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中国古代文学史过常宝著古代文学是我们的祖先们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卷)》共分上下两卷,对我国的古代文学史作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
-
走进中国文学殿堂高奇等编著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文人骚客,灿若星辰;名篇佳作,浩如烟海。翻开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篇章就会看到,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对文学艺术的产生或起源的看法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摸索的,有的认为文艺起源于人们模仿自然的活动。有的认为文艺是在游戏或巫术中产生的,有的则用精神分析法来解释。直到19世纪。一些文艺史家和思想家才提出了文学艺术起塬于人类生产劳动的观点,他们认为,最早的文艺作品应该是在人们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说法已得到大量史料的印证。也己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之林的一株繁茂的大树,同样也曾经存在这一问题。当谜底解开之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走进中国文学殿堂》是一本有关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历史的文集。从文学的起源、文学的奠基到现代文学的发展、当代文学,涉及到散文、诗歌、戏剧、唐诗、宋词、元曲、电影等。将回味无穷的作品欣赏融入文学家的人生起伏、文学流派的兴衰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之中,采英撷华,形神兼摄,中国文学的动人形象,丰富内容和曲折流变由此展开读者面前。
-
左翼至抗战王寰鹏著英雄主义是贯穿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的价值追求,可以说,英雄叙事是现代中国文学始终未曾中断的一条线索,我们借助它触摸历史。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百年中国历史,催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业绩。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抗战时期的英雄叙事最强大的叙事动力当然是民族求生存的欲望。抗战时期的英雄叙事的叙事视角更为广阔,叙事频率进一步加快,叙事模式走向多元,最具现代性的叙事模式与传统的叙事模式同时并存,各具风采。英雄形象的多样性和叙事模式的多元化的结合,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的进一步繁荣和成熟。 《文学英雄叙事》一书则从文化语境、嬗变轨迹、形态类型对其作了纵横交错的三大维度的深入探察与总体把握,从整体上给人以新颖感。
-
广西文学50年李建平等著广西出版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出版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01FZW003)。本书评论作家200余人,评述作品近千部(篇),收入作家照、作品和文学活动图片110多幅、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广西文学在新中国50余年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历史轨迹。
-
山东分体文学史.诗歌卷李伯齐 主编今山东省辖区,大致为先秦齐鲁故地。齐鲁自古为文学之邦,是中国文化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发源地。如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的“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虞书》,是舜任命夔做乐官时说的话。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①诸冯就是今山东诸城市②,东夷人是上古时期今山东地区的土著居民。舜号有虞氏,是传说中的古代圣王,实则为东夷族的领袖。东夷族既是生活在今山东境内的先民,舜也就是东夷文化的代表。 本书是《山东分体文学史》丛书中的一卷,先秦齐鲁故地,人文荟萃,像管仲、齐桓公这样的政治家和孔子、孟子这样的思想家皆出于此,在齐鲁区域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套丛书是对山东地区古代文学创作的第一次较为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资料,对地域文化研究者和文学类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有较大参考价值。
-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林继中著本书是以文化诗学整体性研究方法撰写的文学史。作者用他独特的文学史观清理了魏晋至北宋这一段文学演变的线索,又通过文学史轨迹的综合考察,生动地显示了他的文学史观。本书的特点在于:超越了了单纯的从事作家述评的界限,将建安至北宋九百余年文学史运行纳入一个由士族文化建构、嬗变、转型到世俗地主文化构型的总体流程中,文学与此与总体文化互涵互动,以自身的变革参与文化建构,形成文学与文化的同构运动。
-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教学参考书童庆炳主编[书摘:]3.马克思恩格斯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形态:所制约。意识[dasBewu。13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BewuBteSein],而人们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
体系·体例·体制赵雷著本书分5章,内容包括: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建构、“绪论”研究与内容拓展、文学史的传承与借鉴、文学史理论研究、“体制”下的研究与写作—作为教科书的文学史
-
中国古代文学风貌与文学精神李中华著《中国古代文学风貌与文学精神》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撰写论文的结集。全书共分四辑,分别为学术思潮与文学风貌、封建政治与文人遭遇、宗教民俗与文学蕴涵、文学观念与时代精神以及文学体式与考证。《中国古代文学风貌与文学精神》力求从文学背后的社会治乱、朝政清浊、学术思潮、宗教情怀等角度来探讨古代文学精神与风貌的形成。
-
建安文学接受史论王玫著本书分为上编与下编两部分,主要包括:建安时期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两晋读者对建安文学的接受;定量分析与范式批评;建安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建安文学之生成与汉末英雄主义思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