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著《东方文学史通论》学术上的创新在众多同类书籍中是引人注目的,学术创新显然是《通论》拥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近年来许多大学教材一拨拨走马灯似的“更新换代”,而以个人专著的身份出现的《东方文学史通论》在十年中却越来越得到读者和同行认同,并被许多同行做教材和教参。……这完全是靠着它在学术上的创新。这说明,学术创新不仅是一般学术著作的生命,也应该是教材的生命;教材要保持其真正的生命力,也必须在学术上有所创新。
-
小说史陈平原著《小说史:理论与实践》是一部治史学理论思考的著作。该书不同于理论家的逻辑推演,而特别注重史家的个人感受以及可操作性。书中描述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陷阱”,甚至表白史家的“迷茫”与“困惑”。也就是说,书中既非思辨程度很高的理论陈述,也非实证色彩浓厚的史学专着,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一个力图认真思考的文学史家的工作笔记。《小说史:理论与实践》是作者近年来在小说史研究与写作的基础上对小说史研究理论框架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规则的思索,是一部小说史研究的反思录。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文学史眼光、小说史研究方法、中国小说类型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作者在小说史写作实践中力图通过对小说史内部结构嬗变的理论把握来超越旧的小说史写作模式,而《小说史:理论与实践》描绘的正是这一过程的探索轨迹,是对旧的文学史体例的一次有意识的全面突破。视野开阔,创见颇多。
-
精编美国文学教程常耀信著本书面向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专科生,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中文系外国文学方向的师生等,是高校通用文科教材《美国文学简史》的配套用书。本书系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常耀信教授多年教学与科研的成果。面向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专科生,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中文系外国文学方向的师生等。以简明的语言,提纲携领地勾勒出300年来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并对主要作家进行重点性评论,能给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近五十年中国文学思潮通论张器友著本书的译注者唐德刚被认为是胡适的高徒.一般人对口述历史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他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他自己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伟大「口述史传工程」。胡适先生此书的重点是对自己一生的学术作总结评价,而这评价反映出胡适晚年期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甚么出入,所以正如唐先生所说,读过胡适《四十自述》的人,在这一本口述中很难看到新东西。但唐德刚先生在把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远在传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唐先生在这些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养见识具有难得一见的才情风致,
-
中国文学史通览周扬等编内容提要本书是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的主干条目为基础编辑而成的一部简明中国文学史。它首创文学史著作的新编法,在时间跨度上,它上起先秦,下迄社会主义新时期;编排上,它打破篇、章、节结构,以前后相续的各朝代文学发展史为主脉,辅以各朝代各种文学样式、风格、流派的发展演变,并以最新的科研成果、新的观点、新的信息、精练的文字、严谨的立论向读者展现数千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书后附有《中国文学大事年表》,便于读者与正文对照。撰稿人皆为国内文学界著名专家、学者,这就使得这部中国文学史新作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
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赵海彦著本书着力于描述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史。本书以为,即在反游戏与消遣基础上诞生的“五四”文学时代,新文学阵营内部也存在追求轻松、强调趣味的努力。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趣味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的现实基础出现了。在其内部又存京派趣味主义与海派趣味主义之分,在这二者之间,有林语堂推动的“京”、“海”同堂的轻松趣味小品风。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
-
湖南近代文学孙海洋著本书以湖湘文化为背景,全面介绍了湖南近代的主要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本书首先对湖湘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迁作了简要的追溯,而对近代湖湘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然后以作家为中心介绍了湖南近代各个阶段的文学创作。鸦片战争时期主要是以陶澎为首的经世派文学,作家除陶澎外,还有汤鹏、贺长龄、贺熙龄、李星沅、邓显鹤等,而对魏源的思想和诗文创作作了重点介绍和论述。道咸时期是湖湘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本书主要介绍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派和湘军将领作家,其中对湘乡派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特质,以及曾国藩的思想、诗文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所涉作家主要有吴敏树、孙鼎臣、杨季鸾、郭嵩焘、李元度、刘蓉、彭玉麟、左宗棠、罗泽南、江忠源、易佩绅等,此外有宋诗派作家何绍基等,还有声名曾著于湖湘,但较少人提起的乡绅诗人熊少牧和古文家杨彝珍。同时还对清代湖南的戏曲创作进行了简要的叙述,而对近代作家张声玠和杨恩寿的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作了重点介绍和讨论。光宣时期是湖南古代文学发展的鼎盛期,传统诗文词赋的创作和革命诗文的创作都达到了全盛阶段。于传统文学主要介绍和论述了以王闿运、邓辅纶为首的汉魏六朝诗派,以易顺鼎、曾广钧、李希圣为首的中晚唐诗派,经史学者王先谦、皮锡瑞、叶德辉以及爱国诗僧释敬安等人的诗文创作。于进步和革命文学则主要介绍了谭嗣同、唐才常、陈天华、宁调元、黄兴、傅熊湘、杨度以及报章文学作家杨毓麟、章士钊等。本书还专章对近代湖南女性作家的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主要介绍和论述了湘潭郭氏、湘潭周氏、湘阴李氏、长沙杨氏、湘乡曾家等几个女性作家群及她们的诗文创作,此外还叙及到了沅陵李佩璋、善化何慧生、湘潭杨庄以及南社女作家张默君、张汉英、唐群英等人的创作。
-
外国文学史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著此书最早于1938年由本馆出版,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先声和经典之作。著者将“俗文学”定义为“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并大胆断言“俗文学不仅成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的成分,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据此他将其文体划定为诗歌、小说、戏曲、讲唱文学、游戏文学等五大类,并分章论述了上自先秦,下迄清末,历朝历代的俗文学(小说、戏曲除外)的发展情况。此书价值在于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并提出了许多独到而具进步意义的理论见解。
-
当代文学於可训著《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红烛”学术丛书之一。对当代文学史的史学观、逻辑建构、时空观念等理论问题进行宏观阐释,对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叙述、创作潮流、作家作品进行微观分析,有益于读者全面了解当代文学史的诸多问题,该书的出版将弥补当代文学史系统研究某些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