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杨宪益戴乃迭宋明评话选英译研究王华玲 著本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的《宋明评话选》英译本为对象,梳理《宋明评话选》的英译研究现状、英译历程,分析其英译特色,尤其是译本中文化信息传播的特色,从跨文化传播的维度探讨杨、戴英译《宋明评话选》的目的、方式及其社会文化语境。通过对他们讲述中国典籍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具体文化事件的考察,归纳,提炼两位翻译巨擘的翻译策略、翻译思想和讲述中国故事的翻译智慧,以期为当下中国文学、文化对外传播,特别是中国典籍外译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
儒家文明论坛徐庆文 著本书是儒墨思想研究论文集。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及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国时期“世之显学”,也是诸子百家中最有理想、最有抱负也是最讲道德的思想体系。儒墨两家学派对于忠孝、仁义、慈爱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设计出了各自的方案。儒墨两家思想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围绕辨析儒墨两家学说精义,会通两家思想,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本期所收论文共19篇,其主题有三:一是儒墨会通与国家治理,二是儒墨思想及其传统文化,三是中华文化资源与人类共同命运等
-
面向构式知识库构建的现代汉语A一X,B一Y格式研究刘洪超 著《面向构式知识库构建的现代汉语“A一X,B一Y”格式研究》从语言学研究和应用的角度出发,面向构式知识库的构建,按照构式义的不同将“A+一+X,B+一+Y”分为三个构式,详细描写了其中两个构式及其下位构式的判定条件,并探讨了这两个构式及其下位构式的构式义形成机制。
-
苏州文艺评论2022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编《苏州文艺评论》始创于2007年, 2014年改为图文版, 恰逢北京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与中国作协、剧协、影协、美协、书协、曲协、视协等十一家主流的艺术家协会一样名正言顺, 同一平台。《苏州文艺评论2022》一书, 分为文学视野、红氍毹上、水墨吴门、江南游走等部分, 针对苏州文艺、苏州文化的传统和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探求苏州文化发展规律的奥秘, 也与苏州文学界、美术界、影视界、曲艺界合作开展艺术评论。
-
清代闺秀文学的建构王细芝 著近20年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一片春潮涌动般的赫赫声势,各种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的论文著作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但客观地说,同在这一领域中的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研究却相对有些萧条,而中国古代妇女文学中的清代妇女文学研究尤其显得薄弱。事实上,众多诗词名媛集中一时,以风起云涌之势出现于清代文坛,其空前的文学成就是值得我们为之大书一笔的。单就她们所创作的作品数量而言,就有着惊人发展,以20世纪20年代末单士厘的《清闺秀艺文略》一书为例,这套共有五卷的文集搜罗有清一代300年中2300多位闺秀女作家的3000多种“艺文”作品。而她们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柔媚清婉的韵致,更使清代文坛平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但不幸的是,这一大批闺秀作家的选集及专著一直都受到后代学者及读者的忽视,或偶有人提及也只如轻风拂水,引不起大家的共鸣和相应的重视。
-
两宋乐府制研究卫亚昊,卫剑阙 著宋代文学的繁荣与发达的音乐文化和完善的乐府制度关系密切。《两宋乐府制研究》旨在对宋代乐府制度进行全面考察,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和辨析,准确描述宋代乐府制度,在此基础上就宋代乐府制度与宋代音乐文学的关系做出探讨。《两宋乐府制研究》填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宋代音乐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 著《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是著名学者胡适为上海《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册而作,目的是记载当时五十年新旧文学过渡时期的历史。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在实录的基础上自出机杼,从古文的末路、古文学的新变、白话小说的发达及缺点、文学革命这几个方面来再现这五十年的文学,这既是一定程度上历史事实的总结,也是在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建构历史,让历史说话。
-
白先勇小说的翻译模式研究宋仕振 著白先勇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创作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审美意识提升到一种新的境界。他跨区域、跨国度的文学创作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影响,也为海外华文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代表作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产生了积极而持续的影响。本书以白先勇的三部代表作即《台北人》《孽子》《纽约客》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以翻译模式为研究主题,借助英译底稿及其他相关一手资料,对三种不同翻译模式的缘起、操作过程、策略选择等,以历史语境还原的形式进行了动态的描述性研究。
-
孙吴文学系年徐昌盛 著《孙吴文学系年(精)/山东大学中文专刊》以年为纲,以人为目,上自孙策占据江东的兴平二年(195),下迄孙皓投降司马氏的天纪四年(280),收录孙吴百余位作家,结合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的变迁,详细考证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著作篇目及著作年代,勾勒了孙吴一代文学的演变轨迹。
-
笔耕论语华国栋 著《日讲四书解义》是为清康熙皇帝经筵日讲使用的“皇家教学讲义”,由翰林院参照张居正《四书直解》精心编纂而成。其《日讲论语解义》部分,在对《论语》文本逐字逐句翻译式解读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概括和引申评价,吸收朱熹《论语集注》精要,融入为政实务经验,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别出心裁、屡有创见;文字简明扼要,风格稳重典雅,于遣词造句间勾连儒学要旨,贯通六艺经籍,真正发掘出《论语》作为“五经之錧锫,六艺之喉衿”的丰富内蕴,展现其“不经之经”的核心典籍地位,堪称《论语》阐释的集大成之作。康熙皇帝尤为重视之,修习经年之久。后来,他为《解义》作序:“孔子以生民未有之圣,与列国君大夫及门弟子论政与学,天德王道之全、修己治人之要,俱在《论语》一书。”本书通过详细注释、精准翻译、广泛联系和深度解读,全面揭示《论语》及《解义》的丰厚意蕴和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