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王洪岳 张志忠该书稿是“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基础上,经过两位主编认真编选而成的,其主题就是会议主题——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在学术性、思想性和写作风格方面,该书不但对于莫言研究,而且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发展,都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和一定的推动作用。
-
中学古诗文人格意识解读研究简振雷 著《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生命体验意义和价值做出了明确的表述:中学阶段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古诗文文本解读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对青年学子生命体验的唤醒、激发和生命价值的建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阶段,中学古诗文的解读不尽如人意:枯燥而乏味的对译和串讲、人云亦云的主旨分析、声光电等非文本手段的滥用、盲目的课外拓展等等,使得当下中学古诗文文本解读正在背离学生的生命体验。本书从一线教师的角度,采用阅读测验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比较了同组学生在运用相应文本解读策略前后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学古诗文的文本解读策略不同,学生生命体验的效果不同,包括注重诵读、关注文体识别、把握表现对象的特点、揣摩作者的态度、鉴赏写作手法、在整体感知文本主旨基础上的猜词猜句以及单元贯通等的解读策略可以比较好地促进学生人格意识的成长。
-
新世纪藏族汉语文学中国故事话语实践研究魏春春本书以“中国故事”为核心概念,以新世纪藏族汉语文学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书写、乡愁依恋、城乡共生、家族记忆、文学地理、儿童视角、身体建构等方面展现藏族汉语文学“中国故事”的表达与建构,分析、呈现其话语形态的建构方式、类型及其品格,以丰富“中国故事”建构的内涵与外延,彰显藏族文学自觉建构、表达“中国故事”的文化希冀,张扬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民族化表达风味,突出“中国故事”背景下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版图的文学表达形态,强化民族国家在“中国故事”背景下的深层次文化塑造与想象。
-
方东树唐诗观研究史哲文本书以桐城派名家方东树的唐诗学观念为论述中心,从方东树诗学观的形成、方东树“古文文法通于诗”的唐诗体格论、方东树“工妙别有能事”的唐诗审美论、方东树唐诗论在清中期诗坛的意义等几个角度全面论述了方东树的唐诗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新时代文学与中国故事李云雷本书是一部批评文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并以这一新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文学界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全书共分四辑,辑“新时代文学”,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心,对当代文学的传统和理论命题做出梳理和阐释;第二辑“中国故事”,对“中国故事”等命题做出理论思考,并对小说、诗歌、非虚构等不同文体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辑“细读”,对徐怀中、邱华栋、张平、刘庆邦、石一枫等人的作品做出了新的解读,努力发掘出其新质及其艺术上的探索;第四辑“经典重读”,重新阐释柳青、贺敬之、杨沫、周克芹、陈映真等人的作品,重建了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传统。
-
守选制与唐代文人的诗歌创作研究陈铁民本书主要研究守选制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和这两者的内在联系。守选制是一种低层文官“轮流休官”的制度,具有普遍意义。但有关这种制度的直接记载极少,其中的详情与细节,学界尚未弄清楚。本书采用有关唐代守选制的直接记载加上间接材料与具体事例三者结合、相互印证的方法,对这一制度的详情与细节作研究,力求从未可知中探求可知。文人为摆脱“轮流休官”的命运进行的努力与所走的道路,对其生活与诗歌创作,也影响重大,这些都属本书研究的范围。本书所论,多他人所未曾涉及,或许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与兴趣。
-
九十年代小说中的社会启蒙主题研究袁文卓 著本论题所谓的“社会启蒙”,主要指的是在百余年以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社会制度到文化意识等层面对现代性的追求与建构。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相较个体启蒙而言,社会启蒙侧重于社会关系的层面。即更加重视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的深入考察。相较感性启蒙而言,社会启蒙问题更加侧重于理性启蒙层面的探究。而介于八十年代与新世纪之交的九十年代文学,一直以来被贴上了“消费文学”以及“多元文学”的标签。尽管这种概括反映了九十年代文学主潮,由八十年代的“共名”转向“无名”的某种特点。尤其是在九十年代转型的文化语境之下,启蒙及其相关命题似乎遭遇了“新儒学”、“新左派”、“后现代”以及“后殖民”等反启蒙的解构与挑战。然而,这种将西方理论强行移植并且忽略启蒙本土语境的做法,也使得反启蒙的观点和论调本身并经不起严格的论证与推敲。而当我们再次重返九十年代的文学现场,尽管有部分作家及其作品受到了消费文化的腐蚀或商业文化的袭扰。但仍然有一批作家自始至终都未曾放弃过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不仅如此,他们通过文学实践并从多个维度推动了社会启蒙文学的继续发展。立足于九十年代的小说文本,去系统地探讨社会启蒙与文学思潮的互动过程、运行逻辑及其演变规律。可以说是一个有着较大的学术空间,并且兼具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的新论题。通过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和梳理,拟研究论文的主体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该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重难点进行充分的论证与思考,以便为论题研究的开展奠定学理基础。
-
《白鹿原》的文化透视段建军本书是一部透视白鹿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的著作。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文化寻根与价值重建,主要探讨陈忠实与文学寻根;中国文化中的两条根—学为好人与创世事。第二章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与阉割。主要探套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羞涩、遮蔽与阉割。第三章共在中的自我与他人。主要探讨存在就是我和他人共在,共在中的成德者-鹿性“好人”;共在中的狼性“恶人”。第四章为历史而烦。主要探讨乡土人生为“历史”而生;乡土生存为“历史”而烦;乡土书写为“历史”而歌。第五章为乡土献身。爱土恋家情结;守旧拒新习惯;重义轻利心里。第六章展示神奇现实主义风格。第七章创造奇美的话语世界。主要探讨白鹿原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第八章超越柳青,树起新的里程碑。对比留情的革命叙事革命叙事与陈忠实的生活叙事;对象化手法与高密度语言。全书能够深入中国乡土社会内部,从思想内容和创作方法两方面对《白鹿原》的文化价值进行探讨。
-
任昉与南朝士风杨赛本书是全面系统研究南朝文人任昉的一本专著。全书采用考论并举、文史互证的办法,以《梁书》《南史》任昉本传为基本线索,对史志、类书、总集、别集、家谱中的相关史料进行分级和分类。作者善于抓住任昉研究所涉及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层层开掘,每一个结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考订与严密的论证之上,令人信服。
-
家族文化再造与中国当代散文葛杰 何平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之一种。家族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具有稳定性、永恒性和创造性的基本单位,家族也是诸多文学母题形态的承载者和发生地,因而它成为文学关注和绘摹的对象。家族记忆散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一股潮流,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创作均涌现了丰硕的成果。本书系统聚焦于家族主题的当代散文范畴,从母题原型、情感认同、身份认同、叙事结构、家庭心理、文化反思等角度对家族记忆散文进行了立体的剖析,还原出传统家族文化与中国当代散文之间隐秘的精神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