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母亲的话(法)密那(Mira)著;徐梵澄译这是现代举世闻名的神圣母亲。——对超凡入圣的人物,我们所崇仰的,不在其为凡而其为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早有此说。圣人所臻至的精神境界,凡夫俗子实无由而知。但神圣人物也出自人间,有其为凡人的一面。我们所能知的多限于这一面。然其主要方面在其为由凡人而臻圣境成圣道以至于不可知,真实不诬。今世在法国在印度以及世界余处,多称这位老母亲曰神圣母亲,或简称母亲而加冠词,皆表尊敬。不可知或不能知,与不及知或未知不同。历史不触及前项,历史若有阙点多属后者。我们所关注的,寻常是其为神圣,少有注及这位母亲之为凡人。听她所教示的,作她所指导的,却没有人问她过去的史事。几乎一世纪了,尚没有一本她的专传或自传。而且,若立意写出某人,对其人应有部分倘非全部了解。据笔者所知,实没有人敢于说出自己能完全了解她的人。倘有人有部分对她的了解,是否宜于为她立传,尚属疑问。有些接近她的门人,知道某些事迹值得公诸世间的,又纷纷辞世,未曾着笔。阿罗频多顺化于一九五0,享寿七十八。她亦示寂于一九七三。享寿九十有六。
-
新西兰文学史虞建华著作者简介虞建华,1950年6月生,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1983年在本校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英国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译林》、《外国语》等杂志编委。1997年曾获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人文学科研究金,赴美国依阿华大学合作研究和讲学,同年被国务院人事局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新西兰文学史》、《杰克?伦敦传》;译著有:《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时震》;编著及主编有:《英语朗诵诗选》、《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大学英语诵读文选》和16册《实用行业英语系列丛书》。
-
伊坦·弗洛美(美)伊迪斯·华尔顿(Edith Wharton)著;吕叔湘译本书是华尔顿的的一部独具一格的小说。小说背景不再是纽约的上流社会,而是新英格兰偏僻地区贫瘠寒冷的小镇。主人公伊坦· 弗洛美曾受过中等教育,但是一连串家庭的不幸把他牢牢地捆在农庄上,后来更受着整天称病卧床的暴虐专横的妻子细娜的折磨。伊坦爱上了细娜找来帮助料理家务的表妹玛提,细娜发现之后,命令玛提立刻离开农庄。这对情人决心乘雪橇拦树自杀,但不幸自杀未死,双双成了残废,从此反过来由细娜照料这两人,三个不幸的人在破旧的农庄小屋里苦苦地受着煎熬。
-
温夫人的扇子(英)王尔德(Oscar Wilde)著;余光中译《温夫人的扇子》是王尔德的第一本喜剧,所探讨的主题是上流社会的定义,说得具体一点,便是淑女与荡妇之别,王尔德的答案是:难以区别。要做淑女或荡妇,往往取决于一念之差。未经考验的淑女,也许就是潜在荡妇。从口相传的荡妇,却未必是真正的荡妇。换一句话说,天真的女人不一定好,世故的女人也不一定坏。同时,未经民故的女人习于顺境,反而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女人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在《温夫人的扇子》里,母女两人都陷入了这种“道德暧昧之境”。
-
诸神死了(俄)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梅列日科夫斯基(Д.Мережковский)著;谢翰如译《诸神死了(2)》是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基督与反基督》叁部曲中的一部,它写了关於罗马皇帝尤里安的一生。尤里安在其短暂的统治生涯中(他死时年仅32岁,在位不过20个月),宣布宗教自由,致力於恢复古希腊的多神教,然而,在基督教已成正统的四世纪,他的做法不得人心,并留下了“千古骂名”。 对於尤里安来说,他生错了年代,如果是早一些,多神教仍然兴盛着,再晚一些(不过要晚一千年),文艺复兴就开始了。 这个人博学多才,雍容大度,即位後有很多复兴罗马的正确举措,对於现代人来说,“叛教者”倒不是什麽可憎的名字。伏尔泰在《风俗论》中也说:如果尤里安在位的时间更长久些,罗马也许不会那麽快的沦落。伏尔泰这麽反传统的说并不稀奇,因为《风俗论》中有大量讽刺宗教的段落,伏尔泰本身是个反宗教的人。 梅列日科夫斯基写关於尤里安的故事是借这个历史人物表徵自己的宗教论,他把希腊多神教的美和基督教的善解为世俗的爱和天上的爱,认为两者的结合是宗教的完美,尤里安虽然是个反基督者,醉心於古希腊圣洁高贵的美,排斥基督,然而,他的内心,却是真正的、基督的思想,在愚昧把宗教变成迷信的民众中间,基督教没有使人们更善良、更仁爱,而罗马的残忍、享乐、忘恩负义始终贯彻着民众的行为举止,任何宗教对於他们都是一团糟。尤里安推行知识与美,他的徒劳正如曾经的基督面对残酷镇压的罗马皇帝的徒劳。他始终不被人理解,孤立无援。这个故事读了非常的压抑和沈重,又美丽得出奇。 小说结尾,隐居的阿尔诺娅做了一尊神像,像欢乐之神狄俄尼索斯的优雅和美丽,又带着基督的肃穆与哀伤,在蜡像上,基督与诸神融合到一起。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个宗教论者,不过他的宗教改良更像一种泛信仰,有如无神论者标榜的用道德完善自我。他是少数可以自由运用历史表现现代思想的作家,他的故事从古埃及到古罗马再到文艺复兴,包罗万象,文字非常美丽,关於古代的描写令人信服。
-
觉醒(美)凯特·萧邦(Kate Chopin)著;杨瑛美译《觉醒》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大都在描绘美国南方路易西安那州的克里欧人(Creole)的人和事。克里欧人为法国移民后裔,都为贵族。艾德娜原本置身于法国式的上流社会之中,生活的目的只有相夫教子、宴款宾客。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女人的身份是因男人而定位;女人没有自我,而只是某人的女儿、姊妹、妻子、母亲,或情妇。这年夏天,艾德娜全家到新奥尔良南方约五十英里外的格蓝岛度假,邂逅劳伯特,终于燃起自我的意识,不愿意再因循先生及社会的要求而扮演别人设定的角色。她勇敢的脱离常轨,一心去发展自己的艺术(绘画)潜能,追求自由、独立和滋润身心的爱情。最后,她还是绝望的意识到,无论如何,自己无法逃避身为人母的责任,更无法逃避孩子对她精神上和实质上的要求。面对自我和道义之间的冲突,终于走上自杀一途,宁死也不愿意放弃才苏醒的自我,以死来维护心所向往的孤独与自由。
-
暴风雪(俄)谢尔盖·季莫费耶维奇·阿克萨科夫著;王忠亮译真实地反映生活,热爱祖国大自然并艺术地再现它的本色,具有凸雕式的语言塑造能力、丰富的词汇蕴藏和生动感人的表现手法以及对宗法制度下俄国地主阶级生活的不无批判的描述,使得阿克萨科夫不愧为19世纪俄罗斯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的一员,同时也在世界文学史册上留下自己不可磨灭的名字。
-
董鼎山文集(美)董鼎山著;张放编本书主要收入了作者五个方面的文章,包括人的文学、性的文学、社会的文学、家的文学和书房的文学。
-
尼罗河传(德)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著;赵台安,赵振尧译在尼罗河的稍后时期生涯的斗争中,自然环境和地形都证明了它本身的特征。这一特征对它的青春期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后期的影响却来自人类。这一主题的转变不得不特别记录在河的硌里,在成熟期,它横穿土地时曾目周最久长的人类历史:一个世纪在苏丹,接着是六十个世纪在埃及。这样,本书开头一半的四分之三(关于上尼罗河的)将专用于自然界,只有四分之一用于历史。在后半部(关于埃及的)两者大致相等,特别是由于从阿斯旺和三角洲之间,地形、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相地少些。
-
最后一次幽会(俄)伊万·布宁著;陈馥译作者在这个集子上辛勤耕耘了8年多,这些作品是他自认为艺术上最成熟的。它们表面上互不关连,但却有着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爱、生与死。布宁认为,爱,即使单相的爱,也是极大的幸福。他似乎是经过一条条心灵深处的暗径去重温旧梦,和他失去的世界沟通。有俄罗斯评论家说,《暗径集》所描写的情爱不过是一副副面具,掩盖着作者对故土的血肉的依恋。这种依恋,在他认为写得最好的《净身周一》中得到了升华。《暗径集》既是作者的悲剧,也是他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