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人间最美文言文陶红亮暂缺简介...
-
身份麻烦孙婷婷 著本书主要基于文化研究的立场,采用文本细读与文献综述法,系统梳理述行理论谱系及文化身份的述行建构。勾勒述行理论从语言学到文化身份研究的演变路径,辨析文化身份在权力话语框架中的能动建构;结合比较研究法,辨析奥斯丁、德里达、巴特勒、布尔迪厄等人的理论贡献;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化身份的述行实践进行批判性阅读。一方面在学理层面揭示文化身份的述行建构,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反思文化身份的合法性悖论,以之反观中国当下的文化身份理论及实践。
-
元代文学散论查洪德《元代文学散论》为元代文学研究名家查洪德教授新著,内容包括40余篇学术论文、序文和专访,涵盖了元代文学各体裁作家作品及元代文人精神、民族关系、文学思潮、文化现象等研究,深入论述了元代文风、世风和文学观念的变迁,对元代文学诸多问题展开思辨,得出新的结论。“附录”发论深刻,廓清了长期以来对元代文学的误解,以新的学术眼光重新审视与评价元代文学。本书是作者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集,显示出新时代学人辛勤治学的轨迹,具有极强的学术启迪和理论借鉴意义。
-
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朱军著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代。随着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的短暂勃兴,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了初的理想文明政制的创构。这是现代意义上“新中国”想象的起点,也是认识整个20世纪乌托邦思想及其运动发展的基础。本书以儒学现代转型为视野,全面、系统探究晚清乌托邦思潮与文学的生成、发展及影响,总结其时代特征、叙事结构、美学内涵和历史贡献。特别聚焦“今文学”运动与中国近现代乌托邦文学思潮的内在联系,以道德—政治—科学为轴心,围绕晚清革命乌托邦、无政府乌托邦、女性乌托邦、科学乌托邦的多重想象,勾勒把握中西古今之变,审视近现代国家转型、儒学转型与文学转型,以期重新激活儒学传统的当代活力。
-
技术、符号与道德袁芳,孟静本书以“赛博空间”这一数字信息技术时代的概念为视角,聚焦于女性身体问题,从女性身体的技术化、符号化以及伦理道德反思三个层面对赛博空间出现以后的女性身体问题的呈现方式和变化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当下的热点身体现象展开评述。身体问题是近年来西方哲学、美学、社会学热衷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在经历了德性、宗教、科学、消费等时代的书写雕琢和身心二元的压迫后,在当代新科技和媒介技术语境下,身体既迎来了变革和颠覆的新机遇,也遭遇了新的问题。在一个真实身体无法抵达却处处“在场”的虚拟空间,女性究竟面临怎样的境况?本书可为从事女性主义研究、身体美学和技术伦理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助益。
-
雷蒙德·钱德勒[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推理小说作家和美国生活的描绘者,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跨越了通俗和现代主义两个领域,被T.S.艾略特(T. S. Eliot)、村上春树(Murakami Haruki)等作家所推崇。他于1939 年出版的代表作 《长眠不醒》(The Big Sleep)给侦探小说体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书作者从钱德勒写作的文本和所处社会的总体性的双重角度对钱德勒作品进行了解析,从形式、时间及空间、艺术思想和社会内容等方面阐发钱德勒的作品,并以辩证的方式重构了作品的语境以及它们所投射的社会总体性。
-
论《朝花夕拾》及其周边朱崇科该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集中论述《朝花夕拾》,在精读单篇文本的基础之上认真探勘其间鲁迅的情感结构,力图实现以鲁解鲁。下编则是聚焦话语形构与文本互涉。
-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VI 青年德意志(丹麦)勃兰兑斯 著,高中甫 译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进步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德意志》剖析了1848年“三月革命”之前数年德国思想界僵化与落后,赞扬了海涅、伯尔内等德国作家向专制制度和鄙陋现实发起的勇敢挑战。
-
英国维多利亚意识形态研究萧莎著本书聚焦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相继居于主导地位的两大社会意识形态——福音主义和达尔文主义。通过读解19世纪英国文学和文艺思潮、考辨英国社会史并在文史之间构筑互证,本书力图阐明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起源、发展及取得社会认同的过程,揭示它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生活、社会秩序、道德意识、文化结构、民族性格、情感方式、性别观念的塑形作用,评述两者对于英帝国造成的即时和长期、正面和负面的历史效应。
-
表现主义诗学徐行言 等表现主义不仅是20世纪具有跨国别影响与跨文化属性的世界性文学流派与艺术思潮,而且还是当代艺术美学与诗学理论体系中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思想进路与话语形态。《表现主义诗学》从大量原始材料中抽丝剥茧,不仅历时性地梳理出表现主义运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世界的扩展与影响,更共时性地从逻辑起点、本体论、功能论、思维论、形式论与文体论等层面建构出一个完备而系统的表现主义诗学体系,为现代主义运动找到某种共同的精神内核和理论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