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对我国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都曾有过不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虽有人写过中国佛教史,只是以日本人的著作为蓝本。本书是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第一部佛教通史。全书共八卷,第一卷讲佛教的传入和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
-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内容简介:本卷介绍了包括西晋、十六国、东晋的汉族及北方其他各族的佛教。第一章介绍西晋佛教;第二章介绍十六国佛教,以后赵、前秦、后秦为主;第三章介绍东晋佛教。本卷重点介绍了般若学说,佛图澄、释道安等人的活动、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严耀中著本书揭示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人的生存意识,社会结构对中国哲学和宗教的影响;同样,中国哲学和宗教,也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的各领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作用。
-
寺院与僧人白化文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宏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宏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华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编写这套丛书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尝试。中心希望丛书的作者们“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笔写通俗性著作,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力求深入浅出,使广大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干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内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郭良Yun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佟洵主编佟洵同志多年来,专注于清朝宫廷史,北京地方史、宗教史的研究,现在,她又主编了《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一书,对人们了解佛教,以及在其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绚丽多彩的寺庙文化现象,很有帮助。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反映人们世界观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公元前后(西汉末、东汉初)传播到我国中原内地,4世纪初期至中叶传播到北京地区。佛教教义宣传“十二缘起”和“四谛”,用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说明生死轮回的道理,用苦、集、灭、道来说明世间和出世两方面的因果关系,以及达到涅槃解脱的途径。所以,归根结底,佛教的产生和发展,和人们感到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的自我意识分不开。
-
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br>本书以汉唐佛寺为视角,展示它的各种人文内涵,是一部汉传佛教上升时期的具象文化史。全书分九篇共70万字。“寻蓝篇”—伽蓝分布与型制演变;“造设篇”—施主层群及造寺心理,寺等、寺名、佛寺景观的文化意韵;“基壤篇”—寺院土地制度、经济结构、教团阶级关系;“僧伽篇”—僧尼仪制,寺院规约,佛寺管理,僧官僧职;“科门篇”—译场、义林、禅窟、律镇、声业及诸宗祖庭;“妙相篇”—寺院与窟寺绘画雕塑区群、艺术风格类型;“文苑篇”—释门人文撰述与文学创作;“艺技篇”—佛寺乐舞、戏弄、书法、茶道、医药、历算;“辅世篇”—寺院的岁节、教育、庋藏、寄宿、悲田养病、造林环保等社会文化功能。书中并附有精美插图及佛寺分布示意图。
-
中国的伊斯兰教秦惠彬编《中国的伊斯兰教》主要介绍了中国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系,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礼仪、制度和习俗、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等内容。“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
内蒙古喇嘛教史德勒格编著喇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的年代,一般说公元前560-480年间。释迦牟尼在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他的本名是悉达多,属于乔答摩王族,他本人是一个王子。他从29岁起离开贵族家庭,在外游历漂泊,寻求找到一个脱离人间生老病死的痛苦的境界。
-
荒漠甘泉(美)考门夫人(Mrs.Charles E.Cowman)著;胡小军编译《荒漠甘泉》是考门夫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写下的诵经领悟、人和感受、智慧哲理。它以丰富的内涵、精湛的意蕴、感人的情情及巨大的魅力,征服了亿万读者的心,使其成为畅销世界的不朽句著。《荒漠甘泉》本是一部从宗教角度介绍人生经验的智慧经典。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一书出版于1920年,发行以后一时洛阳纸贵,畅销不轰,但英文版当年即已售200万册以上,且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影响深远,其中中文版发行最广,读者最多。 TOP作者简介 考门夫人(Mrs.Charles E.Cowman)原名丽蒂伯德,1870年3月出生在美国伊利诺州一个好客的“伯德家庄”中,19岁时她与查理考门由“一见钟情”两步入结婚礼堂,两人爱情在春光之中享受甘露滋润。1894年初,两人参加了卫理会和奋兴会。这时考门夫人突然病危,她的丈夫查理考门在神前祷告,经过一场激烈的内心交战,终于回到了喜乐平安的家园。1901年,考门夫人作凭着信心与爱心,开始了她25年之久的宜教事业。特别是在查理考门突然去世之后,考门夫人在经历了更加艰辛的苦难与奋斗,开始提笔写作。这些作品受到了广泛欢迎,因此她把这些文字编辑成书,这就是有名的《荒漠甘泉》。这本书的确是在世界帮助了许多在艰难中奋斗、在恩格斯中托儿所的人,至今可以说是一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著。 TOP 其它信息 装帧:平装页数:687版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