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罗亚菲《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第二章介绍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相互促进的作用机理;第三章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此类局限性造成的影响及其成因;第四章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真实数据,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六章基于前几章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整体来说,《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结构清晰、内容全面、语言朴实,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全书内容简单清晰,通俗易懂,不仅可以作为广大经济学者研究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参考依据,而且可以作为经济学爱好者的自学资料。
-
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研究李冬在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下,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投资失效的问题,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亟待加强。但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以往基于政府或业主利益的审计导向模式已不能适应均衡各利益相关方利益的治理需要;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审计效率低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复杂系统性加大了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目标的难度。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采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审计理论、博弈论、方法论等多学科知识和理论方法,展开了对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的研究。利用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协同理论等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准公共物品属性、复杂系统性和治理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协同治理审计的动因,挖掘了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和审计理论的相关性,基于进化博弈论对审计利益相关群进行了博弈分析,进而揭示了内在作用机理和理论可行性。基于对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协同治理审计含义。通过对基于激励约束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模型分析,设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协同目标和治理目标导向。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特殊性和审计独立性,并应用信息熵理论分析政府投资项目系统,分别设计了协同治理审计组织结构、进程结构和信息传递结构。基于协同治理审计目标导向和审计结构,确定了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等审计要素和审计基本内容和关键控制点,从而系统设计了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模式。从博弈论和有限理性视角提出构建协同治理审计机制的逻辑起点。基于政府投资项目整体绩效分析和协同分析,给出了协同审计机制的实现路径;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审计机制实现路径;基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协同治理审计信息互动作用机理,给出了协同治理审计信息互动机制实现路径。利用方法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的总体框架。基于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分别设计了协同审计和治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方法。根据协同治理审计模式,研究提出了协同治理审计实施方法、取证方法和信息技术方法,为协同治理审计提供了实现方式和技术手段。本文最后以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五条高速公路项目协同治理审计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同治理审计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可以提高项目绩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满足社会公众的监督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效率,并提出了协同治理审计实务方面的建议。本文在对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理论和方法,丰富了协同治理相关理论体系,对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经济特征的深入剖析和机理揭示,拓展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理论研究的维度,为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等经济学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模式的设计、机制的构建以及方法体系的提出,为政府投资项目各主体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有助于均衡各方利益、提高社会公共资源配置有效性,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制和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理念。
-
警察心理压力的自我管理程亮,王成义,费晓璐《警察心理压力的自我管理》以公安民警的自我管理为主要内容,要讨论警察的心理压力管理,先要从警察的心理健康谈起。对警察这个特殊的群体谈心理健康似乎有些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或是在警察自己看来,警察似乎应该是铁打的汉子,他们怎么能心理不健康呢?“我是警察啊,怎么可能在心理健康上有问题呢?”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警察群体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警察心理压力的自我管理》在正确理解心理和心理健康(第1章)的基础上,从科学认识压力(第二章)谈起,用以解释压力是否一定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压力和压力源的关系等。压力如何产生是压力形成机制(第三章)章节所要阐述的内容,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自我管理》引导公安民警如何应对压力的理论基础,即压力是一种由压力源系统、压力中介系统和压力表征系统三个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压力是在压力源的影响下产生的,所有的压力都是因压力源而起,但并非所有的压力源都必然会产生身心症状,只有在中介系统的作用下,才会以心理、精神和生理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真正导致个体产生压力的是中介系统(包括认知评价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免疫系统),中介系统既是产生压力的原因,也是压力应对的策略所在。第四章旨在树立压力管理的意识,第五章旨在实施正确的认知评价策略,这两部分内容都属于认知评价系统。第六章旨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七章强调如何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属于生物免疫系统方面的内容。上述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是引导警察如何科学地应对压力的主要内容。
-
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报告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2019至2020年度重点科研课题共5个研究方向14项课题,其中,每个研究方向2至3项课题,这5个研究方向分别是:集中统一、全面覆盖、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路径,政策效果审计,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大数据审计理论与实践,审计学科建设。2020年8月,中国审计学会和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按照《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开展了2019至2020年度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的结项评审。经过专家严格评审,13项课题通过结项,1项课题不结项。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通过结项的13项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对服务和指导审计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创新,有着积极作用。为使上述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利用,我们选择了其中8项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报告(2019-2020)》,以飨读者。
-
财务业务一体化李盛林《财务业务一体化:用友ERP—U8+V15.0》分为两部分:模块一财务部分,模块二业务部分。内容分为会计电算化基础设置、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等。
-
成本会计实训刘爱荣,陈辉,郭士富《成本会计实训》(第八版)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会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按照“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教材中增加了实训导入内容,开篇即明确了整个实训的设计思路、实训目标及实现方式,并结合教材的整体内容设计提出了教法、学法及思政建设建议,传递了更新的“教”“学”理念。本次修订是建立在对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采多家企业之长,对成本会计的工作流程、任务设计、表单设计、理论链接等进行了反复筛选、提炼,实训内容充分满足了职业教育的能力要求。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暂缺作者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建立内部审计方案。一方面,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风险评估等方法,从内部控制制度完备性、关键岗位设置、权力运行机制、经济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内部审计机制。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审视内部控制建设更有利于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更有利于内部控制问题整改并发挥实效。本书针对不同经济业务,详细讲解了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关键点控制、制度要求、审批职责等内容,易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实务运用。
-
现代企业管理何荣宣《现代企业管理》根据本科教育及专科教育的特点和教学需要而编写。《现代企业管理》共分为八章,包括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现代企业创新管理等内容。该书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重点阐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视野宽广,理论新颖,内容精炼,可供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高职高专和成人专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
-
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周戎,李灯强该书稿为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书稿非常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在当今国内外发展形势下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从我国东中西部、中部六省,以及湖北省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培育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和体制机制,提出了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
工矿企业供电熊向敏,魏国青,马静本书注重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结合工矿企业电气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电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等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以培养学生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设备维护与管理这一基础能力为主,兼顾供电设计等知识的学习。本书的编写集中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力求做到理论知识合理精练,偏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共分5个学习情境:工矿企业供电系统、供配电高低压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供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负荷计算与短路电流计算和供配电系统的保护。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矿企业电气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电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等专业供电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