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普鲁斯特,龚古尔奖[法] 蒂耶里·拉热 著,赵一凡 译1919年,普鲁斯特凭借《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在花季少女倩影下》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却不曾料到,这项荣誉竟在刚刚走出一战阴影的法国社会引发轩然大波。一场文学与各种政治思潮的激烈交锋在普鲁斯特及其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爆发。 蒂耶里·拉热作为享有盛誉的普鲁斯特研究专家,利用散落于当事人通信及当时报刊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立体还原了这场文学骚乱的来龙去脉——普鲁斯特与龚古尔奖的接触,当时的评委、媒体对普鲁斯特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评价与宣传,投票始末,各方反应,舆论的猛烈攻击与普鲁斯特一方的回应,以及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余响。作者在大量鲜活材料的帮助下,生动刻画出一系列当事人形象,文笔轻盈,幽默,如同一部侦探小说。
-
中岛敦研究郭勇 著本书为“东亚语言文化研究”系列之一,以日本现代有名作家中岛敦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合中岛敦在朝鲜、中国以及在南洋的个人体验,钩沉史料,详细论述了中岛敦文学思想生成的路径,并进一步坐实了中岛敦作为反战文学代表的肖像。本书采用“原典实证”的方法,以史实为依据,所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日本文学研究人员及相关爱好者。(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题项目,等级为良好。)
-
中国当代诗歌史编年纪事李润霞,薛媛元 著《中国当代诗歌史编年纪事(2005-2015)》为教育部课题“中国当代诗歌的史论与史料研究”中的史料编纂成果,属于学术研究中史料文献的辑佚、考证与汇编,拟申报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和社科优秀成果。《中国当代诗歌史编年纪事(2005-2015)》所编内容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有关中国当代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诗集出版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史实,主要是以大事记的编年纪事方式对中国当代诗歌史实进行年度编年纪事,客观记录中国当代诗歌的史实史事,以时间线索串联、凝固、还原诗歌史大事件与历史现场的学术备忘录,在史料学领域以史证史,以史释史,为中国当代诗歌现象研究、诗人与诗坛活动的背景媒介研究、诗歌的文化研究等提供了基础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当代诗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史料建设意义和诗歌史学术档案建立的价值。
-
阿拉伯文学史仲跻昆 著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东方文学及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相近,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政治变化和社会现实变革。《阿拉伯文学史》穿越一千多年梳理阿拉伯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贾西里叶时期到二十世纪的现代阿拉伯文学,囊括了阿拉伯文学的各种文学体裁和各种文学形式。本卷为第四卷,内容包括非洲部分的阿拉伯国家的近现代文学。
-
美国文学史纲要贾志浩 著美国文学史从殖民地时期文学、革命时期文学,到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文学、多种族文学等,一脉相承,既体现延续性,又体现演化性。本书以文学流派为纲,兼顾时代性,突出文学史脉络,分析各个时期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影响,突出各流派特点,力求全面、准确、扼要地展现美国文学史面貌。于其史实,有所钩稽,力求准确;于其作品,撷取精选,以增该书可读性;于其作家,秉持公心,评论适当;是一本简明生动的美国文学史。
-
乾嘉时期的文人游幕与文学研究李瑞豪 著乾嘉时期的文人游幕与乾嘉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幕府成为学术话语传播及延续的空间。清代文坛的繁荣离不开游幕文人群体的创作。清代著名诗人、词人中有游幕经历者颇多。通过他们的诗文创作,探讨游幕文人心灵史的隐秘光影,窥看乾嘉盛世中由于各种原因游幕的文人的精神状况,描绘出乾嘉时期文人游幕与文坛的关系。我们也由此对清代文学与幕府的关系获得一种清晰而具体的认知,对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产生重新认识、理解和评价,对清代幕府这个特殊场域下孕育的文学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感知和理解。
-
新中国文学的开端首作帝,李蓉 著《新中国文学的开端:十七年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研究丛书》首先系统地描叙了新中国文学转折期的文学环境和文学资源,同时也介绍了新中国文学的文学体制和组织形式、文学批评和文艺政策以及新中国作家的文化构成及其身份的确立等,在此基础上,《新中国文学的开端:十七年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研究丛书》也专章介绍了“十七年文学思潮”中非常重要的几次大的文艺批判运动。虽然“十七年文学”总体来说是以政治性、阶级性为主导的文学,但在文学文本中也隐藏着多层次的特点,政治和审美、阶级和人性这些当时的矛盾因素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纠缠在一起。《新中国文学的开端:十七年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研究丛书》对“十七年文学”具体的文学创作的描述主要通过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现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对赵树理的介绍主要围绕其评价史进行,对《创业史》的介绍主要围绕当时关于人物形象的争论进行,这样就更具有问题意识。同时,根据“十七年文学”的创作特点,《新中国文学的开端:十七年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研究丛书》在体例上主要从题材和文体出发进行分类,对文本的解读注重从文本出发,并注重对新的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
俄罗斯文学史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 著《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是针对我国高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编写的一部教材。本书全面介绍近千年的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介绍从基辅罗斯起至21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产生及发展历史的全过程。作者系统地论述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各个断代特征、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俄罗斯作家的创作道路并重点分析其代表作品,是我国俄国文学教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学者用俄文撰写的俄罗斯文学史中的代表性作品。该书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自2002年首版至今已重印十余次,第三次修订根据时代信息的更新和研究视角的变化增删了若干章节,校正了原版中论述的不足之处,使得内容更加完善。
-
公安文学四十年张策 著本书是一部公安文学史稿。对中国公安文学四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做出适当的回顾和评价。也将以个人的视角,对公安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我们这里所说的四十年,始于我国改革开放启始的1978年,截止于全国隆重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活动的2018年。这四十年,不仅仅是我国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意识形态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四十年,也是我国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四十年。同样,这四十年也是公安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公安文学完成了由弱变强、由分散至集中、由个人行为转变为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组织有序、创作旺盛的文学现象,公安文学的整体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
英国文学通史侯维瑞,李维屏 编《季愚文库》所收著作和译作横跨七十载,其语言习惯有较明显的时代印痕,且著译者自有其文字风格,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文库所收译作涉及的外文文献底本亦多有散佚,据译作初版本着力修订。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等)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若同一专名在同书、同文内译法不一,则加以统一。如确系笔误、排印舛误、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数字、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不损害原义的情况下,从现行规范校订。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残缺者,据所缺字数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