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郭跃文,曾云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其治理的理念、手段、政策也从初级化不断走向现代化。本书以中国农村生态文明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村生态环境政策和专题问题的细致考察展开研究,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对中国农村生态治理的历程、现状以及面向2035、2050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研究。
-
基于构式理论的现代汉语词法模式研究李加pan根据词法模式类推创造词法词是当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特征之一。本研究基于构式理论,通过对当代汉语新产生的词法词的整理,全面描写并概括了当代汉语词法模式的形义组配特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解词者视角构拟了词法词的词义识解程序,并结合认知理论深入探讨了词法词的词义识解机制;另一方面,从造词者视角分析了词法模式的类推构词机制,区分了类推构词的归纳推理模式与溯因推理模式。
-
建设用地蓝皮书邓红蒂,杨冀红,严金明节约集约用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开展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是缓解土地供求矛盾,解决“保护与保障”关系的必然选择,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保护耕地。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1056 号)要求,自然资源部确定了河北唐山、江苏无锡、福建福州、江西萍乡、山东淄博、河南商丘、湖北武汉、广东佛山、四川遂宁、宁夏吴忠等10个试点城市的2019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试点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以宗地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其利用程度、效益、潜力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查清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利用绩效和问题,存量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规模、空间分布和结构等,为建设用地监管、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完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技术指南提出意见建议。试点城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研究,探索了详细评价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模式,形成了初步的评价结果。为此基于2019年度试点城市详细评价研究成果形成本报告。以微观宗地尺度为基本评价单元的详细评价,更加注重中心城区内部的潜力状况,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本书为各试点城市研究成果的合集,重点从试点基本概况、基础资料收集、技术体系构建、评价结果测算、评价结果分析等角度进行整理,同时总结评价成果应用与反馈,将详细评价成果在规划编制、城市更新、政策引导等方面,设立专题,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借鉴,也为科研、社会提供研究基础。全书分为4个篇章,分别为Ⅰ基础篇、Ⅱ评价技术研究篇、Ⅲ专题篇、Ⅳ附录。其中,Ⅰ基础篇简述2019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状况详细评价工作情况及技术框架;Ⅱ评价技术研究篇介绍9个试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技术思路和主要的评价结果。Ⅲ专题篇重点介绍详细评价的成果应用与反馈,以及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状况等拓展研究。Ⅳ附录包括试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详细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稿)、试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详细评价数据库等。
-
健康公益蓝皮书清华大学万科健康中国研究院,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王名,尤红“健康公益”以改革开放以来活跃在医疗卫生及大健康领域的公益慈善力量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在健康中国战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进程中,健康公益在形式、路径、机制、模式等诸方面的表现及特征。作为首卷健康公益蓝皮书,本报告尝试进行健康公益的概念建构,并对其整体的基本情况进行粗线条扫描,梳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残疾人康复、医务社工、安宁疗护、老龄人群健康、医疗救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公益的国际化实践等多个主题的健康公益的实践与影响,呈现出健康公益实践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报告可供公共卫生与健康、公益慈善等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人员参阅,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从事公益的业界人士关注健康公益,积极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构。
-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词束研究彭咏梅,余静本书利用语料库方法,基于一个100万词的的汉语口语语料库LLSCC和一个100万词的书面语语料库LCMC对汉语词束进行研究。相关内容分为定性讨论和语料库实证调查两部分。定性讨论部分包括汉语词束的界定、识别和分类等内容。语料库实证调查包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比较汉语自然会话和学术写作两种语体中,词束在数量、结构分类、功能分类以及离散度方面的情况;2)比较自然会话、剧本、专题话题和口头叙述四种口语语体中,汉语词束的数量和频率,结构分类类别、各类别的数量、频率,功能分类类别、各类别数量和频率,以及离散度等方面内容;3)比较新闻、公文、学术写作和小说四种书面语语体语体中,汉语词束的数量和频率,结构分类类别、各类别的数量、频率,功能分类类别、各类别数量和频率,以及离散度等方面内容。该书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鲁迅遗风录孙郁“稷下文库”文学类从第一辑入选的孙郁《鲁迅遗风录》,主要探讨关于鲁迅“遗产”的继承和传播。鲁迅生前亲友、弟子与此后学院派学者、政治人物,构成对其精神遗存传播、解读的主要群落。该书稿包括私人语境中的鲁迅、公共话语中的鲁迅,以及许寿裳、老舍、聂绀弩、唐弢、孙犁、木山英雄、周扬等中外作家、学者对鲁迅精神的解读与传播,所受鲁迅的影响等方面。该书稿探究鲁迅的“多色调”,展现了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鲁迅。 该书稿内容源自作者二十多年前所写鲁迅与同代人的一组文章,写出鲁迅传播史上的人和事,本次修订版部分吸收了专家学者对初版的意见和建议,并补充了作者自己思路的延伸,其间也有对旧文谬误的纠正。
-
人类世的生态经济学[加] 彼得·G.布朗、[加]彼得·蒂默曼 著,夏循祥、张劼颖 译我们迫切需要新的伦理和新的经济学来引导我们进入人类世时代。在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商品和服务的无限生产及消费一直是核心思想,由此而来的环境后果却鲜有人顾及。本书所倡导的新兴经济学范式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将经济学领域重新聚焦于人类社会的有限性之上,建构了一种全新的生态经济关系。
-
羞辱创伤周慕姿本书以常见的家庭暴力问题引入“羞辱创伤”这一心理学问题,向我们讲述了隐秘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且对人们内心伤害性较大的“羞辱伤害”问题。充分展现了当下社会中,羞辱创伤的现实存在与无意伤害,内容平实,却处处唤起人们对“羞辱/羞耻”的觉醒。
-
品牌言说胡晓云本书是作者胡晓云在2014-2022年间,基于中国乡村现状、乡村振兴的需求所作的有关“乡村品牌化”“农业品牌化”的研究积集。其核心要素及学术主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扶贫”“乡村全域品牌化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战略选择”等,均被农业农村部、中央一号文件等利用,对中国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方法论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学术建议,已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得到社会好评。出版此书,可进一步向相关部门及人士传达作者针对中国乡村的振兴、繁荣的需求而提出的独特的品牌主张、探索成果,让更广泛的读者学习并运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
史权与秩序尤学工本书以清初史家群体为对象,以史学史结合社会史、文化史,探讨巨变时代的史权博弈、史家对史学和文化秩序的追求,思考史家与史学的安身立命之本。依据史家的政治立场与文化立场,本书将清初史家群体分为遗民史家、仕清史家和贰臣史家三种基本类型,探讨了他们在兴亡、忠义、正统、君臣等明史书写主题上的异同,分析了遗民史家修史经世而续命、仕清史家修史表忠求名山、贰臣史家修史明志兼自赎的书写取向,梳理了他们的分化与整合,反思了易代之际史家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阐释了史家群体与史学在清初文化秩序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书注重两个视角:一是群体视角,以史家群体展现了明清之际中国史学的宽度与厚度,可更深入地认识其全貌;二是主体视角,从史家的主体意识审视其在史学发展与社会变迁中的诉求,可弥补把史家视为“他者”的弊端。本书提出的史权与文化秩序等问题可为人们思考社会变革中的政府、史家、社会、史学的角色与责任,提供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