年代,林语堂发起“小品文运动”,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有人响应,有人批评一时沸沸扬扬,成为一桩文坛公案究竟这种小品文如何,从林语堂主编的“人间世”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真貌。小品文历来为读者所喜爱,《人间世》中的小品文,上承我国古代小品文的传统,题材文阔,笔致轻灵,天上、地下,山川、人物,花、木、鸟、兽,琴、棋、书、画,风物、民俗、众生百相,发抒情灵,寄寓趣味,貌似平淡,实很隽永,不经意处,或有电光火石似的思想,令人惊心,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它也为时代生活留下了历历可见的印痕,弥足珍贵。本书将《人间世》小品文精华荟萃,分为两册,一册为《名人卷、杂感卷》,“名人卷”摹绘了众多近、现代文化名人的肖像和侧影,坊间曾单独汇集印行,可见为人看重,“杂感卷”皆有感而发,有些篇什亦颇有“鲁迅风”。另一册为《山水卷、风物卷》,“山水卷”中记录作者游踪所见到的山川风光,至今令人神往;“风物卷”题目更是无所不有,篇幅格外精巧可喜,内容既难以归纳,遂以“风物”名之,其实,这也就是正宗小品的特点。以上册、卷的编排区分,亦只是便于翻阅、欣赏而已。\t\t
-
鲁迅杂文选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选编本书从鲁迅的杂文中选入各种风格的代表性的作品193篇。
-
《人间世》小品精华林语堂主编;范嵩选订三十年代,林语堂发起“小品文运动”,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有人响应,有人批评,一时沸沸扬扬,成为一桩文坛公案。究竟这种小品文如何,从林语堂主编的“从间世”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真貌。小品文历来为读者所喜爱,《人间世》中的小品文,上承我国古代小品文的传统,题材广阔,笔致轻灵,天上、地下,山川人物,花、木、鸟、兽,琴、棋、书、画、风物、民俗,众生百相,“兴、观、群、怨”,无所不谈,发抒性灵,寄寓趣味,貌似平淡,实很隽永,不经意处,或有电光火石似的思想,令人惊心。本书免除读者搜寻之劳,将《人间世》近五十期中小品文精华荟萃,分为两册,一册为“名人卷·杂感卷”,一册为“山水卷·风物卷”,名家名作,多姿多采,可以吟诵,可以把玩,爱好文学的读者,不可不视为一项重要收藏。
-
名人和书的故事朱铁志主编\t\t从古至今,文人的事业便是寂寞的事业,寂寞的事业从末在一个早上变得辉煌。有人开始用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和同道,深深的困惑像大雾一样笼罩了他们的心。一生的理想忽然之间好像变得一文不值。多少人弃文而去仿佛仍掉一个烂苹果,竟没有一丝的留恋。一些人在纷至沓来的“新观念”面前动摇了。他们在备尝寂寞、清贫之苦之后,无法再忍受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开始寻找那个浮着幽幽银光的“大海”,急切地要奔向它、投入它,在它的怀抱里体验全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