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林继中文史论稿林继中本册是“闽籍学者文丛”第三辑中的一本。作者林继中对唐代诗歌、文学有深入的研究,曾任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宋代文学学会理事等。他试图在唐文化研究中描画出民族肌体曾有过的健美;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照古人古事,企盼能在今古之间发现一条时间的隧道。这本文集是林继中对于古代文学尤其是唐文学一系列文章的集合,分为上中下三编,包括了作者之前的《边塞诗与盛唐心态》《杜诗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等关于唐文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文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
名著深度阅读贾龙弟、钱诤、沈移、范兢课程标准要求名著阅读课程化,但课程化过程中存在着浅表化、标签化、试题化、应试化阅读的倾向,本书针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问题,以名著阅读学历案陪伴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收获深度阅读体验,走向核心素养。
-
中西叙事学视野下的宋代自传文学研究王莹著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经济、文化、教育高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崇尚雅好和博闻广识的文化氛围,令尚雅和尚博的文化风尚席卷了整个北宋文人阶层。南渡后虽国力衰微,但博雅之风不减,同时文人士大夫还普遍产生了恢复中原的爱国之志。植根于这样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宋代自传文学也呈现出有别于前代的开拓与新变,对后世自传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自传继承传统的同时,在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的开发上,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索和提升。融入了对于家国、生死、自我的深度思考,思想价值取向极为多元,文体上也呈现出由单一叙事文向多种文体交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了自传文学的雅趣之美,加入了前代罕见的女性视角,宋元易代之际更融入了感天动地的爱国情怀。宋代自传文学中的雅好趣尚、女性视角和爱国情怀这些新变,成为其在中国自传文学发展史上的特出之处和坐标价值之所在,象征着中国自传文学于宋代步入成熟期的新高度。
-
长河短汲葛乃福本书是一部以论述中国现代文学为主体,同时包含台湾、香港和澳门。文学内容的文学评论集。包括作者数十年来所作的文学评论文章共六十余篇,按照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台港澳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这三辑排列。其中多数曾经发表,打破现代文学研究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间原有的学科界线,在相关各类文史资料充分储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学文本之于海外华人的特定书写形态,同时阐发文学与历史叙事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文学的场域中,对海外华人的历史经历予以重新观照。书稿结构稳固,文字优雅,思辩清晰,论证充分,重点论述了海外华人文学的当代现实社会文化价值。
-
中国文学史纲谭丕模 著,林昭 整理《中国文学史纲》是较早运用唯物史观书写的文学史,开始运用阶级反映论进行文学史书写,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则、以阶级分析为方法,通过考察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来研究文学发展规律。该书经历了八次易稿、四次出版,本次整理将以初版为底本,参照其修改与再版的内容,反映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文学史书写中应用与深入的动态过程。
-
名著深度阅读贾龙弟、蒋云兵、朱晖、朱慧课程标准要求名著阅读课程化,但课程化过程中存在着浅表化、标签化、试题化、应试化阅读的倾向,本书针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问题,以名著阅读学历案陪伴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收获深度阅读体验,走向核心素养。
-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贺玉高 著《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后殖民批评的背景及其不同形象,新启蒙批评的盲区:以“国民性”论争为例,“新左翼”视野中的中国后殖民批评,中国后殖民论争中的知识分子伦理问题,其他批评观点及学术性评价,等。
-
199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中的语言本体论研究李海鹏该书稿是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的学术成果之一,是一本先锋诗歌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随着诗歌本体意识的回归,90年代先锋诗歌的书写出现了许多转向,由注重外在的历史社会效应向探索诗歌本体艺术范畴转变,这种诗歌理念的变化导致了90年代先锋诗歌的"诗性空间"表现出了与以往的"诗性空间"不同的性质。当代先锋诗歌群落以其思想的异质性和艺术的前卫性引人注目,先锋派诗人往往以个体的超验性自觉地抵制价值建构的常规化,在语言表达也有超常规的表述。作者从语言本体论观念出发,对先锋诗人的作品进行语言学的分析,探讨诗歌中的诗人形象、诗歌美感和艺术价值。
-
五四新文学研究的三个维度王光东 著“五四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书是一本研究五四新文学的专著,旨在分别通过五四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五四新文学中的浪漫美学、五四新文学中的民间元素等三大板块,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开展详尽讨论,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与理解,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空间。
-
一屏万卷陈定家 著针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继承与有序发展,本书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看法,如保护传统文化、唤醒文学经典、开发传统资源、坚持守正创新、保持开放心态,对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