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贺长龄集贺熙龄集(清)贺熙龄 撰,雷树德 校点《湖湘文库》编辑出版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分甲、乙两编,其内容涵盖古今,编纂工作繁难复杂,兹将有关事宜略述如次:一、甲编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主要为湘籍人士著作和湖南地区的出土文献,同时酌收历代寓湘人物在湘作品,以及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部分报刊。二、乙编为湖湘研究,系今人撰编。包括研究、介绍湖湘人物、历史、风物的学术著作和资料汇编等。
-
李广田全集李广田 著李广田(1906-1968)集散文家、诗人、小说家、诗评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民间文艺工作者于一身,是中国现当代史上一位涉猎相当广泛、业绩相当突出、地位相当重要的文化人。虽然在其谢世之后有过多种选集、文集出版,但是至今却未见有一套搜罗相对齐备的全集。《李广田全集(套装共6卷)》的编者李岫教授为李广田先生之女,穷多年之力,广泛搜集,细心耙梳,终于编成此六卷本,其中,有不少佚文、日记、书信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每卷前配发不同时期的照片和初版封面照。
-
汉文古籍图录于兰生,赵兰香 著《汉文古籍图录》包括了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左传纲目杜林详注、改并五音集韵、新编篇韵贯珠集、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禹贡锥指、周官精义、礼记省度、五礼通考、春秋大事表、春秋繁露、朱批孟子、毛诗稽古编、说文解字、隶辨……等等。
-
帝妃劫怜情惜雪 著上古时期突如其来的洪水,湮没了一个传说中的城市——亚特兰蒂斯!成就了它的千古传奇色彩之谜!一个让柏拉图穷尽一生精力却抱憾而死的地方!而巫小暖,一个普通的医学院大三学生,在一次与自己暗恋的人旅游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海怪——Kraken吃下,来到了传说中的地方,见证了一个传说的繁荣与灭亡。
-
王瑶文选王瑶 著,孙玉石 编造《王瑶文选》第一部分,选入了他《中古文学史论》之中的《魏晋义论的发展》、《魏晋小说与方术》、《魏晋文人的隐逸思想》几篇代表性专论以及其他学术论文、读书笔记、书评等文章;第二部分,主要选入《晚清诗人黄遵宪》、《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论鲁迅的(野草)》、《鲁迅(故事新编)散论》、《"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等重要文章。第三部分,选入《坷坎略记》、《治学经验谈》两篇短文,谈及自身求学经历的艰辛和治学经验的体悟,读来颇有兴味。
-
红火与悲凉石湾 著本书为中国第一代文学编辑中的精英立传,主要内容分为《萧也牧悲剧实录》、《江晓天的编辑生涯》、《〈红旗飘飘〉的创刊与停刊》、《〈红日〉是这样喷薄而出》。主要记叙了萧也牧、江晓天在新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留下的光辉业绩,同时记录下以他们为首的文学编辑室编辑出版《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三红一创”)等优秀长篇小说的过程以及《红旗飘飘》丛刊的创刊与停刊经过。作者掌握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揭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真相,写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文学编辑充满理想和坎坷的人生,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可贵的敬业精神。
-
郑元祐集(元)鄭克祐 撰,徐永明 校黠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傅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王之春集(清)王之春 撰王之春一向以爱国者自居,他甚至曾设想带一支队伍偷袭日本,以解心头之恨。但他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镇压广西农民起义时,传闻有“借法兵法款,以平内乱”的设想,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抗法”运动而被革职。虽然事后清廷否认政府与闻借兵法人之事,王之春却终究落得声名狼藉,险些被刺杀。王之春以静居乡下的方式在政治舞台上谢幕,革命的洪流最终淹没了这位洋务运动的守望者。 本集收录了《国朝柔远记》、《使俄草》、《椒生奏议》、《谈瀛录》、《椒生随笔》等著作。
-
湖湘文库(宋)王观国撰,识遗,(宋)罗璧撰 著王观国是一位南宋学者,其所著《学林》是宋代著名的学术笔记。书中考辨文字名物颇为精核,有一些内容涉及楚辞音义。《识遗》十卷,平江罗璧撰,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是宋元之际一部重要的学术笔记。有着强烈的理学倾向,崇尚考据。本书收录的就是上述这两部作品。
-
李石岑哲学论著李石岑 著《李石岑哲学论著》收录作者哲学、宗教、美育、艺术等方面的论文十二篇以及于20世纪20年代应各学校、团体之邀所作的十五篇讲演,涉及怀疑与信仰、哲学与人生、佛学与人生、教育与人生等哲学与生命论题,既介绍西方学说,又参以中国传统学说,从中可见作者对东西文化会通之努力。本书既是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又对读者思考人生、社会诸多问题颇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