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闯入世界屋脊的人(英)彼得·霍普柯克著;向红笳,尹建新译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外部世界如何打开西藏大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那样的离奇、凄惨、令人毛骨悚然。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像琐闭在中亚心脏的这个神秘地区那样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想。在那个地方,嘛呢轮是他们唯的一轮子。他们由神王统治着。西藏始终是旅行家们梦寐以求的极好素材。在一个已经不存在多少秘密的世界上,这里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十分可能。
-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丁世良,赵放主编;白玉新等编内容提要本书由地方志中民俗资料汇编而成,本卷所收为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部分。这些资料对了解和研究东北各地方、各民族的风俗和进行有关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会有不小帮助;对于编纂新的地方志以及促进移风易俗,研讨这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也有参考价值。
-
庸闲斋笔记(清)陈其元著;杨璐点校庸闲斋笔记的几个特点:
一、史料广博。监于作者博学多见,既生活于名门望族之中,又宦游四方,见多识广,所记斐然。首述家世、盛蹟,实卽清代的兴衰史缩影。既有乾隆鼎盛时期,弘曆驻跸陈氏安澜园、御批渤海藏真帖的盛況、韻事,又有太平天国之后,陈氏子姓“沟壑之转,四方之散,第宅焚毁、老成凋谢”的描述和荆棘铜驼之感叹。游宦见闻中吏治得失方面,记有“宰白鸭”之事:漳、泉二府“富户杀人,出多金给贫者代之抵死”,谓之“宰白鸭”,卽使上官讯出真情驳回县里,县官也要因反供而倍加酷刑,而“白鸭”的父母因用了富人的钱,怕案審清反置全家于死地,不敢翻案。因此每年枉死的人命“不下百数十起”。清人黄霁青在潮州集中亦记潮州“宰白鸭”之事。杨钟羲著雪桥诗话卷十並引之。足见所述极真实。“捕盗专恃眼缐之误”一条,记同治十一年清兵在扬州一带捕盗反遭大败,“眼缐乱指百姓为盗,几至株连冤死许多人。陈其元生于多事之秋,所记有些与太平军、捻军、天理教及白莲教有关。如记闽浙总督季芝昌恐白莲教一案株连良民百姓,将“教匪名册”焚毁,使数千户得以保全,地方亦无事,而自己却被遣戍新疆至死。这些,都揭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疾苦。见闻中,还有涉及中外交涉方面的内容,如卷五俄国使臣所著聘盟日记,记尼卜初(卽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俄使进京入觐的详细经过,陈其元“一本原文”,“以见外国尊崇中国”之意。记“澱山湖洋人劫案”,写英国流氓抢劫钱糧船,並打死军民十余人一事。陈其元下令捕获了三个作案的洋人匪徒,却因“治外法权”,竟被英国领事放跑,陈“至今思之,愤填胸臆!”书中还录“西国近事匯编”,取当时外国报纸所发消息“有关中外之大计者若干条”。陈主张“留心世事之学”。中外史料对照参阅,方得史实大觀。科学技术方面,“李善兰星命论”一条,陈其元用太阳系的科学观点分析了“星命论”的荒谬,指出王侯、庶民並非命中注定。对西方科学,他是崇信的,如“泰西测量法”,写太阳中有黑子,“黑子之见,不为灾異”,所论甚辩。“泰西制造之巧”,写德国铁甲战船驶抵吴淞,机器局冯竹儒用一千五百两银买船铁一片。又记西医的解剖屍体验病;德、法的气球空战等等。对于左宗棠创设书局、奏开船政局,李鸿章奏开轮船招商局等事,都有称颂。关于读书治学一类,“难博学”、“攷据之难”、“重宋版书之无谓”及“经文句读異解”等条,都写了读书心得及治学方法;“历代官名官制之異同”、“职官服章之沿革”,及“耕耤大典”、“卤簿名物记”等皆涉国典朝章之攷证,有裨史乘。
二、史料珍贵。有些或为它书所未载,或为后来著书人所援引。如卷八“姓之变更”一条中记述的钱陈羣及钱择石本姓何;李鸿章本姓许,“人知之者鲜矣”。至于陈其元所在的陈氏一门本姓高,则在卷一郭琇弹劾高士奇一事中有记载:郭並指陈元龙与高士奇为交结,有叔侄之称。
得旨一並休致。陈元龙奏辩道:“陈宗本出自高,:若果臣交结土奇,何以士奇反称臣为叔?”事遂得白。后章唐容在清宫述闻中援引此条。卷一所述其曾叔祖陈渼善医术,官礼部时,相国和珅召令为自己看病;而座主王杰对陈说:“此奸臣,尔去必以药杀之!”陈渼进退维谷,只得不赴和珅之召,故遭一贬而再贬。陈康祺所著郎潛纪闻中徵引此条,並有评说。陈其元与名臣、学者多有交往,如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俞樾等人,于文章政事,多有受益;其所记名人轶事,亦多为它书未载。如林则徐遣戍新疆时,曾暂寓杭州闻蓝樵家,而闻是陈其元的外舅,当时陈正值而立之年,锐意经世之学,撰写“籌边策”、“屯田议”等文呈林则徐,与林意合,称叹他有“贾生之才”;林並详述了屯田籌边与开发海运的重要。后来林则徐出任陕甘总督时,卽用屯田之法。这些史料,可补正史之不足。
三、对史实执论较公允。如卷四借戴熊兆之口直斥贪墨官吏:“农夫服田力穑,沾体塗足,终岁勤勤;所积不过锱铢之赢;独士大夫居则高堂大厦,出则结驷连骑,衣锦彇,食粱肉,与若辈苦乐,奚啻天渊。卽令尽心民事,不敢怠慌,已恐折福,況复驕奢淫佚,贪号无厌,广积金帛,谓可遣之子孙。昭昭在上,決无是理!”卷五“侵赈之报”一则中,陈其元笔斥贪污救灾款项的山阳教论:“夫凶年饥岁,小民转辗沟壑,呼天望救,幸得赈济,真是生死肉骨。司其事者,宜如何尽心,以慰民望;乃从而侵蚀之,此其心与豺狼何異?”陈其元在青浦办理丰备仓事,胥吏要从中渔利,陈说:“此区区之钱,皆荒年哀哀窮人之食也,尔等今日幸饱食暖衣,何忍夺饥民他日口头食乎?”胥吏听了皆相顾动色。 -
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中国通史》(全12卷)(共22册)这部历时二十年而最终完成的巨著,以其用马克思主义作理论指导的鲜明性,以其内容极为宏富、探讨几千年中国历史各方面问题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以其编撰体裁的重大创新和科学性、时代性,获得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积一代之智慧”的巨著 白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学术文化各个方面,全书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堪称是本世纪最大的史学工程之一。白先生从70年代后期起就酝酿编写《中国通史》,他曾多次出国访问而很有感触,深感编纂一部内容宏富,与我们悠久的文明和大国的地位相称,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中国通史》的必要,并且冀望这部通史要表达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1979年正式提出设想并开始启动。白先生倡议和主持的这一大型项目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许多兄弟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支持。一大批卓有成就、造诣高深的知名学者共襄盛举,他们之中有:王振铎、苏秉琦、徐喜辰、斯维至、杨钊、高敏、安作璋、何兹全、周一良、史念海、陈光崇、邓广铭、陈振、陈得芝、王毓铨、周远廉、章开沅、林增平、龚书铎、王桧林、邱汉生、刘家和、何绍庚等。由白先生和这些知名学者组成全书编委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担任了分卷主编,参加全书撰稿的学者共有 500余人。由白先生总揽全局,提出全书的总体设想和要求,并采取卓有成效的推动和组织措施,各分卷主编精心实施,有关的众多专家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被学术界称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多卷本《中国通史》对于推动中国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是集中了一代人智慧而成的巨著。王毓铨先生为《中国通史》的完成写有两句贺诗:“积一代之智慧,备百世之长编”。前一句,中肯地讲出这部巨著的时代意义,它汇聚了史学界一代人的智慧,是集体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后一句,中肯地讲出其深远影响,由于这部巨著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多少年之后人们若要深入地研究或重新编著中国通史,这部书都是必备的参考和重要的依据。 荟萃了众多名家、数百位学者的智慧和心血的《中国通史》,的确因它集中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而为世人所瞩目。
-
文明张雄,陈鸣达著《历史研究》是部巨著,由于汤氏思想的内在魅力和宽容大度的学术品格,使我们在精读原著时,有了和他进行理性对话的愿望和信心。这《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实属我们读书的一点心得体会。如果说,还有点学术价值的话,那也应当感谢我们的导师南京大学李华钰、孙伯鍨老师的指导。当然,书中定会有不少浅陋和错误之处,我们恳望专家和同行们的批评指正。对书中引用并采纳的一些专著所提供的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此向著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第一、二、三、四、五章由张雄撰写;第六、七、八章由陈鸣达撰写。张雄对该书做了最后统稿工作。
-
拉萨真面目(英)埃德蒙·坎德勒著;尹建新,苏平译八十多年前,对西藏这块资源丰富的战略要地早已垂涎三尺的英帝国主义分子终于迫不及待,派遣了以荣赫鹏为头子的侵略军,从印度大举入侵中国西藏,企图在与其他列强对这块战略要地的大争夺中捷足先登。英帝国主义侵略军历经数月的艰难跋涉,沿途受到了藏族人民的顽强抵抗,最后武装占领了拉萨。本书重现了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这一段历史。本书作者直言不讳地供认,英国侵略军屠杀了数千名藏人,同时也从目击者的角度表现了藏族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敌的可歌可泣事迹,尤其是对西藏人民历史上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的最大战役江孜保卫战的描述,更是反映了西藏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敌精神。
-
土家族风俗志杨昌鑫 编著民俗学是研究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它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这一学科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起了国内处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了适应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出版了大型丛书《民俗文库》,并为此成立了编委会,这套丛书将着重介绍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婚姻、家庭、村落、岁时、节日、丧葬、宗教、道德、礼仪、口头文学等风俗民情。为了推动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从书还将适当地收入国内外有疳在民俗学的专著和译作。
-
顾维钧回忆录顾维钧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1888-1985)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字少川,外文名Wellington。1888年1月29日生于上海,顾维钧自幼读私熟,11岁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3年间修完了4年的课程,还担任学生会创办的《龙》报文学编辑。1904年自费旅美,先入纽约库克学院,一年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普通文科,后攻读?窝а芯可?1909年获硕士学位,191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年仅24岁的顾维钧自美学成归国,担任北京政府国务秘书兼外交部秘书,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915年,日本政府胁迫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顾维钧抱病撰文揭露日方之威逼,引起国际反响,迫使日方有所收敛。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阵营,策动中国亦加入协约国一方。顾维钧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便在华盛顿积极活动,并密电北京中央政府敦促参战。1919年顾维钧参加巴黎和会,他以“中国不能放弃山东”如同“基督教徒不能放弃耶路撒冷”打动了各国代表的心。此举不仅保住了山东,同时也奠定了顾维钧的国际外交界的地位。1921年顾维钧在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267号建居,1924年曾在此小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调查期间,日本方面对顾维钧防范甚严,阻止他进入东北,并加以威胁,恐吓。顾维钧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至东北调查,独立进行了许多工作,向调查团提出了揭露日本侵略行径的长篇备忘录。二次大战后,在顾维钧的促使下,1944年中、美、英、苏四国于华盛顿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并起草《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顾维钧代表中华民国首先签署《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六七年,五六十年间,顾维钧担任过无数的外交职务,驻美大使、驻法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外交总长、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长达十三卷,600万字的巨著《顾维钧回忆录》。 顾维钧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蜚声中外的外交家,这位爱国外交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以自己的智慧、修养和爱国热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华和为人。《顾维钧回忆录》是中国高级职业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一部长篇回忆录,主要记述了他自北洋政府任职起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海牙国际法庭退休止这段长期的外交生涯。全书共十三册,600万字。它既是作者从政生涯的长篇回忆录,又是一部从民初以来五十年间,包括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政府时期对外交涉的历史实录。
-
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在1989年初版时收论文18篇:《三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变革》、《门阀地主的形成、特点作用及其崩溃》、《曹魏屯田制度研究》、《魏晋之际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魏晋时期北方门阀大族经济势力的扩张》、《东晋南朝时期的士族庄园制度》、《北朝均田制度散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和户籍制度》、《两晋赋税制度的若干问题》、《南朝的赋役制度》、《北朝均田制度下的租调剥削》、《曹操的历史功绩》、《论司马懿》、《论孙权》、《略论关羽》、《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唐寓之暴动的性质》、《论“让步政策与农民战争的作用”》。《魏晋南北朝史探索》第一次修订,去掉了《论“让步政策”与农民战争的作用》、《南朝的赋役制度》两篇文章。同时补充10篇文章:《西晋一的历史地位》、《北魏均田令关于倍田的规定》、《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经济原因》、《租调征收方法和“输籍定样”》、《漫谈三国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宣佛小说》、《洛阳玄风与南朝文化》、《南朝的租调制度》、《南朝的杂调》、《南朝的徭役制度》。以上最后三篇文章,实际上是《南朝的赋役制度》一文的改写和扩充。这次对《魏晋南北朝史探索》的修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工作:增补、改写和删削。所谓增补,主要是增加了新写的六篇文章:《赤壁之战与三国分立局面的形成》、《三国史短论》、《何晏生年考辨》、《豆粥、韭花酱和牛驾飞车》、《曹魏时期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曹魏士家制度的特点》。须要说明的是,《三国史短论》所含七篇短文,大多是由吾子郑敏写出初稿,最后由我改定的。
-
中国石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巩县石窟寺是继龙门石窟之后,北魏时期的又一座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京都洛阳东北约55公里处,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黄河,面向伊洛。这里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葱郁,自古以来就是洛阳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这本《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是“中国石窟”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