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骆宾基常勤毅 著常勤毅的《骆宾基:时代与政治洪流里中国现代作家的一种范型》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全书约20万字,包括《记录与时间的“同步”感受》《刻画与时代的“共时”思考》以及《探索与政治的“横跨”距离》等内容。全书通过对骆宾基近60年来作家、学者生涯及其作品的考察和论述,指出其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具有相当涵盖面和典范性的“共时”与“横跨”的特征。洞穿这一“骆宾基式”的典型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内外因,剖析他创作心态的内在结构与演化轨迹,客观地评定骆宾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
现代英国小说史侯维瑞 著《现代英国小说史/季愚文库》以时间阶段为经、流派运动为纬,探讨了从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内英国小说的沿革,着重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替变化中讨论现代小说创作和理论的发展,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二十多位重要作家的生平传略、创作源流、思想观点、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兼及四十余位有影响的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
-
《新文学史料》东北流亡文学史研究汇编郭娟 著郭娟编选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精选了从2001年至2019年在《新文学史料》上刊发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钟敬文的《忆木天》、萧耘的《父亲给予我们的》、黎辛的《舒群老师》、钟耀群的《我与端木三十六年》、邵济安《雷加:永远年轻的心》以及杨新宇的《新发现的萧红佚文》等,对研究东北流亡文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
《鲁迅研究月刊》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王霞 著王霞编选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精选了从1988年至2019年在《鲁迅研究月刊》上刊发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萧红的《逝者已矣》、陈漱渝的《“白云原自一身轻”》、萧耘的《我与鲁迅先生的交往》、萧军的《萧军日记·散步集》以及穆立立的《左联时期的穆木天、彭慧》等,对研究东北流亡文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
文采风流甲天下王国平 著,南京钟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编文学发展的主体是由历代文学家及其作品构成的。《文采风流甲天下:“文学之都”南京的历史文脉与传承》着重介绍了古都南京自东吴至民国1700多年间的100位文学名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比较系统完整而又通俗简明地展现南京文学发展历史的恢宏图景,通过历代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学传统和灿烂的文学成就诠释“文学之都”南京的深厚内涵。
-
山西电影文学史韩玉峰 著本书通过对山西电影文学的解读和对山西电影文学演变进程的梳理,在厘清山西电影文学发展脉络的同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初创、繁荣、消沉乃至再突破的历程。全书共十六章。
-
西方成长小说史孙胜忠 著此书文本与文论并重,述史与批评兼施,以德、英、美三国为主要考察对象,爬梳西方成长小说代表作品及评论,还原西方成长小说“从源头到当下”200余年流变历程,厘清这一文学样式的渊源与边界、功能与特征、内涵与定义、要素与概念,回应众说纷纭的“成长小说之辩”,阐明成长小说的当下意义及研究价值。书后附有中外文对照的成长小说术语表。
-
北望青山王京州 著本书作者细读多位民国学人年谱,深感那一代学人之治学艰苦,并开始撰写“读年谱”系列文章,以梳理那一代学人的人生轨迹、治学脉络。本书稿集结这一系列文章共三十篇,分为两辑。第一辑十六篇,所涉及学人包括高步瀛、顾随、孙楷第、王重民、冯至、张岱年、阎简弼、史树青、王学奇等;第二辑十三篇,涉及人物包括袁同礼、缪钺、杨向奎、周一良、夏传才等,大致以学者生年为顺序。书稿文字生动活泼,饱含情感。作者为每位学者撰写生平简介,配合人物素描图片,左图右史,穿插书中。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陈希 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1949—1976)·非常的建构》主要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止,共2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纷繁复杂、艰难坎坷的曲折发展过程。本书分前言、导言、正文、余论、主要参考文献等部分。全面概述了这一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此时期现代文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高等院校开设课程,同时现代文学开始从文学批评形态走向历史研究形态,被确定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有了新的评价标准,鲁迅成为旗帜,推崇革命文学。本书对重点批评家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绘,还探究了现代文学建史初期的困难,并深入剖析了此时期的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情况,得出启发性结论。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一卷刘卫国 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一卷(1917—1927)·喧闹中的开辟》勾勒了 1917—1927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整体状态,主要从开辟时期的研究大势、作家的发现与评论、文体的规划与引导、建史的准备与尝试等方面入手,在新材料的基础上有了新观点。书中阐述了文学批评的兴起和批评派别的确立以及标准的确立,概评了文学理论的译介。对鲁迅文学地位的确立和郭沫若研究和郁达夫研究及冰心等作家的发现和关注也进行了阐述,还评论了新诗讨论、话剧出路、小说的多条设计、散文概念的确立。描绘了新文学发生史、批评文坛现状、出版状况评论和地域文学及新文学的史学记载等。本书从作家个体研究到文学派别的研究,从整体研究到局部的研究都做了清晰的梳理,资料新颖,结论客观。文本涉及作家以及文学流派的创作时代背景、作家创作心理分析、文体研究、作家研究、思潮研究、研究作品作家作品遴选等,于繁复细微中对中国新文学十年的研究做了较为清晰地梳理和勾勒,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