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保守主义、东正教与俄罗斯国家形象建构朱建刚本书以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思想史经典为基础,聚焦于俄国保守主义思想界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分析东正教在其中与文学、政治的互动关系。十八世纪末,卡拉姆津较早地从俄国的立场来审视西欧文明,进而反思本国形象。十二月党人事件之后,政府推出了“正教、专制、国民性”三位一体的官方民族性。此后不久,恰达耶夫从西欧派的角度对“官方民族性”提出了质疑。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卡特科夫创办了《俄国导报》来宣传官方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因战争失败而被损坏的国家形象。另外两位保守主义批评家斯特拉霍夫和列昂季耶夫则通过对一系列文学经典的阐释来阐发他们对俄罗斯文明的看法,建构他们心目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总体来说,诸多保守主义思想家以自身对俄罗斯文化的充分理解,运用东正教思想传统与西方启蒙思想争论,从而逐渐突显出俄罗斯国家形象的特性。
-
文学原来很有趣郑伟《文学原来很有趣》是一本专门介绍文学的图书,其特点是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口 之课,分别从16个不同的方面讲述有关于文学的内容。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派,以及思想、情感、经历等方面,第二部分八位导师讲解的重点在于写作过程中的手法 然,两大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方面并不是绝对分离的状态,而是互有交融,各有侧重。
-
汉人所谓古文之研究张富海“古文”是汉代出现的一个概念。汉人眼里的古文是五帝三王所用的文字,是圣人孔子所用的文字。汉人所谓古文,今日所见材料大致包括《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和汉代经注中的古文,《汗简》和《古文四声韵》所引也有一些不见于《说文》和今存三体石经而可信为传自汉代的古文。《汉人所谓古文之研究》逐字考察了上述材料中的古文,并与出土文献作对比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汉人所谓古文可以分成两部分,其大部分是六国文字,小部分是非六国文字。属于六国文字的古文的主体是战国齐系文字中的鲁文字,同时含有战国晋系文字和楚文字的成分。非六国文字成分中,有少量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字形,有汉代小学家考定为古文的字形,甚至有编造拼凑的字形。本书共分五章,绪论之外,第二至四章分“《说文》、石经古文”“汉代经注中的古文”“《汗简》《古文四声韵》中的古文”逐字考察古文字形或用法,第五章分析汉人所谓古文的性质。书末并附单字索引。本书材料丰富,考辨详确,对于了解汉人所谓古文的性质、相关古文的字形及用法、古文经的流传方式、三体石经古文的来源、《汗简》和《古文四声韵》的价值等问题均有所助益。
-
从王国维到京派刘旭东本书梳理自清末以来王国维、周作人、梁实秋、苏雪林、林语堂、李健吾、沈从文、李长之等人逐步建构起的“人文批评”图景,不仅有助于发掘其对文学审美性的开掘,对人性表现的重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论的承接等文学批评内蕴和特质,而且有助于揭橥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化”过程中那些持存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品格,从而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引向深入,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乃至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
苏轼文学作品的英译与传播徐华该书以苏轼文学作品的英语翻译和英语研究成果为对象,对苏轼文学作品在海外的翻译、传播、接受和影响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苏轼在海外的传播趋势和影响力进行分层阐释,力图找到苏轼文学西传的相关规律和走向世界的原因,并构建较为完整的苏轼文学作品英译与传播图景。该书以苏轼文学作品的英译和传播为典型案例,探索以苏轼文学作品为代表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希望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影响、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尚未完成的历史张宇奇 著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发出一个时代的先声,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的关注和人们的思考。本书作者精读了茅盾的《子夜》、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柳青的《创业史》、陈忠实的《白鹿原》,透过中国新文学代表作品中的点滴细节, 在史诗般的文学叙事中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中国的百年巨变。作者特别围绕“封建与反封建”这一主线,对历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并将其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再思考,具有强烈的启发意义。
-
超越语言鲁枢元《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文学语言是如何在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心中产生并呈现出来的?诗性的语言如何在人性中扎根生长?当诗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时,文学艺术如何再度达成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这些问题往往被正统的语言学家忽略。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进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可能性。《超越语言》首次提出“次语言”“常语言”“超语言”“言语流”“言语场”“裸语言”等理论概念并被学术界沿用至今。在本书中,作者力图从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存在中寻找艺术超越常规、文学超越语言的脉络线索。由此,读者将会看到,一个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如何将东方的老子、刘勰、司空图、王士祯、鲁迅,与西方的洪堡特、索绪尔、杜夫海纳、布勒东糅合在一起。《超越语言》1990年首次出版,旋即在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超越语言》是“一本超拔的书”;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入侵欧美。在这个时代,能用心魂与血性来创造学问的实在不多。”《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开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次重新出版,鲁枢元对书稿作了修订,并根据时代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为全书各章悉心增写了补记
-
气味博物馆[意] 罗伯塔-戴安娜在伦敦可持续遗产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试图建立一个集体嗅觉体验的“有意识的档案”——气味记忆的博物馆,为了保护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并在未来能够回忆起它们。基于这个想法,作者罗伯塔•戴安娜从嗅觉历史文化调查开始,写下了《气味博物馆》。她收集了38种气味,并调查了每种气味的来源,深挖了它们与文学文化联系及其在香水中的应用,其中有大海的气味、雨后泥土的气味、刚割过的青草的气味,童年的气味——削过的铅笔、马戏团、马路上的沥青……这些人们最熟悉的气味,在作者包罗万象且充满诗意的叙述中,具备了唤醒记忆的独特能力。
-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曾令存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实质上是不同文学史观念的对话,并与该学科建构同步。本书不再简单地在文学史框架内讨论文学问题,而将70年的当代文学编写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梳理70年编写历程的同时,回应当代中国的文学管理机制等外在因素对文学史编写的影响,思考不同时期文学史编写理念与当时社会思潮的内在关联,探讨当代人编写当代史等复杂命题。
-
日本江户时代的公案小说与法制文化周瑛本书是以日本江户时期的公案小说为研究入口的历史的、文学的、社会的、法律的综合性研究。本书以江户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公案小说与江户时期的法制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江户时期公案小说如何反映江户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法律制度,而当时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如何刺激新的法律制度产生,如何刺激带有法律内容的文学作品诞生。阐明了江户时期法制文化的特点及在法制背景下诞生的公案小说作品的特点,明确了法律与文学的关系。考证全面、分析细致且科学,论述从文学至法律与社会,为公案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