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长江流域原史时代考古学研究向桃初本书通过对整个长江流域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背景和青铜器的系统研究,展现了不同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群传统认识的新的解释体系,核心突出、相互关联,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研究的典型个案。
-
中国宗族制度小史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一书,主要追述中国家族制度之根源,研究其变迁,讨论宗族、姓氏、谱牒之源流,家族范围之大小,继嗣之法,财产之制度,妇女之地位等问题。作者对以上问题一一穷源竟委,明析无疑。书中另附有《中国阶级制度小史》,讨论我国古代阶级制度之起源及其种类,之后如何变化、发展,或者至今仍有何种遗迹。其“论国人、野人”为中国古老之阶级,游侠为古代武士之继承,而古代之所谓君子,乃是道德崇高者之代表。其论武力、富力阶级之递嬗,角度独特,分析得当。
-
俯瞰人类文明王春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的考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当代考古之中。遥感考古对于大型及超大型文化遗产类型具有巨大优势,比如江汉平原史前聚落遗存的空间格局、陕北长城、居延遗址群落、明清时期北京城空间形态等,再如缅甸妙乌古城分布、吴哥城市形态、古罗马时期突尼斯南部边墙长城系统等。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至第五届(2016—2021)遥感考古年会优秀论文集,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用遥感技术取得的重大考古成就,这必将极大拓展中国考古和历史研究的影响力,使中国考古和历史研究为助力世界理解中国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做出更大的贡献。
-
云阳塘坊遗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庆云阳塘坊遗址位于长江北岸阶地上,现属云阳新县城范围内的三峡水库淹没区。200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文化层堆积较厚,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夏商时期、东周时期、东晋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历经多个时代。发现有建筑遗迹、灰坑、灰沟、墓葬、水井和陶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瓷器、砖瓦、铜器、铁器和卜甲等。该遗址长时间的反复有人类居住活动,并与紧邻的丝栗包遗址在早期存在互动关系,晚期存在共存关系,这些都为了解四川盆地东部长江沿岸古代聚落分布,以及各时代人类居住生活与迁徙活动特点等都提供了新资料。
-
巫山龙头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本报告所公布的是2004、2007和2008年巫山龙头山遗址及墓葬的发掘资料,主要有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63座,另发掘汉代遗址142平方米,清理窑和灰坑各1座。本报告对以上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相应讨论。龙头山遗址及墓葬资料为三峡地区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尤其对墓葬的分期断代不无裨益。
-
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温廷军 郗志群 点校《光绪延庆州志》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明清延庆旧志,对延庆的历史地理、官制沿革、名山大川、村落田产、诗文碑刻等领域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记载。《延庆州乡土志要略》接续《光绪延庆州志》,保存了《光绪延庆州志》纂修完成之后、清朝灭亡之前的史料。上述两种文献不仅是研究北京与延庆史地风物、建制流变的重要材料,而且对于研究以长城为中心的边镇体系,以及相关的山川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文献意义。本书的整理出版,是对“北京古籍丛书”系列的进一步扩容和发展。本次整理出版,整理者还对两书做了充分的校勘和注释,进一步提升了本项目的研究利用价值。
-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唐力行 等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入了20余篇论文。其中赵世瑜教授的文章围绕如何运用历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江南史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邹振环教授的文章探讨了张元济知识观念所赖以形成的地域文化环境;蔡振伟与范金民教授合撰的论文则通过论述严嵩与无锡安氏家族的交往来考察朝廷权臣与地方富豪是如何建立起人情网络的;陈忠平教授的论文则对江南地方社会精英团体在近代革故鼎新之际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度研究;王健研究员的论文通过《张廷济日记》考察了19世纪初江南士人北上科考的路线、行程与费用,还原了科举史上以往很少有人关注的细节;王菡薇教授的论文则围绕晚清民初江南地域书画史的类型与撰写展开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本期《江南评论》的作者既有老一辈资深学者,也有中生代新生代学者中的佼佼者,各位作者的论文新见迭出,给江南区域史的研究带来新的气息。
-
南开史学百年文存 中国近代史卷刘晓琴南开史学诞生于风云激荡的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有历史学一门。从1923年正式创系,2000年改组为学院,至今南开史学走过了漫长而绚烂的峥嵘岁月。值此百年重逢的历史节点,历史学院决定编纂“南开史学百年文存”丛书,以彰显南开史家群体艰辛扎实的学术探索和丰硕厚重的治史业绩,为这不平凡的世纪光影立此存照。
-
万州糖坊墓群山东博物馆 等糖坊墓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陈家坝办事处晒网村,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发掘面积8100平方米,发现墓葬38座,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BR》这批墓葬埋藏有序,时代承续,保存较好,为重庆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汉代至六朝家族墓地,墓葬形制多样而统一,随葬品丰富,为研究峡江地区汉代至六朝的埋葬制度以及社会习俗提供了宝贵资料。《BR》
-
晚清时期外国人眼中的闽南社会状况乔治-休斯 著 罗锦生 译本书内容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篇,概述了明朝至晚清年间,日本、荷兰、英国对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入侵及当地的抵抗运动,还叙述了郑成功家族收复台湾、厦门小刀会的反清斗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军在厦门的活动等。第二部分地理篇,介绍了厦门行政辖区、地理、气候、建筑、农业生产和物产、医疗及历史古迹、民间信仰、交通运输等情况,还介绍了漳州和泉州两府的地理、历史、农业、人文等。第三部分贸易篇,介绍了厦门的对外贸易情况,及厦门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情况。本书从另一个视角为读者了解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末年的闽南社会历史面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编排,英文部分为香港De Souza公司1872年出版的《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源自中国以及其他记载的汇编》 (Amoy and the Surrounding Districts Compiled from Chinese and other Records),中文部分为英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