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民俗学语境下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寸雪涛 著本书是笔者十余年来对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持续思考、积累的结果。笔者于2008-2018年期间三次赴缅甸开展田野调查,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均来源于此。笔者在采录这些民间叙事文学作品时,不仅记录了相关作品的内容,而且还记录了整个演述过程及相关语境,以期忠实地再现当地民众的民俗生活和心灵世界。在分析过程中,坚持以民俗学语境理论为研究视角,旨在揭示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的文化意蕴、社会内容和历史根源,力图多维、立体地展示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
百年中国形象的文学书写王秀琳 著本书是一本通过解读现代文学以及海外华文作品了解中国形象文学塑造经过的著作。本书是在北京市社科项目“世界华文文学对中国形象的想象与塑造”结题内容基础上,经过扩展与补充而成的。基本写作意图是以中国形象为主题,把大陆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并置,形成一个世界华文文学的观览视域,展示跨时空中国形象想象与塑造的整体形态。本书立意的初衷源自对“中国形象塑造问题“这一学术热点的关注。该论题大部分研究基于外国影视及文学作品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属于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范畴。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海外华人文学创作角度进行阐释,尚属于同一学术圈内另一侧面有价值的探讨。
-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土族研究李浩 著本书主要考察唐代关中、山东、江南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的构成、流动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与基本特征。全书分三编:上编为总论,下编为分论,附编为个案研究。作者提出“唐代三大地域”与“唐代文学士族”的概念,并将文学士族这一特殊的文人群体置于地域文化背景上,运用“地域一家族”的研究策略,对文学士族发荣滋长的“内在理路”与“外部环境”做互动分析。对与文学士族相关的贤能标准、陈寅恪士族理论、诗赋取士、士族教育、士族婚姻与信仰、士族迁徙及归葬等问题亦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纵深开拓。作者用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地理学的成果来激活文学史研究的创新思维,拓展文学史研究的领域:学术史的反思与问题意识并重,一般概括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对唐代文学研究本身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书出版后曾获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并由松原朗等翻译,日本研文出版社推出日译本。本次新版,作者广泛吸收了学术界的新成果,对原版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增订修改。
-
上海文学散步蒋俭 著钱锺书写《围城》时的住所,胡适在上海时期的居所,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发生地,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相识地,戴望舒的新婚居所,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足迹,施蛰存、“新感觉派”与愚园路的渊源,朱自清在福州路杏花楼的婚宴……千姿百态的上海,处处有故事。每个看似不经意的角落、不起眼的建筑,都可能曾有某位作家名人的身影,而跟着这些作家的足迹在上海这座城市散步,发现他们的旧居、工作地以及他们笔下的现代文学名著诞生的地点,这也是时下年轻人在上海进行深度游、微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本书选择48位文化名人,236处地址,以散步形式带领读者探索他们在上海留下的足迹,勾勒他们在这座城市的过往。图文并茂,整理出各区的5条散步线路,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入手,使得作家的踪迹可读可访,让读者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尽情穿梭的同时,也亲身梳理出一部独特的现当代上海文学小史。
-
俄罗斯文学演讲稿侯丹译伊万·帕宁的这部俄罗斯文学演讲稿,语言优美,辞章华丽,观点独特,且自成一体。他不是单纯地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作品,而是将文学的发展与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种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文学看成是人类灵魂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记录。说明这条规律如何在俄国的土地上发挥作用,如何与俄国民族特点相结合并形成俄罗斯文学的独特面貌,就是帕宁的俄罗斯文学演讲稿的主要内容。
-
编剧十二法则[英]朱利安·霍克斯特12步将你的创意搬上银幕★创作没有捷径,但法则能让你少走弯路。这本指南将编剧技巧提炼成12个关键要素,深入讲解编剧的基本知识与法则,加深你对剧本的理解。★本书可以说是新一代的编剧指南,作者首先带你了解当下流媒体时代电影行业及剧作的变化,再一步步学习如何发展故事、塑造人物,直至修改和打磨,让你自信地创作出自己的完整剧本。★法则建立起来,有时候就是为了打破的。本书洞悉电影业的发展,在解析 经典剧作方法之外,也介绍超越法则的创新编剧做法,鼓励你自由地进行创 作,争取在银幕上走出独属于自己的道路。★作者既讲解经典剧本,如《异形》;也观察行业新作,如《乔乔的异想世界》。不论你是新手,还是在行业中摸爬滚打过的成熟编剧,都能从中发现好莱坞大片、低成本电影以及更多类型影片的剧作技巧,激发无限灵感。★每个法则之后都有“闭门写作”环节,指导你对刚刚学习的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书中许多章节设置了“典范学习”环节,让那些已经在业内成功的编剧、导演分享各个法则在实践中运用的诀窍。★书中一些章节设置了“突围明星“环节,让昆汀·塔伦蒂诺、诺亚·鲍姆巴赫等等”不走寻常路“的成功创作者现身说法,告诉你如何在掌握法则的基础上突破法则,从而进入完全不同的编剧创作境界。
-
寻找我们的表达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 著本书是多米尼加文学批评家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代表性著作,是论述现当代西语美洲文学与文化史的经典文献。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怎样实现“文学独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乌雷尼亚回顾了拉丁美洲文学的探索历程,希望不切断与欧洲文化传统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寻找拉丁美洲自己的表达,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
格雷厄姆·格林的国际政治小说研究房岑格雷厄姆· 格林(Graham Greene),20 世纪最重要的英国作家之一,曾获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最终颗粒无收。格林的五部国际政治小说《文静的美国人》《喜剧演员》《名誉领事》《哈瓦那特派员》《人性的因素》,其创作由“矛盾”经由“多元”走向“融合”的主题思路一以贯之,它们将视角落在不同国家的人民受到现代政治挤压和反抗的心理和行为上,从微观着眼,讨论了20 世纪后期政治意识形态碰撞、大国对抗、小国夹缝求生等状态下普通人的生活。本书着重讨论了五部国际政治小说的“信仰与怀疑”“希望与绝望”“忠诚与背叛”三大伦理美学问题,亦从“权力政治”“人权政治”“人本政治”三个维度解读了格林的政治批评。
-
美德伦理的重新定位邓安庆“伦理学术”以交流伦理学研究为中心,展现最新的伦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世界性哲学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探究当今世界的伦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个自由对话和学术切磋的公共空间,促进中国伦理学术融入世界,也力将世上的“仁心仁闻”纳入中国伦理话语之中。伦理学术11《美德伦理的重新定位》再次集中于“美德伦理”,探讨“美德”在伦理学中的定位,并开拓传统伦理学中的“德性论”。文章作者都是当代伦理学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对德性论的深入研究,为讨论德性论伦理进路的当代困境提供了基础。
-
整合与颠覆赵勇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大众文化理论,但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却存在着种种怀疑、误解和理解上的分歧。《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增订版)》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阿多诺、本雅明、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个案分析,并通过对生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历史语境的深入考察,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存在着两种模式和两套话语: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构想了一种“整合”模式,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建立了一套“颠覆”模式。前者经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补充论证,甚至通过本雅明的反证(他对传统艺术消亡时的怀恋)而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流;后者同样经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书写润色而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宝贵资源。与此相对应,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也就形成了否定性与肯定性两套话语。两套话语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都有其理论盲点,因此,二者扬弃其片面性进而沟通对话很有必要。中国的大众文化方兴未艾,大众文化理论却乏善可陈,《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增订版)》对于思考、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大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增订,作者修订了原来引文的译文,并在书末新增了几万字的文献综述,能为研究者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学、美学思想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