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变革与诗性主义周南翼 著本书系统评述美国文学批评家、意大利裔作家福兰克·兰特里齐亚(Frank Lentricchia)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思想,探讨其文化政治诗学和诗性主义的特征,分析其小说创作实践与风格,阐明他对美国意大利裔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贡献。兰特里齐亚强调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历史性、政治性和社会功能,但他也反对将艺术过分政治化,强调艺术诗性主义。他的小说将文化政治与诗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小说被赋予对抗各种形式的权力、改变大众意识、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兰特里齐亚的文化政治诗学,对当今文学创作及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
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张帆 著《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是一部奥斯卡·王尔德的批判性对话和散文合集。它由四个部分的对话组成,包括谎言的衰落,作为艺术家的评论家和面具的真相;谎言的衰落:两位上层美学家的批判性对话;钢笔、铅笔和毒药:一篇关于托马斯·格里菲思·温赖特(1794—1847)英国艺术家和连环投毒者的散文;作为艺术家的评论家:以哲学对话的形式写的一篇关于艺术的文章。它包含了王尔德的主要美学陈述;面具的真相:一篇聚焦戏剧理论的散文。作为王尔德重要的一本文艺评论集,奥斯卡?王尔德重要的美学评论集。在这本小集子中,集中体现了19世纪的英国文艺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也围绕文学和艺术的价值何在、艺术和生活孰高孰低等问题展开剧烈论争,以及一些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其价值如何,作者亦做出了自己的评定。可以说是19世纪文学艺术与美学的一次集中思考与探索。在今天看来,依然不乏其批判性与尖锐。从戏剧评论、人物传记,到仿效柏拉图撰写对话录,王尔德以不同方式讨论了艺术和美的本质,提出“生活模仿艺术远胜于艺术模仿生活”的主张。书中机智且深刻的文字,也能让我们领略王尔德作为美学思想家的魅力。
-
零基础教你写报告文学胡小平 著本书共16章,20余万字,既有报告文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创作理论的探索,也有报告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也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读性、实用性,既可供广大报告文学写作初学者作为教材学习,也可给广大文学爱好者作为参考读本借鉴。
-
现代拉丁美洲文学[美] 罗伯托·冈萨雷斯·埃切维里亚 著,金薇 译20世纪60年代,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一批拉丁美洲作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捧,但很少有人知道滋养这些作家的文学传统。《现代拉丁美洲文学》从18世纪晚期论至现今,展开了一系列广泛的文学主题,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憾。拉丁美洲文学在政治危机时刻,如独立战争、美西战争、墨西哥革命和古巴革命中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整个拉丁美洲及全世界的文学使命。在这样的叙述框架下,安德烈斯·贝略、何塞·玛利亚·埃雷迪亚、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费尔南多·巴列霍、波拉尼奥等作家及其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英] 戴维·霍普金斯 著,舒笑梅 译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神秘莫测又最富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与其相连的艺术和诗歌——如安德烈·布勒东、马塞尔·杜尚、马克斯·恩斯特、约翰·哈特菲尔德、胡安·米罗和萨尔瓦多·达利等主要人物的作品——包含了令人难以忘怀(痛苦吓人)的激情和无政府主义的幽默及挑逗。达达被认为是叛逆和玩世不恭的,超现实主义在精神上是反资产阶级的,但是它更沉迷于稀奇古怪的事物。这两场运动都因其关注性欲、身份、恋物癖和惊悚而出名。
-
英格兰文学[英] 乔纳森·贝特 著,陆赟,张罗 译知名学者和传记作家乔纳森·贝特纵横两千余年概述了每一种文学体裁为英格兰文学做出了动人的简介他的关注点极其广泛从小说的诞生和英格兰喜剧的精彩绝伦之处一直论到田园诗深处的英格兰特性和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种族多样性,这部小书还不乏深入的文本分析包括《李尔王》中一个重要场景的细读、卡罗尔·安·达菲一首战争诗的剖析以及文学文本由作者转向读者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英格兰文学是英国文学的发端和核心,它以极强的歼放性和包容性使后来的“英国文学”成为熔炉,融入多种成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彩的风貌。
-
俄罗斯文学[英] 卡特里奥娜·凯利 著,马睿 译《俄罗斯文学/牛津通识读本》介绍了各种形式的文学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俄罗斯的民族文学是如何发展形成的7俄罗斯人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语言文化?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文学史写法,而是另辟蹊径,以俄罗斯文学的中心人物普希金为出发点,延伸探讨了俄罗斯文学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俄罗斯人的作家崇拜、俄罗斯国内外对俄罗斯作家的解读、俄罗斯文学中的性别问题以及民间故事传统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等等。对于不十分了解俄罗斯文学的读者而言,《俄罗斯文学/牛津通识读本》一册在手,便可获得关于俄罗斯文学的约略认知;而对于学习或研究俄罗斯文学的专业读者而言,《俄罗斯文学/牛津通识读本》无疑也具有很多借鉴意义。
-
古典文学[英] 威廉·艾伦 著,马睿 译不管是通俗历史读物,还是当代诗人、戏剧家及小说家对古典题材的重写,无一不彰显着古典世界及其文学杰作的巨大魅力。在书中,威廉·艾伦以文类为纲,贯通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种文学传统,列举来自各个文类的丰富素材,借此说明了希腊语和拉丁语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及丰富度。不仅如此,作者还探讨了“古典”的含义,试图解释它为何至今仍在塑造着西方文学的概念。
-
整合与颠覆赵勇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大众文化理论,但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却存在着种种怀疑、误解和理解上的分歧。《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增订版)》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阿多诺、本雅明、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个案分析,并通过对生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历史语境的深入考察,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存在着两种模式和两套话语: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构想了一种“整合”模式,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建立了一套“颠覆”模式。前者经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补充论证,甚至通过本雅明的反证(他对传统艺术消亡时的怀恋)而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流;后者同样经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书写润色而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宝贵资源。与此相对应,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也就形成了否定性与肯定性两套话语。两套话语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都有其理论盲点,因此,二者扬弃其片面性进而沟通对话很有必要。中国的大众文化方兴未艾,大众文化理论却乏善可陈,《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增订版)》对于思考、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大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增订,作者修订了原来引文的译文,并在书末新增了几万字的文献综述,能为研究者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学、美学思想提供帮助。
-
网络文学研究安徽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 编;周志雄 主编本书收录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内容包括:理论前沿,在该领域的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新观点、新见解;名家论坛,在该领域的著名学者的重要论述;大师访谈,在网络文学创作方面,对知名作家进行采访而形成的谈话录;新秀新声,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的新成果;名作评论,对该领域新近出版的重要著作的评介等。本书旨在走进网络文学发生现场,倡导网络文学批评新风,助推中国网络文学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