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著本书是我国研究日本文学思潮史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从新的视角出发,以日本本土文学思想为要基,采取汉和文学、洋和文学交流的史的动态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诸种文化混沌状态、原初文学意识的自力生成、与汉文学思想的接触与调合,形成观念形态的文学思潮,到近代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西方异质文学思想的碰撞与化合,形成主义形态的文学思潮的发展全过程,并深入地分析各种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鼎盛、衰落的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因素,同时通过探讨日本文学思潮从观念形态到主义形态的演变中的对应与连续,比较它们的基本理论和创作倾向的异国性,来把握日本文学主体性的发展规律,以及凸现其民族特质。这是一部宏观了解日本文学史的重要著作。
-
契诃夫文集靳建国等译罗素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是由数学入哲学,而不帅文学程序控制学友哲学、数学、科学、偷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诸多学科都达到了研究高峰;世界少有,中国更缺少罗素这样最难说生又最需要产生的人;罗素始终将知识关怀与社会关怀融于一身,以其妙极的文笔论人世、创理论、担道义,是世界上唯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文学作家。罗素早在20年代曾来中国讲学,对另的多种问题及前途命运道出自己的远见卓识,但他的话,对中国人早说了80年。80年坎坷曲折,今天,中国人才真正掂量出罗素的份量。罗素的百年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在世界级现代学者中,他有利于命最长,情人最多,屡上法庭,90岁高龄再次入狱;虽毁誉相见,却终为世人羡慕与景仰。
-
美国之鹰(美)安东·迈拉尔著;姬建国译战争,就其本质来说是摧残生灵和极其残酷的,出于对恶的批判和对美好愿望的憧憬,世界上无数的文学大师们对战争作过了多种多样的描述,但从艺术上讲,真正独具一格的经典之作并不是很多。《美国之鹰》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安东·迈拉尔新近推出的长篇力作。作品描述了一个出生农家纯朴而富有正义感的美国青年,在“一战”爆发之际报名应征,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经历了无灵敏血与火的洗礼,也蒙受教了多次的创伤,到了晚年,军界置他的和平要求而不顾,作为三得中将又被遣往越南战场,最后死于越方的炸弹。作为一部兼具故事性和文学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最引人之睡是在对战争之酷烈场景确良逼真描摹和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在对社会现状的战争根源的剖析上,作者作为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更是慧眼独具,无论是战争场景的描写,还是对置士兵生死而不顾的军火商人、军中好战狂人的丑恶嘴脸之刻画上,无不融入了自己对战争和人的深沉思索。
-
狄金森名诗精选(美)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著;江枫译暂缺简介...
-
莱蒙托夫名诗精选(俄)莱蒙托夫(М.Ю.Лермонтов)著;王智量译这本集子中的译文,保持着译者译诗的一贯的原则,即:在忠实传达原作内容的同时,保持原作中每一行诗的节奏和韵脚(原诗每一句中有几个音步,译文便有几个相应的词组或“顿”;原诗在哪里押韵,译文也在哪里押韵)。努力做出“神形兼似”。
-
教父们的教父(美)约瑟夫·奥布赖恩,安德里斯·库林斯著;燕岭,陈欧,高玲译这是一本对《教父》及其黑帮组织最有发言权的人写的《教父》。
-
奥勃洛莫夫(俄)冈蔡洛夫著;陈馥, 郑揆译
。一八三一年他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政府部门任公职,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一八四九年,冈察洛夫发表了《奥勃洛莫夫的梦》。这是未来巨著《奥勃洛莫夫》中的一章,但是没有写完,因为冈察洛夫于一八五二年随俄国海军上将普佳金作了一次环球考察,回国后将旅途见闻写成一部游记《战舰巴拉达号》。 一八五九年,《奥勃洛莫夫》终于问世。同时代人斯卡比切夫斯基说:“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才能理解这部小说在公众中引起了怎样的骚动,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怎样令人震惊的影响。它发表在农奴制取消前三年社会强烈动荡的时期,当时整个文学界正掀起对昏昏沉沉、怠惰与停滞的讨伐。这部小说宛如一颗炸弹,投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作者在《奥勃洛莫夫的梦》这一章中形象地说明,奥勃洛莫夫田庄这个典型的俄国家长制地主庄园生活环境正是奥勃洛莫夫性格的摇篮。这片“乐土”保证奥勃洛莫夫家的人平静地走完由生到死的人生之路。在这里,吃与睡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整个上午主人们都在仔细讨论并决定一天的食谱,而厨房里剁肉和切菜的声音直传到村子里。午餐后则是死一般的静寂:在屋子里、树荫下、马厩里,到处可以听见均匀的午睡的鼾声。接着又是吃,吃了睡,睡了吃。好动的小奥勃洛莫夫原想上山涧和打谷场去玩耍,但只要他一动,就有一群大人在身后阻止他,唯恐他跌伤或晒得头疼,他只有静下来。他幼小的心灵日复一日吸吮着这里的一切,终于形成了自己未来的生活纲领。当读者在第一章中见到他的时候,他已人到中年,只会这里躺躺,那里坐坐了。一部成功的作品总会给文学宝库增加一些新的东西。《奥勃洛莫夫》一书的贡献在于:在冈察洛夫之前虽然有很多作品谴责农奴制度,但没有一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整个一生,并通过他如此有力地表现出剥削阶级的寄生生活如何戕害了一个人的灵魂,使他从不会穿袜子开始,而以不会生活告终,任什么也不能挽救他这种走向毁灭的命运。这也正是这部小说在反农奴制斗争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奥勃洛莫夫》创作于一百多年前,艺术创作原则也只能供借鉴。但是这部作品却使作家冈察洛夫和他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不朽。奥勃洛莫夫的形象是历史的、具体的,但是奥勃洛莫夫性格或气质却具有一般的意义,它在不同时间会不同程度地再现于不同人物的身上。作家的一个同时代人说得好:“冈察洛夫在我们的文学中占有一个无人能取代的位置,任何其他即使更耀眼的光辉也不能完全掩盖他的光辉。” -
奥勃洛莫夫(俄)冈察洛夫(И.А.Гончаров)著;陈馥,郑揆译冈察洛夫于一八一二年出生在俄国一个半地主半商人的家庭。一八三一年他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政府部门任公职,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一八四九年,冈察洛夫发表了《奥勃洛莫夫的梦》。这是未来巨著《奥勃洛莫夫》中的一章,但是没有写完,因为冈察洛夫于一八五二年随俄国海军上将普佳金作了一次环球考察,回国后将旅途见闻写成一部游记《战舰巴拉达号》。一八五九年,《奥勃洛莫夫》终于问世。同时代人斯卡比切夫斯基说:“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才能理解这部小说在公众中引起了怎样的骚动,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怎样令人震惊的影响。它发表在农奴制取消前三年社会强烈动荡的时期,当时整个文学界正掀起对昏昏沉沉、怠惰与停滞的讨伐。这部小说宛如一颗炸弹,投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作者在《奥勃洛莫夫的梦》这一章中形象地说明,奥勃洛莫夫田庄这个典型的俄国家长制地主庄园生活环境正是奥勃洛莫夫性格的摇篮。这片“乐土”保证奥勃洛莫夫家的人平静地走完由生到死的人生之路。在这里,吃与睡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整个上午主人们都在仔细讨论并决定一天的食谱,而厨房里剁肉和切菜的声音直传到村子里。午餐后则是死一般的静寂:在屋子里、树荫下、马厩里,到处可以听见均匀的午睡的鼾声。接着又是吃,吃了睡,睡了吃。好动的小奥勃洛莫夫原想上山涧和打谷场去玩耍,但只要他一动,就有一群大人在身后阻止他,唯恐他跌伤或晒得头疼,他只有静下来。他幼小的心灵日复一日吸吮着这里的一切,终于形成了自己未来的生活纲领。当读者在第一章中见到他的时候,他已人到中年,只会这里躺躺,那里坐坐了。一部成功的作品总会给文学宝库增加一些新的东西。《奥勃洛莫夫》一书的贡献在于:在冈察洛夫之前虽然有很多作品谴责农奴制度,但没有一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整个一生,并通过他如此有力地表现出剥削阶级的寄生生活如何戕害了一个人的灵魂,使他从不会穿袜子开始,而以不会生活告终,任什么也不能挽救他这种走向毁灭的命运。这也正是这部小说在反农奴制斗争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奥勃洛莫夫》创作于一百多年前,艺术创作原则也只能供借鉴。但是这部作品却使作家冈察洛夫和他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不朽。奥勃洛莫夫的形象是历史的、具体的,但是奥勃洛莫夫性格或气质却具有一般的意义,它在不同时间会不同程度地再现于不同人物的身上。作家的一个同时代人说得好:“冈察洛夫在我们的文学中占有一个无人能取代的位置,任何其他即使更耀眼的光辉也不能完全掩盖他的光辉。”
-
英国病人(加)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著;章欣,庆信译《英国病人》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由于受伤,这个机师丧失了记忆,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法国和加拿大血统的护士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在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误入雷区,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于是善良的汉娜决定独自留下来照顾这个“英国病人”。这是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绪........
-
德国浪漫主义作品选孙凤城编选这本集子里的小说有以怪诞著名却是德国浪漫派作家中最具世界性影响的霍夫曼(1776—1822)的《古宅恩仇记》(原名《长子继承的遗产》)以及受其影响的豪夫(1802—1827)的《鬼船的故事》和《年轻的英国人》。通过这些奇怪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典型的浪漫派作家的想象力的丰富,而且可以品味隐藏在这些故事里的深刻的寓意。蒂克的《金发的埃克伯特》和沙米索(1781—1838)的《出卖影子的人》(原名《彼得·史勒密尔的故事》)揭示了人因对金钱物质的追逐而造成的恶劣后果。布伦塔诺(1778—1842)的《忠实的卡斯帕尔和美丽的安耐尔》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提出了虚假和真实的荣誉问题。无疑诱奸者的荣誉是虚伪的,完全是为了私利。而卡斯帕尔和安耐尔的荣誉是真诚的,他们用生命保全了它。但这种荣誉却是过时了的,它令人想起十九世纪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中的丈夫以及二十世纪伦茨的《德语课》中的警察耶普森。这种荣誉观念在德国的历史演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发人深省。阿尔尼姆(1781—1831)的《拉托诺要塞发疯的残疾人》通过一个脑部受伤的军士的发狂,寓意式地描绘了一个人身上的二重性。作者对疯人的狂躁性格刻画得极为生动,同时通过这个故事歌颂了爱的力量。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卢青德》在形式上实现了他自己的文艺理论,把许多体裁混合在一起使用,其中有抒情的信札,断片,对话等等,从这里选译的《闲游牧歌》这一章节可以看到,小说基本上没有故事,但是作者对主人公的内心,对他的精神状态作了深刻的剖析。小说中主人公的这种心态不仅使我们想到二十世纪的青年人,作品的形式也使我们联想到二十世纪的现代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