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长生殿郑尚宪暂缺简介...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刘三富著本书既为专著,亦为教材从教材说,认真吸取了现有批评中的某些研究成果;从专著说,则本书所述与已出诸书的体例安排,内容取去、观点为评价等方面,则本书所述与已出诸书的体例安排、内容取去、观点为评价等方面,颇不相同,注重于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点部分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与看法,探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对文学家理论批评史发展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并进而研究一些文不理论批评史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本书遵循的原则,如刘勰在《文收雕龙·序志》篇中所说;“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科前论者,非苟异也,下自不可同也。”希望藉此能对推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尽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
-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刘松来著《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套装上下册)》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两汉经学与文学相互关系的学术专著。全书包括上编、中编、下编三大部分。其中上编五个专题,主要从文学视野解读《五经》文本,以此说明经学与文学存在着先天性的内在因缘;中编三个专题,主要从学术的视野观照两汉经学,既对两汉经学的发生演变历史展开历时性的描述,又对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展开共时性的阐释,力图向读者昭示两汉经学独特的学术品格;下编五个专题作为全书的核心内容,主要以文体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地描述了两汉经学与文学的互动轨迹,力证在两汉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学曾经产生过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
新文学史I王宁《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是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研究等领域内权威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之一。本书所收内容为1998~1999年发表于该刊的论文精选,反映了国际理论前沿的最新趋向。全书包括论文15篇,涉及5个专题:修正主义研究、理论探险、诗歌与诗学、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原刊主编拉尔夫·科恩先生为本书作序。本书有助于文学理论、文学研究等领域的国内学者了解国外最新的理论动向及研究成果,亦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参考。
-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 著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明清文人传奇的历史演进》是概述,旨在澄清“文人传奇”一辞的内涵,并对明清文人传奇三百年演进历史中,各个时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文学现象,作简明扼要的综述。这是把明清文人传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内部考察它在古代传统与近代思潮的相互撞击下的演变轨迹,以作为本书以后七章的一个总纲。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就人格范型、时代主题和作家的文学观念三个专题,考察在明清时期古代文化思想与近代文化思想的激烈冲突中,文人传奇所展示的审美风貌。笔者认为,无论是在人格范型、时代主题方面,还是在作家文学观念方面,明清文人传奇都显而易见地呈现出两种现象:其一,在明清文人传奇中,我们感觉到对古代文化思想传统的强大向心力,古代文化思想传统的浓重阴影笼罩着几乎全部文人传奇作家作品。在文人传奇演进历史中,它所体现的传统思想虽有这样或那样的量的变化,但始终未曾发生质的变化。这对文人传奇的审美风貌产生了巨大影响。另一种恰相对立的现象是,明清文人传奇以较之诗词散文远为鲜明的审美风貌,展示了对近代文化思想的积极追求。尽管这一思想追求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对后人的深永启迪和不朽的精神价值,却是不可抹煞的。本书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就创作方法、文体特性、艺术结构和艺术语言等四个专题,探讨了在明清时期古代艺术思维与近代艺术思维的胶着状态中,文人传奇所体现的艺术精神。笔者认为,文人传奇的艺术精神,简言之,就是在古代艺术思维的近代化和近代艺术思维的古代化这种双向逆反运动中,努力确立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努力与明清时期文化意识的整体运动节奏是合拍的,而对这一努方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态。这一艺术精神,也许正是明清时期戏曲小说审美特质的根柢所在,也许正是它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文学艺术风貌迥异的奥秘所在。
-
品诵诗词(清)蘅塘退士,(清)上彊村民选编;滕浩选编本书从众多名篇佳作中再作筛选,精选了四百余篇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名家典范之作汇编成册。
-
众生之相陈墨著金庸作品最大的成功之一就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时时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的梦想。童年如姊、少年如友、中年如女的蓉儿,性格决定命运的周芷若,身不由已的丁春秋……走出戏说的模式,陈墨浓墨评点金庸笔下五十二 “众生相”。所谓众生之相,不是指众生的共相,而是指不同人物的个性形象,人间众生,实际上正是由无数不同性格、不同形象的个人所组成。进而,众生之相不仅是指众生的形象,同时也是指众生的“心相”,包括他们的个性特色和心理奥妙。在金庸所创造的武侠世界中,众生之苦主要不是缺衣少食、挨饿受冻等等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有求不得或身不由己的精神上的扭曲和煎熬。对应于金庸小说的性格描写、人性揭示和心理刻画、对众生之相的非悯态度等等,我的谈论当然就不能局限于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而要对其中人物作心灵的关注,进而还要涉及超乎其上的人文精神。
-
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英)卜立德(David Edward Pollard)著;陈广宏译本书对周作人的文艺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包括:“新旧理论”、“个人主义”、“‘平淡’与‘自然’”、“其次的价值标准”等。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撰;章培恒导读《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系蓬莱阁丛书之一,是已故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本鼎力之作。它发轫于1931年,正式出版于1944年,集朱先生十数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问世前,虽然已有数种《中国文学批评史》陆续出版,但《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仍以自已独有的特色而受到读者的欢迎。《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初步确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框架,第一次用新的文学观念较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从先秦到清末的文学批评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挖掘了在这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文学本质特征的观点和主张,描述了它们的演进历程,也适当地交代了与它们相矛盾的文学批语及其变迁。
-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詹福瑞著编辑推荐:本书是河北大学博导书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詹福瑞先生所著的关于汉魏六朝文学研究论文数十篇。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可供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士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