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作品
-
舒婷的诗舒婷 著舒婷,女,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舒婷的诗(精)》收录了《致大海》、《海滨晨曲》、《珠贝——大海的眼泪》、《船》、《初春》、《人心的法则》、《中秋夜》、《镌在底座上》、《悼》、《也许?》、《小窗之歌》、《献给我的同代人》等作品。
-
战迹游踪罗立斌著从爱读诗到喜欢写诗,再到不时迷于抄诗和改诗,在我说来经历了一个不短的过程。第一首七绝是1948年秋写的,大量诗作则后写成。整理旧作,在我是一件“苦差事”。有些篇章原来写得比较成熟,当然费功夫要小些,但这毕竟是少数。多数随记、追记下来的东西,或是草率成篇,或是断章零句。想把它们弄成像个样子并加以必要的说明,常常一天只成两三首甚至半天还未弄成一首。去秋,我在为诗集定名《战迹游踪》之后,曾经写过一首七律“战迹游踪千首诗/白头无愧少年时/旅程初发珠江愤/万里征途国运熙/踏遍九州霞客早/留痕八桂步苏迟/感时论事情皆注/咏物抒怀志不迷”,就是打算以时问为经,以空间为纬,但又基本上以地域分章节,编为旅程初发、万里征途、踏遍九州、留痕八桂、杂诗选载等5编。“旅程初发”主要是有关广东的诗,“留痕八桂”当然主要是写广西,各有诗百余首。为了充分歌颂人民战争与祖国河山,全集重点放在第二、第三编上,各有诗300余首。第二编“万里征途”从时间上说是包含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次战争的过程,从地区说主要是三北:华北、西北和东北(抗美援朝的大后方)。第三编“踏遍九州”,主要内容是到各地参加会议、访问、旅行、观光的记录,从地区上说主要包括华东、中南与西南。以三次战争来贯串北国辽阔的疆场,用三座山、三条江、三种地形来概括南疆秀丽的土地,当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大体上还切合实际。第五编“杂诗”是从500余首中选出百首,含感时、论事、咏物、喻世、影评、悼念等六章,多为“文革”后之作。
-
全唐诗索引栾贵明[等]编著暂缺简介...
-
宋词三百首详注李华编著本书选收了105位作者的作品,按历史年代的顺序排列,每篇词作后对难懂的字、词、句都有较详细的解释,大多数词的句子有翻译或大意概括,并指明它在词中所起的作用。
-
全宋诗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
-
唐诗精品彭庆生,张仁健主编本书从现存的五万余首唐诗中,选收了三百一十七首,其中大部分是脍炙人口、易诵易记的名篇,我们以力求简明,着眼于“精”,不求面面俱到,但愿略有新见、新意。
-
海子的诗海子 著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生于安徽怀宁县高河查湾。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卒于河北山海关。《海子的诗(精)》《亚洲铜》、《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历史》、《新娘》、《民间艺人》、《主人》、《夏天的太阳》、《活在珍贵的人间》、《熟了麦子》、《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等内容。
-
古代诗歌修辞周生亚著古代诗歌修辞,这是一个总题目。修辞问题是语言问题,具体说,是属于语言运用的问题。传统上把修辞现象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虽说不太妥当,但都是属于语言运用问题。因此,我们讲古代诗歌修辞就不能不讲用词造句问题,不能不讲章法问题,当然更不能不讲辞格问题。关于古代诗歌的用词造句问题,即诗歌语法部分,作者准备另作专题研究。本书主要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辞格、章法和古代诗歌修辞的发展。
-
香港诗词拔萃何文汇 编《香港诗词拔萃》收录了新市镇文化教育协会「全港学界律诗创作比赛」首六届和区域市政局「全港诗词创作比赛」首四届的得奖作品。上述两项公开比赛均由何文汇博士促成。何博士鼓吹正音和正读,强调在粤音教学中分辨平仄和运用反切的重要性,并主张学生自小学习近体诗格律。何博士认为熟习近体诗格律又多读近体诗,既有助于纠正日常读音的声调错误,又可以养成不轻易读错声调的习惯。而多写古典诗词,除了有同样效用外,更可从创作经验中提高我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香港诗词拔萃》收录的作品,显示了得奖者在分辨平仄和诗词写作这两方面的成绩。
-
全唐诗索引栾贵明[等]编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