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徐国荣著本书从文化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汉魏六朝士人的生命观念,并由此发现士人的生命感伤情结,引出了感伤思潮对文学的全方位影响。
-
唐诗三百首评注陈大利评注《唐诗三百首评注》收录300首唐诗,包括: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古诗。
-
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蒋寅著《中国乡村发展系列丛书》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十一五”期间“农家书屋”重点规划项目,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一套面向广大农村读者群的普及型读物,既然是“农家书屋”,我们的定位就是力求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关心的乡村发展问题,着眼于普及乡村政策、规划、建设、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这是牵涉城乡经济、社会以及空间、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转变过程,这种转变是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过程中必然的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三十年来的快速城市化给中国的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国的中心城市从景观上看,高楼大厦耸立、绿地广场气派非凡,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反观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则是另一幅图景一一住房跟几十年前相差无儿,村庄内部脏乱差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因向城市转移(特别是知识阶层、青壮年劳力)而发生数量减少、结构变化等问题,农村建设由于资金短缺而趋于停滞。农村土地资源受到城市化的蚕食而逐步退缩,农村环境因城市化的扩散而趋于恶化,农村文化受城市化的冲击而面临特色的危机。因此,城市化从不同的视野来看,会促发不同的思考,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既有喜悦,又有困惑和代价。我们在本套丛书中安排了四册内容,分别为:《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乡村转型:政策与保障》、《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一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从统筹城乡关系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讨论了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推进城市化进程,探讨了城乡统筹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乡村转型:政策与保障》则从政策的视角讨论中国乡村转型。从分析我国乡村建设的历程人手,在揭示当代中国乡村转型面临的“三农”问题基础上,重点对建国以后的乡村经济转型、乡村空间转型和乡村制度转型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保障及其实现途径。《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从营造乡村式的家园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传统的迷失这一命题,着重阐述了乡村规划的主要内容、国内外经验和借鉴,提出了共可持续的乡村家园的美好理想。《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则从乡村发展的压力和危机人手,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方向及其措施。乡村发展是个涉及面广泛的课题,千头万绪,令研究乡村发展的学者们汗颜的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理论是走在实践之后的,随着科学发展观以及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中国乡村发展的理论以及实践需要呼唤更多的创新,这有赖于广大关注“三农”问题的同行们戮力进取,本套丛书在总体架构、研究思路上有一定的新意。
-
经典常谈朱自清著朱自清先生在这本小书里不仅讲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五经四书,而且讲了历史的经典《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书中的语言极其地通俗,而条理又是那样的分明,留心的读者不仅会感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全书见解精辟,史笔卓越,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已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
胡适 鲁迅 王国维解读《红楼梦》张国星编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老说宝玉是个百无一用的人,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欢他,就因为宝玉的“真”、“纯”、“重情”。剧中的曹雪芹也是个至真至纯极重情的人。《曹雪芹》抓住这个“情”字做文章,比如写了曹雪芹和表妹绮筠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写了他对妻子惠兰的关爱和体贴,写了他和艺人子都的友爱,与此同时,还写了他周围很多人的各种各样的爱情观和处世论。比如:冷傲的清吟小班班主紫凌,狂傲不羁的二爷弘昌,为家族利益牺牲的大姐凤藻,性格多变的乾隆,还有一生委屈求全的父母,忠心不二的老奴罗汉夫妻,刚烈多情的丫头竹月和霁雪等等,这样多的人物虽然各有命运,却多而不乱,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让人为之喜为之叹的多情世界,同时也让人们在观看他们的命运的同时,知道了曹雪芹之所以能够创作出《红楼梦》的根据。
-
路上的女人你要看韩石山著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福气”、“王朔为什么批评金庸”、“汪曾祺能写出长篇小说吗”、“钱钟书的赞语”、“《收租院》、魏明伦及其他”、“赵薇的启示”等文艺评论。
-
追忆燃情岁月董之林著本书作者十分重视50年代文学的独特性,她注意到历史叙述中的“当代因素”,也关注到文学因时代变迁而可能发生的“记忆封存”。作者在人们普遍的忽略与忘却中,追溯这些文学现象与文学历史的文化联系。
-
外国文学掠影张良村等著《外国文学掠影》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世界各国灿烂的文学天地,是从巨大的世界文化宝库中挑选出的“精品”,这里介绍了文学巨子和文学巨著,告诉你各种流派的作品,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代表作是哪些,怎样评价他们的作品等等,这一定可以使读者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同时提高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套丛书阅读对换象要主是广大青少年,因此,我们力求编得有趣味,编写语言生动活泼,符合汉语规范,希望它成为青少年爱读的书,成为他们提高语文素质及整个文化素质的有益养料。
-
文艺学的人文视界畅广元著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包括“走出‘直观的唯物主义’之后的文艺学研究”、“人文视界中的文学批评与文艺的理学研究”。
-
齐人物论庄周著快意的书评!个性化的文论!他们这样评价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他连小说的门都没摸到……”说“王朔的作品就像易拉罐一样,只能一次性消费……”评论陈忠实的《白鹿原》为“又一部‘史诗’来了……”说“浩然,哎,可惜了……”评论钱钟书“如果说《管锥篇》为钱钟书加了冕,那么《围城》就是这顶学问王冠上的宝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书屋》专栏、“说自己想说的话”的《齐人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