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克莱尔家的夜晚(苏)加伊多·加兹达诺夫出版于1929年的长篇小说《克莱尔家的夜晚》是加兹达诺夫知名度蕞高的作品。叙事者“我”,瓦洛佳·塞西德福,是一名流落巴黎的俄罗斯侨民。在经历了俄国革命等一系列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后,“我”终于在巴黎遇见了从少年时起就一见倾心的克莱尔,并与克莱尔一起,通过对“童年”“少年求学”“高加索生活” 与 “青年参军”四段经历的回顾,完成了“我”对死亡的人类学实验观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终极命题的深层思考。小说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细腻逼真的心理素描让人想起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也延续了俄国自“白银时代”以来将个体性、个体价值观视为存在中心的美学原则。
-
我的森林[苏]鲍里斯·谢尔古年科夫《我的森林》是一部看似散文的小说,包括《秋与春》和《林中的马儿》两部中篇。《秋与春》又分为《秋》和《春》两篇,描写“我”在森林里做护林员时的生活和感受,没有具体的情节,主要抒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林中的马儿》在谢尔古年科夫的小说里算是情节性比较强的了,描写“我”的一匹心爱的母马突然失踪,“我”费劲周折找了它很久也没找到,后“它”自己奇迹般地回到“我”身边,还像往常一样“从来不白出去逛”,给我带回了小马驹。但这部小说依然延续了作家一贯的心灵絮语风格,抒发作者对世界、人生、大自然的看法和态度。小说亲切优美,娓娓道来,深刻隽永,发人深思。
-
第五个漫游者(苏) 卡维林本书收入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成员,有“炼金术士”之称的卡维林早期七篇和晚年一篇风格相对一致的中短篇小说,文体丰富,风格独特。《18××年莱比锡城纪事》是卡维林于1922年发表的部小说,《第五个漫游者》《紫红色的隐迹纸本》《酒桶》《大游戏》《钦差大臣》《蓝色的太阳》是卡维林1928年之前的作品,《素描画像》是作家1980年的晚年作品,写作风格与早期作品十分相似,颇有不忘初心的意味。从这些作品中,可以一窥天才作家卡维林奋笔耕耘的身影,也可以走近作家构建的独属他自己的文学王国。
-
伯特兰·德·伯恩〔苏〕隆茨本书收录了隆茨一生创作的元戏剧《猿猴来了!》、反乌托邦悲剧《真理城》、历史性悲剧《伯特兰•德•波恩》和反亚里士多德悲剧《超越法律》。隆茨戏剧具有浓重的历史感、时代感。在隆茨的作品中,人物性格总是充满变化的,比如在具有浓郁西班牙风格的戏剧《超越法律》中,一方面,主人公阿隆索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强盗,是以推翻暴政、实现人民自治为人生目标的英雄;另一方面,他又以自己超越法律为由来摆脱与未婚妻伊莎贝拉的婚约。在隆茨的笔下,没有*对的正邪、善恶之分,人物是动态的,多样复杂的,从而让剧情充满了精彩的跌宕起伏。
-
金蔷薇〔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一部关于作家创作的札记,也是帕乌斯托夫斯基蕞著名的作品。书中不仅总结了作家自己的创作经验,同时也研究了俄罗斯和世界许多大作家的创作,如契诃夫、亚历山大•勃洛克、莫泊桑、高尔基、雨果等,提出了文学创作中诸如作品构思、提炼素材、细节描写、性格逻辑和创作灵感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文笔清新隽永,充满着艺术的诗意与语言的魅力,是苏联文学史上公认的散文经典。
-
秘中之秘[苏]伏·伊万诺夫《秘中之谜》为俄罗斯作家伏·伊万诺夫中短篇小说选,本书中收录的12个短篇,每篇都具有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故事在画面感*强的背景之下展开。在这块巨大的西伯利亚幕布之下,工人、农民、士兵、手工业者们的生活被伊万诺夫的妙笔生出无shu精彩的故事。伊万诺夫擅长心理与细节描写,比如《冰窟》中的波格丹,《夜》中的阿方卡,《彩色的风》中的谢苗,伊万诺夫通过对他们心理活动的把握和对神态、动作等的细描,让这几个人物形象顿时清晰,跃然纸上。读者通过这些描写熟悉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对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抱持深刻的同情和理解。
-
拉甫罗夫一家〔苏〕斯洛尼姆斯基小说的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但这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更像纪实散文和日记。主人公鲍里斯·拉夫罗夫被卷入战争时,并没有自己的明确想法,只是随波逐流,后来却在母亲的推动下真正走向革命。不过,作者并未详细展示他思维和感情的混乱,描述他内心的波澜。我们看到的是行动和表现,就像一个旁观者在观察和记录,或者像新闻片的一个个镜头。这部以真实坦诚、简洁鲜明的笔触叙述帝国主义战争、俄国革命蕞初年代以及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道路的小说,再版约20次,永远屹立在苏联精选文学作品的行列中。
-
早安,晚安林-曼纽尔·米兰达《早安,晚安!》集合了作曲家、作词家、演员林-曼纽尔·米兰达曾发表于网络的每日诗文问候。插画家乔尼·孙为这些积极温暖的话语配上了有趣的图片。
-
列夫·舍斯托夫评传〔苏〕纳·巴拉诺娃-舍斯托娃列夫·舍斯托夫是苏俄*名哲学家,曾出版三部重要哲学著作:《托尔斯泰与尼采学说中的善(哲学与布道)》(1900),《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悲剧哲学)》(1903),《无根基颂》(1905)。本书系传主女儿(也是哲学研究者)以传主生前与友人的通信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文本为依据,写成的一部详实可靠的研究评传,对于研究舍斯托夫和整个20世纪俄国侨民学术界的历史状况、时代背景,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无可比拟的作用。本书作者行事低调,全书基本依据传主生前与友人同行家人的通信和回忆撰写而成,轻易不对貌似平淡客观的叙事横加干涉,因此对于研究者价值非凡。
-
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之夜〔苏〕卡维林维尼阿明·卡维林在长篇小说《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上的晚会》中,以文学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为原型,塑造了维克多·涅克雷洛夫这个角色。小说以列宁格勒老一代学院派教授洛日金返回列宁格勒,莫斯科年轻一代形式学派代表涅克雷洛夫前往列宁格勒参加文艺晚会并受到冷遇为主线,描写了新老两代语文学者的明争暗斗,勾勒出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语文学者或作家们的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