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高小慧 著本书对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揭示该书与明代诗学之间的学理关系。
-
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研究陈亚丽 著在已有的散文研究成果中,还没有一本真正从散文文体本身入手去全面、深入、直接地探讨散文的概念、文体、特性、审美等问题的学术专著,大多只是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探究。本书试图把古今“散文”的内涵与外延加以厘清;将文学散文的概念、文体特征、审美特征以及散文批评四个维度,同时加以阐发并直接得出具体的结论,使散文理论的系统框架初步得以建构;具有不回避问题、不在外部研究兜圈子、直抵散文内部构造的实证特点。本书试图从整体性出发去架构散文理论的框架。本书的研究意在打破“古今”的“隔阂”、中外兼顾、理论与创作兼顾、建构与评价兼顾、甄别与梳理兼顾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使散文理论的初步架构,呈现出较为完备的结构样态以及一定的创新风貌。
-
文明的边界格非 著《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以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这卷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 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鲸》,格非带读者深潜文本、剖析细节,重现精妙的文学课堂。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本书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向我们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
晚唐五代士风递嬗与古文变迁研究李伟 著本书以“八至十世纪”中具有重要政治影响、文化典型意义的文人作为研究重点,关注文人的政治趋向、学术趋向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内容。
-
希伯来叙事与民族认同研究钟志清 著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对犹太族群认同这一主题做了创新性的研究,从古代希伯来经典、流亡与还乡、以色列国家与多元文化、大屠杀、东方犹太人等几大叙事入手,论述希伯来文学叙事与犹太民族身份和以色列国家建构问题,解读分析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意识。本书既细致地分析了多部希伯来文学作品,又深入探讨了希伯来文学作品如何成为犹太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主要支撑,服务于当下犹太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认同的需要,并对民族身份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多元文化的张力对以色列国家和犹太民族不同群体的影响。
-
为经典辩护凌越 著书名“为经典辩护”是我全部书评写作的一个核心思想。经典作品有时看起来不够时髦,甚至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时间的尘埃,但所有经典作品都有一股扑不灭的活力,英国作家伍尔夫曾准确地将这种活力比喻为大洋里“深沉的潜流”。正是这股不易察觉的潜流,带动人类思潮向前运动,并将人类带往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未来。相对而言,我较少关注流行读物,这使我可以避免奥登所说的在批评劣作时容易流露出的虚荣心,而且它们在光鲜一阵子后就会消失,根本无须书评人额外付出“埋葬的劳动”。
-
布洛克小说写作手册[美] 劳伦斯·布洛克 著★本书是劳伦斯·布洛克《作家文摘》的创作专栏精华文章汇集,出版四十多年畅销不衰,已成为小说创作的经典指南,本书中,布洛克将小说创作经验倾囊相授。 ★写作靠天赋还是靠努力?不知道笔下角色该怎么说话?故事剧情进展缓慢拖沓?形容词究竟怎么用?在这本实用手册中,布洛克对小说作家这门职业以及写作技艺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自身经验,帮助写作者解决种种实际困难。 ★布洛克在书中会传授“写小说的纪律”,告诉你如何为小说做调查研究、如何克服拖延心理,并使用“创意拖延法”将坏习惯转化为写作优势。 ★著名导演侯孝贤说,看布洛克的小说“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布洛克在本书中细致讲解了搭建故事的方法,告诉你如何让小说这壶水“处于沸腾状态”,时刻抓住读者的心。 ★布洛克笔下的马修·斯卡德、雅贼等人物深入人心,他会在本书揭秘自己塑造原创性人物的方法,让你明白如何一步步令笔下角色有血有肉、生机勃勃,并使读者与之产生深深共鸣。 ★推敲文字是小说创作技艺的基本功之一,如何利用形容词让故事血肉丰满?如何利用动词使动作描写好看到“起飞”?这其中的关节诀窍,书中都有专章做详细解释。 ★虽然是写作手册,但布洛克行文幽默,举例时,常将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成功、挫折与荒唐事和盘托出,生动笔法令人捧腹,同时也让你在笑声中学会写作窍门。
-
DK文学百科边若溪 等 译《文学百科》一书将带你踏上探索世界文学的奇妙旅程,从《伊利亚特》到《堂吉诃德》,再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你将一览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并从全球化的视野探索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小说、短篇故事、戏剧与诗歌,发现文学作品背后的神秘故事和传说。无论你是文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仅仅是一个爱书之人,翻开这本书,你都将收获无尽的灵感。
-
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十六讲郭雪妮 著本书从比较文学的视角,探讨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史的学术概念图,分为四个时期,以“人物”和“书籍”的交流来往为轴线,关注历史人物的文学书写,探讨文学作品传入及接受的过程。
-
爱与真的启示陈建华 著本书主要探讨了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及其创作体现的“晚期风格”。借助萨义德“晚期风格”的概念,作者着重剖析张爱玲移居洛杉矶之后的二十余年里那种极其复杂而困难的书写:在与二十世纪文学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中,她扮演了多重角色,所谓 “文本” 也产生多重含义――不单包括她的作品,也包括她的行事,或许尤为奇特的――包括她的沉默。此外,作者还具体分析了其“晚期风格”特有的质地——金石风格,诸如时空交叠、穿插藏闪、人物造型、戏剧性情节、诗性语言、电影典故、震惊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