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后诗学晏榕本书是诗人、诗歌研究者晏榕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别为“呈现之维:走向新诗学”“生态重塑:纪念与批评”“虚构:现实或想象”。上卷从呈现之维展开,对诗人庞德、艾略特、斯蒂文斯、毕肖普、罗伯特•克里利、约翰•贝里曼等及其作品展开文本细读,充满个性化的洞见。中卷结合创作实践,着眼整个诗歌创作生态圈,评论国内重要诗人,介绍国内重要的诗歌论坛,在审美资本、智力消费等当代语境下思考当代汉语诗歌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探索文化生态的重塑。下卷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诗歌代表作。
-
媒介融合时代《水浒传》的传播与接受程娟娟 著本书的基本思路是从传统经典的当下命运入手,将其放置在消费文化为时代背景的文化语境中,以《水浒传》的现代传播接受作为重点分析对象,通过文化阐释、个案分析、文本解读等方式,来深入分析《水浒传》传播的诸多现象。
-
胡适诗歌翻译与中国新诗文化转型蒙兴灿,熊跃萍本书以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思潮为背景,在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胡适文学思想的现代转型、胡适的白话思想与白话译诗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化心理学、文化社会学、文化翻译学以及翻译诗学等理论,聚焦胡适诗歌翻译的语言嬗变、现代性探源及其翻译思想,描述了“五四”前后中西文化生态对诗歌翻译的驱动与制约作用,揭示了作为翻译主体的胡适在翻译这种社会文化行为中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呈现了胡适诗歌翻译从主题到形式、语言再到文化转型,使白话诗体终成为诗歌翻译正宗的演进过程,阐释了在此过程中胡适白话译诗与中国新诗文化转型的互动关系。
-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周启超《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8辑)》是由周启超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文集,是国内面向多语种译介国际文论界与比较文学界前沿成果的学术著作,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大家名说研究”(项目编号17ZDA282)阶段性成果。本书践行“多方位吸纳与有深度开采”“开放与恪守并举”“反思与建构并行”这一基本理念,放眼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欧陆文论、当代英美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等研究领域,秉持前沿性译介与基础性研究并重、研究成果与学科态势兼容的编辑方针,力求为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切磋问题、交流观点的互动平台,适合文艺学和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研究者研读。第8辑重要的主题是为纪念二十世纪著名符号学家尤里·洛特曼百年诞辰,特此收录了尤里·洛特曼的文章《文学学应成为一门科学》,以及著名小说家翁贝托·埃科等人对洛特曼的评点文章多篇。本书同时收录了理论大家罗曼·雅各布森、罗曼·英加登等的诗学与语言学文论,并聚焦于现代斯拉夫文论领域,选篇优秀,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很强的专业性,反映了国内译介和研究外国文论方面的水准。
-
文学批评与反思王洪岳本书主要就21世纪之交至当下中国文学和理论面临的新现象、新问题而展开讨论和论证。“批评与信仰”是关于文艺发展的理论思考,侧重于探讨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共识问题、精神信仰之维匮乏及其补救的可能性。“理论与视野”就当代文论问题做拓展性思考。“作家与作品”是对当代新涌现的作家作品进行评论的文字。“学人与学术”是对当代文坛上的人、事、情、理进行描述和探究,包括对某些学者文学研究成果的评论文字。“探索与争鸣”是与学界人士关于文学及美学问题进行争鸣和商榷的文字。“缅怀与继承”是对故去的前辈学者和师长的怀念文字。“故土与异邦”收入了几篇怀乡探幽之文。本书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分析、介入情怀和理性思辨相结合的批评立场和理论思考。
-
走向批判诗学赵勇《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专题论集,由10多篇论文组成,分上下两编。本书上编主要从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的文学批评理论入手,解读其“内在批评”方法,释放其“论笔体”写作的意图和魅力,同时也对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的文学批评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延伸至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批评,重点谈论学院批评存在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困境,进而反思童庆炳文化诗学话语的主要贡献和不足,终提出走向批判诗学的理论构想:“批判诗学”是对“文化诗学”的继承与拓展,它在保持文学理论审美品格的同时,试图增加批判这一动力系统,意在让文论与现实保持一种鲜活的关系,从而强化理论的及物性、实践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批判诗学”的理论资源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诗意的裁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否定的辩证法引领下的文学批评和大众文化批判。其理论预设和操作方案很可能在萨特的“文学介入”与阿多诺的“艺术自主”之间,即在对其二者的双重借用和批判中保持一种张力和平衡。下编主要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学,对赵树理、张柠、《平凡的世界》等进行批评,是对批判诗学理论话语的批评实践。
-
中外文化与文论曹顺庆本书为比较文学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全书收录文章30余篇,涉及德国早期诠释学关键文本翻译与研究有6篇,探讨古典诗学“兴象”、何光远《鉴诫录》等文明互鉴研究有9篇,另有10篇文章从博士生读经课程意义之体验与认知、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美学思想述评等方面进行文明传承、跨文化对话等思考,还有8篇文章探讨了西方建筑、绘画等艺术。全书理论扎实、视野宏阔、材料丰富,所选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促进多元文化平等交流提供了学理支持,也对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具有积极意义。
-
骈文研究莫道才 主编作为海内外骈文研究学界交流的学术平台,《骈文研究》集刊致力于搜集关于骈文这一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优秀研究成果,计划每年出版一辑,此为第六辑。栏目及文章包括:骈文理论与骈文史、域外骈文研究,以及骈文叙录、民国骈文文献、读书札记和骈文研究新视野。共收录22篇文章,涉及骈文经典化、骈文形成发展个案考察、古文家的骈文、骈文在民族地区的传播等问题。反映了中国骈文研究学界的研究成果,为骈文研究者提供了学术前沿信息。
-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吴艳本书全面、系统地按照历史年代梳理日本昭和时代以来包括平成时代的文学脉络,全书内容分为“战前的昭和文学”“战争时期的昭和文学”“战后的昭和文学”“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至昭和末期的文学”以及“平成的文学”等五个章节。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把握“全面性、深入性、准确性、时代性”的四大原则,力求全面介绍各个时期的流派、思潮、作家、作品以及文坛实态;深入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特征;结合历史背景,贴近时代脉搏,拓新研究领域,掌握文学动态,填补国内关于昭和、平成文学研究的空白。
-
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导读李小红本书分为中国现代小说和中国当代小说两编,全书内容的章节安排主要以时间为经,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纬。在篇目的选择上,本书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涉及的主要小说家及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还包括当年引起较大反响或21世纪以来出现的新作品(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主)。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每章包括作家简介、作品导读以及课后习题三部分。本书侧重从作家、作品两个维度切入对小说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旨在引导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现当代小说杰出的创作实绩与绚丽风采,掌握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流变的规律,从而提高读者分析、鉴赏小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