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阿拉乌戈人Alonso de Ercilla《阿拉乌戈人》 是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早的一部史诗。在拉丁美洲和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全诗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包括2634首16世纪流行的规范的11音节8行诗,共计21,072行。远长于荷马史诗《奥德赛》(约12,110行)和《伊利亚特》(15,693行)。也长于14233行的但丁的《神曲》。诗歌主要描写16世纪中叶以瓦尔迪维亚为首以及后来的阿尔马格罗的西班牙征服军征服南美洲智利和智利中部土著印第安阿拉乌戈人的残酷历史。诗歌描写阿拉乌戈人民以不同形式顽强反抗征服者目的是摆脱强套在他们头颈上的桎梏的基本史实。诗歌详尽记述了西班牙征服者的残暴、野蛮、贪婪的丑恶行径和狰狞面目。同时诗歌也淋漓尽致地歌颂了智利土著民族阿拉乌戈人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抗争。诗歌还在不同的篇章描写智利自然风景和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史诗卷出版于1568年,从智利的风土人情开始讲起,讲述了西班牙征服者来到智利之后,与当地原住民阿拉乌戈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一卷集中描写了西班牙人与阿拉乌戈人之间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有时是西班牙征服者占据优势,有时又是阿拉乌戈人大获全胜。诗人并没有站在某一方,也没有突出描绘某位英雄,而是将战争场景和参战人员群体作为了讲述的对象。阿拉乌戈人的扛木头比赛、西班牙统帅维尔瓦迪亚被杀、十四名英雄奋勇杀敌、堂娜梅西娅守护康塞普西翁城、阿拉乌戈人欢庆胜利、掷长矛比赛、拉乌塔罗与特瓜尔丹的生离死别、连科与安德雷阿的搏斗等场景细致逼真,描写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卷出版于1578年,延续卷的内容,从西班牙人到达康城(康塞普西翁城的简称)开始说起。阿拉乌戈人与西班牙人继续战斗,大小战役无数,其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如贝特戈楞与图卡贝尔的较量、安达琏山谷之战、加瓦利诺被砍去双手后绑上两把尖刀继续投入战斗、格拉乌拉的不幸遭遇、连科与图卡贝尔的较量等。有意思的是,诗人借助柏洛娜托梦、费东博士的玻璃球等方式,描述了圣金廷之战与勒班陀海战,颇有几分“夹带私货”的味道。 第三卷出版于1589年,故事从连科与图卡贝尔较量结束之后开始。西班牙人与阿拉乌戈人之间的战斗仍在继续,作者不再描述战争整体,而是重点讲述了一场战斗:西班牙统帅雷伊诺索定下计策,让土著士兵小安德烈骗阿拉乌戈人,说西班牙士兵有午睡的习惯。阿拉乌戈统领考波利坎相信了小安德烈的话,趁着西班牙士兵“午睡”的时候发动进攻,结果可想而知。阿拉乌戈人惨败,统领考波利坎也被俘。除了这场战役之外,诗人故技重施,还讲述了黛朵建城以及腓力二世参加葡萄牙王位继承之争的故事。 为了向腓力二世表示忠心,每一卷的正文开始之前,诗人都会加上或长或短的献辞。
-
庞德诗歌精译[美]庞德庞德是20世纪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意象派运动的发起者,对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受到中国诗歌读者的喜爱。本书选译了庞德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诗作共计100首,并辅以“翻译说明”交代诗作的创作背景、风格及翻译方法等信息,以助读者理解其要点和精髓。本书由中国资深翻译家、典籍翻译研究专家王宏印先生携两名诗歌翻译研究方向的弟子共同翻译,这本选集凝结了他多年对庞德诗歌及现代派诗歌翻译研究的成果,选取了能体现庞德诗歌特色的经典作品,精心推敲,融精选精译与学者品评于一体,这样的名家重译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
英美经典诗歌选译陈楚娃 选译本书选取英国莎士比亚、济慈、拜伦、华兹渥斯等,美国朗费罗、弗罗斯特等诗人的经典诗歌100首进行汉译探索,旨在从诗歌鉴赏、翻译实践等方面培养读者的文学素养,使英美诗歌经典发挥现实价值。本书稿是实用性很强的诗歌翻译的阅读材料,对提高读者阅读、分析和品味英语诗歌的能力,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强英语文化知识有重要作用。适合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诗歌爱好者阅读,也可供英语诗歌及翻译研究者参考。封底的话:这本书似一叶小舟飘至大洋彼岸,为您打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英语世界的窗口。它将带您领略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聆听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的吟诵,采撷英文诗行中的青春之浪漫、爱情之芬香。让诗歌走进您的心灵,让诗意与真情溢满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
伊莎贝拉约翰·济慈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是浪漫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英年早逝(未活到26岁),但在短短7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造了很多充满想象力、气势磅礴、直指人心的作品,使他进入世界上“最伟大诗人的行列”。在济慈生活的年代,意大利浪漫传奇正在英格兰复兴。《伊莎贝拉》取材于薄伽丘的故事,但济慈在改编成诗歌时并未在情节方面做出实质意义上的改变。他明白中世纪浪漫传奇这种体裁在英语文学中能够回溯至乔叟,所以会偶尔以乔叟特有的风格插入一些简短的题外话和祷言。但这些体外话所占的篇幅并不长,不会产生强行插入的突兀感,反而保留了本来的叙事进程。伊莎贝拉住在佛罗伦萨的两个商人哥哥家,她和年轻的伙计罗伦索钟情于彼此。她那两个哥哥发现此事后,便把罗伦索带到一处森林,谋杀并埋葬了他。有天夜里,罗伦索的灵魂出现在了伊莎贝拉面前,告诉她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被埋葬的地点。伊莎贝拉按此找到了他的尸体,把它挖了出来,割下人头带回家并放进了自己的一只罗勒花盆中。受到伊莎贝拉泪水的浇灌,一株罗勒从罗伦索的头颅中长了出来,而且长得越来越茂盛。但她的两个哥哥从她手中夺走了那个罗勒花盆,痛失所爱后伊莎贝拉悲伤而死。这版《伊莎贝拉》在翻译家朱维基的译文基础上进行了略微修订,试图再现原诗动人的语言美和音韵美。另配有英国插画艺术家威廉·布朗·麦克杜格尔的插图,对应呈现诗文表达的情境,具有相当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
诗与歌帕蒂·史密斯 著,陈思安 译《诗与歌》收录摇滚诗人帕蒂·史密斯早期诗歌作品与45年创作生涯间发行的所有曲目歌词,是帕蒂·史密斯在音乐与写作中激情、大胆和独创性的最好证明。 帕蒂·史密斯的歌词与现实紧密相关。3·11地震、“9·11”事件、美国大选、伊拉克战争、新大陆的发现……历史与新闻都是她的养料。她的声音尖锐、鲜明、引人共鸣,富有独特个性的同时,带着最原始的美。爱人、母亲与儿女始终是贯穿帕蒂歌词的真实力量。她的话语鼓舞了无数听众,也时刻揭示女性既脆弱又强大的内心,跨越时代。 本次引进版含大量珍贵手稿,并编有对10张录音室专辑和其中重要歌曲的详细介绍。
-
新月集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著,刘伟冬 译《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儿童诗集,泰戈尔因其被誉为“儿童诗人”。在40首短诗中,诗人在三种视角间转换,以孩童、母亲、诗人来观看、体验大自然与日常生活,呈现家园与田野、绿树与鲜花、海浪与星辰的纯真、浪漫之美,散发着浓浓的母子之爱,闪动着灵动欢快的光彩。
-
纯粹·世界的重量努诺·朱迪斯收录葡萄牙当代著名诗人努诺·朱迪斯自选的跨越其不同创作时期的诗作共计七十七首。内容涵盖自然、爱情、哲学、艺术及诗歌理论等,如《飞鸟》《爱情》《哲学》《制作蓝色颜料的配方》等。其作品蕴含着渊博的学识、沉静的哲思和抒情的诗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调。时而消除诗歌与散文的边界,以叙事性的方式呈现诗意;时而穿越古典与现代,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营造跨越性的诗歌背景。他擅长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捕捉诗性的零光片羽,以智性的目光审视和思索人类生活的境况,表达出他极富哲思的思想境界。
-
月亮与迷雾【俄】吉皮乌斯诗选从吉皮乌斯各个时期的创作中精心编译了颇具代表性的作品160余首。吉皮乌斯的诗歌特别注重语言的婉约、清丽,讲求意象的朦胧和意蕴的含蓄,执著于个人内心的感受。她认为诗就是文字的音乐,特别强调诗歌必须有咏叹调一样的旋律。 诗歌主题展现了人在生命的两极之间的彷徨、犹豫、挣扎的状态,以及女诗人对存在所抱有的“诗意的永恒渴望”,以及在苦难中咀嚼生活的甜蜜、在绝望中寻觅希望的高傲。她的作品被誉为“有着抒情的现代主义整整十五年的历史”,“仿佛是以浓缩的、有力的语言,借助清晰的、敏感的形象,勾画出了一颗现代心灵的全部体验”。
-
安妮特(德)安妮·韦伯《安妮特》是一部传记式史诗,为2020年德国文学奖项——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此书以史诗的恢弘、抒情诗的细腻、叙事诗的波澜起伏讲述了一位无名女英雄安妮•博马努瓦一生的故事。安妮•博马努瓦1923年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在艰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青年时加入了共产党反法西斯运动,解救了两位犹太少年的性命,获得国际人道主义荣誉奖,此后又致力于阿尔及利亚的自由与独立。本书探讨了战争和人性等重大主题,被誉为“德语文学中令人高山仰止的作品之一。 ”
-
群飞的白鸟【俄】安娜·阿赫玛托娃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作者一百余首抒情诗,全面展示阿赫玛托娃不同时期的创作概貌,其早期的诗歌创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黄昏》《念珠》《群飞的白鸟》《车前草》乃至《耶稣纪元》中都有大量的此类诗篇。痛苦、错位的爱情和无奈的命运的捉弄可也说是阿赫玛托娃创作早期最爱的命题,读者可从其作品中窥见“室内抒情诗”的哀婉细腻、平中见奇等特点。而战后的诗人则跳出了仅仅歌咏女性内心情感的小圈子,着眼于更广阔的时代、历史背景,从两性之间的个人小爱走向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的大爱。在动荡的时代,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从青春浪漫到冷静成熟,不仅呈现了她个人追寻自由与梦想之旅,而且展示了俄罗斯知识分子面对身体与精神双重苦难时仍坚守真相、道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