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山东大学简史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简史是客观记录山东大学近120年发展历史的重要研究性著作。是山东大学办学实践的客观总结,对于梳理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和规律,弘扬山大精神,实现山东大学“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具有特殊的意义。山东大学简史是客观记录山东大学近120年发展历史的重要研究性著作。是山东大学办学实践的客观总结,对于梳理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和规律,弘扬山大精神,实现山东大学“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具有特殊的意义。山东大学简史是客观记录山东大学近120年发展历史的重要研究性著作。是山东大学办学实践的客观总结,对于梳理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和规律,弘扬山大精神,实现山东大学“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具有特殊的意义。
-
2023上海信息化年鉴《上海信息化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信息化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上海推进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展的大型专业年鉴。全书共有正文八编和特载、附录、索引三部分,详细介绍了2022年上海市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安全”“数字化环境”“区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全书总分结合,宏观和微观结合,论点和数据明晰,带有权威发布和文献工具书性质,是一部可备查考的工具书。
-
遵化长城八景八事陈玉由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策划、中心执行主任陈玉主编的《遵化长城八景八事》,认真梳理了遵化长城历史背景、主要景观、历史典故,提炼出遵化长城的八个景观和八个故事,找准切入点,通过挖掘长城文化、汤泉文化、抗战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传承与弘扬长城蕴含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助力遵化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福州传魏定榔东海之滨一座古城,闽江缓缓流过,江水浇灌着两岸的花果,也孕育着悠久的文明。城内有山,有塔,有寺庙,古韵悠长,这就是福州。本书从江城福地、“海丝”枢纽、海滨邹鲁、海国先声、闽都风物、闽都新颜等几个方面,写出了闽都开放融通的襟怀,记录了福州在丝路百城中的风姿卓然。
-
高句丽渤海壁画墓研究译文集郑春颖 潘博星 盛宇平高句丽、渤海壁画墓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载体。本书是长春师范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院历经五年时间精心打磨的学术译文集,编译了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多名学者在该领域的代表作,从服饰、图像、人物、墓葬分类等多个角度对高句丽、渤海壁画墓所蕴含的文化内核进行了阐述。各国学者对高句丽、渤海问题的探究也折射出了人类追溯文明之源的共同理想。
-
渊研楼文录汤炳正 著 汤序波 整理本书系章太炎晚年弟子汤炳正生前编定的文集,分三部分:一为《屈学答问》七十五题,二为《序跋荟存》三十六首,三为《书信拾遗》一〇三通。作者自述“一生潜心于典籍者垂七十载,侧身于学林者且六十年。其间得失互见,冷暖自知,甘苦之言有不胜缕述者。而所有这些,又往往不可能见诸学术专著,反而时时流露于师生问答、零散序跋、朋辈信函之中”。书中蕴含的学术睿见,与友朋交往之直言无隐,具见前辈学者风范。
-
子其艰贞章念驰 著本书为章太炎嫡孙章念驰先生有关其祖父晚年经历与学术的一部新著,详细阐述了北上见张、吴中讲学、迁居苏州、讲学办刊、晚年生活,章太炎与抗战、晚年学术、身后哀荣、晚年评价等九个方面。学界多关注中年以前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前的章太炎,而对于晚年章太炎了解不足。本书以1932年至其去世作为章太炎的晚年,结合章氏弟子的记录和作者家中留存的记忆,较为全面地记述了章太炎的晚年,弥补了“章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也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章太炎的晚年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知宋·宋代之儒学包伟民总主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两宋时期尤其如此。我们这一套“知宋”丛书,旨在为有一定文史基础并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两宋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学习的门径。文萃选编以两宋为中心,列出了政治制度、君臣、法律、科举、军事、城市与乡村、货币、交通、科技、儒学、文学、书画艺术、建筑等专题。《知宋·宋代之儒学》重点关注宋代儒学的发展,分上、下两编。上编依年齿选邓广铭、徐规、陈植锷先生与陈来、王瑞来教授共七篇文章。下编收入编者何俊教授近年分析宋学初兴时胡瑗湖学与宋学完型时朱子理学、象山心学、水心事功学等四篇文章。上、下两编互补,引导读者对宋代儒学获得一个兼具宏观与微观的认知。
-
苏东坡与黄州李林 著作者结合苏东坡在黄州生活4年2个月的经历,以客观真实、不失幽默及接地气的语言,通过居住、生活、文友、唱和等几个片断,全面介绍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在诗、词、文、赋、书、画创作及美食诸方面的成就,重点就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创作的“二词一赋”,从创作背景、特色、价值、影响、传播、传承等方面予以点评,人以城活,城以人兴,客观分析苏东坡被贬黄州的原因以及在黄州实现人生第二次腾飞的机遇,充分肯定了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以及黄州城因苏轼的来临而产生的千年文化影响力。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榮新江 主編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法方在1970年代以前制作35毫米缩微胶卷,向全世界发行,可惜为黑白图版。以往的出版也是基于黑白图版,对于文物原貌原色、批注、图画等的阅读和欣赏均造成一定不便。本次本社收录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西域考察时所收集的全部敦煌文献,以伯希和编号为顺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题,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献。本丛书预估100余册,中式翻身,8开特精装,布面,加函套。内文总体繁体竖排,以伯希和(Paul Pelliot)之姓“Pelliot”编号(缩写为“P.”)为编排顺序,对黑白版做彻底的校订修正,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定题。凡题皆先列伯希和编号,后接定题成果,繁体横排于图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