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在国内外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界已成为一门显学。落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在2000年出版后,接连于200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五瑶学术奖优秀著作一等奖”。范伯群于2001年退休后又花了整整5年时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进一步挖掘大量新数据,精确绘制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历史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和发人深省的新论点。这是目前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中极具权威性的专著之一。作者以史家的目光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周期与运行轨迹,以丰富的图像数据重现几近湮没的通俗文学作家作品的原貌,并在雅俗对比中为研究现代知识精英文学的学者展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与互补性的参照系,大有助于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科学研究体系。
-
德国文学史任卫东、刘慧儒、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3卷)》包括浪漫文学、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从1815年到1848年的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时间跨度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此期间,代表德语文学最辉煌一页的古典文学发展到最高峰;以歌德和浪漫作家为代表的“艺术时代”,随着19世纪30年代初哲学家黑格尔和作家歌德的先后去世而宣告终结。德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中国文学七论刘麟生、方孝岳、等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大纲,不是一件东西。前都是以时间性为经,以体类为纬;后者是以体类为经,以时间性为纬。这两部书的功用,是互相发明,缺一不可的。《中国文学七论》就是以中国文学大纲为对象,供读者对于中国文学,有完整的知识和确切的了解。……关于文学的分类,我们注重体裁,渊源和演变各方面。至于作家和作品的批评,我们注重整个的作风和各别的作风。一切批评,都采用客观的态度,不涉成见。——刘麟生《中国文学七论》的作者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在现代形态的文学研究学科体制形成之际,他们尝试着分七个论题对中国文学进行全方位的论述。全书分七个部分,除总论外,还论及散文、骈文、小说、诗词、戏剧、文艺思潮等,是较早对中国文学的系统论述,堪称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草创之作。
-
简明中国文学史张鸣,丁夏,李简 编著中国文学史已有数十种版本,亦有多种写法。本书的目标是追求理论的新颖性与较强的知识性的结合,力图在有限的篇幅中清晰而完整地阐述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它尤其坚持文学本位的立场,强调从文学独特的价值尺度去分析问题;注重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各时期文学演变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意义及影响。
-
中华文学史料刘跃进暂缺简介...
-
简明英国文学史李增Over twenty years ago, only two books of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 were available tothe students of English major: But nowadays, dozens of books of this type in variousstyles have flooded'into the market, and there are still more to come. And the books written by foreign authors are not difficult to find. In such a situation, to compile a newbook which differs largely from those previous ones will surely become a very difficultand complex task. However, I have managed to work out some principles or featureswhich might distinguish the book from the others.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叶立文、刘海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是为实现这样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训练而编写的。除绪论外,全书共分两大部分,分别为现代文学部分和当代文学部分。在编排上,每章包括章节精讲、真题精选以及模拟试题。这样的体例安排既能突出每章脉络结构,又能对重点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其中,章节精讲包括名词术语、作家作品、考点概要等内容;真题精选及模拟试题之后附均有答案讲解,便于考生复习参考、加深记忆;在全书最后,编者依照整体脉络,精心归纳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大事纪年表,以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
多维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潘雁飞《多维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以具代表性文学作品个案的剖析为切入点,用散点透视法,从不同的文化维度考察、审视了古代和现当代中国文学在民族心理文化建构、礼乐文明、民族历史、理性言说、哲人诗心等方面的文化隐喻、文化价值、文化内蕴和文化张力。
-
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庆振轩书分为上、下两册,共九编:一至四编为上册,涉及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五代文学的相关内容;五至九编为下册,涉及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的相关内容。全书清晰地阐述了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规律。在远溯起始,述其源流,叙其盛衰的同时,作者力图突出时代的代表性文体和文化思潮及其名家名作,并注意吸收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同时融入自我的见解,旨在空出古代文学研究型教材的特点。全书行文流畅,史料严谨、翔实 ,叙述语言隽秀端丽。 该书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参考书之一。
-
中国文学史讲义浦江清 讲授,姜胜利 整理本书根据20世纪50年代浦江清先生在北大授课讲稿整理。浦先生具有进步的中西史观,系统研习了中两方哲学、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因而能在世界历史文化大背景下观照中国文学,诠释源流,比较异同。本书着重讲了小说、戏曲,强调了宋元时期俗文学的兴起。浦先生授课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旁征博引,口随心到,且往往切中肯綮,一语破的。本书根据20世纪50年代浦江清先生在北大授课讲稿整理。浦先生具有进步的中西史观,系统研习了中两方哲学、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因而能在世界历史文化大背景下观照中国文学,诠释源流,比较异同。浦先生授课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旁征博引,口随心到,且往往切中肯綮,一语破的。今日读者仍能从中得到艺术规律的理性启迪。作者简介:浦江清(1904-1957)著名文学史家、诗人、学者1922年入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1926年毕业后入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后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与朱自清等创办《国文月刊》著有《浦江清文录》《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无涯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