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平凉路2767弄张力奋 著“平凉路 2767弄”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本书通过16位普通居民及1位街道旧区改造负责人的口述史,辅以历史大事记和 120 幅各阶段图片,生动地呈现了十九棉工房这一自成单元社区的百年变迁,还原了建筑、居住空间、社区与日常生活的历史演变,是一部关于“都市考古”的社会学著作,为发掘和保存上海的城市底蕴和城市文脉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探索。作为增订本,本书在原版15篇居民访谈的基础上新增1篇居民戴先生的访谈记录,并收录其家人的三张不同时期的珍贵全家福;补充田野教学记录说明;新增附录,增补该书出版后的重要媒体报道及拆迁后近况照片组图;补充再版序言。
-
水润华夏大长江蓝勇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江通过其干流和众多支流将东西南北的资源、文化融通在一起,同时吸收外来文明元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近一千年里,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完成东移南迁,长江已成为中国的核心河。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又研究长江。在这本汇集数十年研究心得的书中,他用史学家的贯通眼光、文学家的丰沛情感、旅行家的广博见识,详细梳理了长江的地质历史、文明起源和千古兴衰,全面介绍了长江独特的人才、城市、饮食、民俗和交通等文化以及自然景观,最后在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视野重新思考了长江文明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中的定位。
-
上海吃客石磊 著《上海吃客》是上海女作家石磊继《上海饭局》后的又一力作。全书围绕“吃客”二字展开,于茶烟酒盏中,邂逅上海层出不穷的人杰,听挚友名人讲述波澜壮阔的故事,回忆岁月积淀的家教,辅以原汁原味的沪语,向读者呈现出上海独一无二的气质。这些吃客们仪态雍容,衣发翩翩,带着上海老派的情致与讲究,品味故旧优雅的上海滋味。这份滋味是食,是诗,是画,是从前悠长而值得记录的年月。跟随书中色彩纷呈的油画,以及珍贵保存的家庭老照片,得以窥见近百年来上海这座城的文化记忆。
-
丝绸之路长安魏鹏、杜婷本书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国内段11项人类“非遗”、282项国家级“非遗”(含前项列入人类遗产的国家级遗产)、1090项省级“非遗”,共标注1854处“非遗”为对象,进行线路区段内“非遗”景观的基因图谱研究。本书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学信息图谱思想,构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基本单元信息图谱表达模型,显示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揭示其空间分异、空间关联与环境响应关系,提出基于空间分异的真实性、线路关联的整体性以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性为要求的保护与开发方案建议。
-
日本汉文话丛编慈波,王汝娟日本漢文話是日本人士撰述的專門成書或單獨成卷的文章批評文獻,評述對象爲中國古典文章以及日本人所創作的漢文。日本漢文話是中華文明輻射與影響周邊國家的重要顯現,是中國古代文章學與他國文化深入交涉、對漢文化圈産生深刻影響的絶好例證,也是域外漢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全面搜羅日本現存的漢文話,從知見的百餘種中擇定或具有重要學術價值、或内容上獨具特色、或文獻罕見、或影響較大、或傳播深廣的漢文話二十五種,予以精當校訂。每種文話前附提要,介紹作者生平及該文話的版本信息、思想特色、學術價值等。全書將“網羅全面”與“突出重心”相結合,有助于形成對中國古代文章學在域外文化生態的全新體認;并將與王水照先生所編《歷代文話》形成互補,全方位建構中國古代文章學的文獻體系。
-
钱穆钱穆 著这本书汇集了钱穆所做有关中国文化之十二次讲演的讲辞。先生就中国文化之“中心思想”“进退升沉”“终极理想”“中庸之道”“前途展望”等内容详加发挥,逐一阐述,指出心性修养乃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而心性修养之道当上溯于孔孟教义,此诚中华文化精义所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加体会,善加推扩,方能体会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义,“惟此最为我中华文化传统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有其大贡献之处。”读此书,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
大学问·文字奇功黄克武本书为一部研究梁启超与近现代中西思想文化之关系的学术著作,全面梳理其一生中学术思想的流变过程、研究进路,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作者以梁启超为研究对象,对其阳明学、墨子学、西方哲学、中国史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做深入分析,并聚焦于其学术研究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旨在以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来呈现清末民初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过程。此外,作者还阐释了梁启超如何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来解析各种议题,并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建立新的学术典范,并最后归结到“新民”“新国”与“铸造国魂”的现实关怀。
-
戏曲演进史曾永义《戏曲演进史》是当代戏曲研究的“中流砥柱”曾永义教授的鸿篇巨制,也是戏曲史领域标志性著作。本书为《戏曲演进史》第一册“导论与渊源小戏”。“导论编”统绪、梳理戏曲演进过程中诸如戏剧、戏曲、小戏、大戏、剧种、腔调、声腔、唱腔等关键名词之名义定位,并对戏曲史、戏曲理论史进行了回顾与检讨。“渊源小戏编”辨析唐代宫廷小戏、民间小戏之同源异流的演进路径,及其所促成的或雅或俗、雅俗交化的戏曲演进历程。
-
戏曲演进史曾永义《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为《戏曲演进史》的“金元明北曲杂剧编”之前十三章。各章具体内容依次为:第一章“北曲杂剧之渊源、性成果与分期”、第二章“蒙元北曲杂剧之背景”、第三章“元代北曲杂剧之剧目、题材与内容”、第四章“蒙元北曲杂剧流布之六大中心及其作家作品简述”、第五章“北曲杂剧之理论述评:从元代到明初”、第六章“蒙元北曲杂剧之艺术成分与搬演过程”、第七章“所谓‘元曲四大家’”、第八章“关汉卿研究及其展望”、第九章“关汉卿杂剧述评”、第十章“马致远杂剧述评”、第十一章“白朴、郑光祖杂剧述评”、第十二章“乔吉及其他作家述评”、第十三章“今本《西厢记》综论”。
-
戏曲演进史曾永义《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而写就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本书为其第五册“明清戏曲背景”,主要内容分为八章,包括明清帝王、文人士大夫、庶民百姓之戏曲生活;明清戏曲的腔调,如梆子腔、皮黄腔、弦索腔、京腔、高腔,尤其是魏良辅所创发改良的“水磨调”;对魏良辅《南词引正》《曲律》、徐渭《南词叙录》、王骧德《曲律》、李渔《闲情偶记》之《词曲部》与《演习部》等明清曲论要籍的述评;对明清“当行本色论”“南北曲异同说”“戏曲脚色说”“内在结构论”等重要曲论的述评等。所论种种,皆为使“明清戏曲”臻于登峰造极之境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