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当代法治视域下的藏传佛教莫世健 著《当代法治视域下的藏传佛教》论文集是澳门大学藏传佛教宗教财产法律权属问题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该论文集由澳门大学莫世健教授主编,全书共收录了 15 篇相关学术论文。在法治中国、依法治国的语境之中,宗教治理的问题已经从依法管理向宗教治理法治化的方向转型,如何理解宗教法治化及其实行的方式与可能是极为关键的问题。宗教法治化涉及了宗教财产、宗教法人、宗教仪式、宗教团体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论文集是围绕当代藏传佛教展开的讨论。论文中学者们以各自不同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讨论了当代法治化社会中藏传佛教的载体即寺院法治化的关键问题。学者们中针对当前藏传佛教寺院功能的演变、寺院管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寺院财产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历史和当地社会环境中藏传佛教与法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为我们了解当前藏传 佛教寺院组织的管理以及法治化的路径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本图书的主要特色在于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主题客观地论述了当代法治视域下藏传佛教的相关议题。当代藏传佛教寺院的学经制度、宗教功能、财产管理等都避免不了与现代法律间的协调,这是宗教管理法治化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特别是关于藏传佛教寺院和僧侣财产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和全球都处于初级阶段。本书中几篇论文都以案例研究方式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藏传佛教寺院和拉章的财产管理实践。莫世健教授的论文更直接在现代法治框架下讨论藏传佛教寺院,拉章和僧侣的财产习惯法问题。虽然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化研究,但对于国内现有的研究已经做出了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此论文集不仅补充了学术界对于当代藏传佛教寺院法治化以及相关学术研究的空白,而且还对藏传佛教在现代化转型以及宗教管理法治化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罗冰 著本文旨在研究历史时期佛教的主要因子在皖江流域的地理分布变迁及其原因,并试图划分不同时期皖江流域的佛教文化区,初步总结其演变规律。在因子选择上,由于规模宏大之寺院,造诣高深之僧侣,影响深远之佛法,虔诚狂热之檀越是构成佛教传承与佛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因此,本文以皖江流域地方志为基础史料,选取寺院、僧人、佛教学术、居士与檀越四个因子,来具体分析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的发展情况。
-
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姜小莉 著清代是满族萨满教特殊而重要的发展时期。入关前,皇太极进行了诸多变革,限制了萨满教的消极因素。入关后,宫廷萨满祭祀中规范化与传统化并行,《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确定了宫廷各项祭祀仪制,萨满教为清宫生活增添了浓重的满族文化特色。在民间,萨满教的地区分化与形态分化尤为突出,除东北地区保持较多传统外,京畿、直省及新疆驻防的满洲旗人在延续萨满信仰的同时,其祭祀活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总体上,野祭普遍衰退,家祭仪式逐渐趋同,萨满教的衰落是满族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满族萨满教在清代社会发挥了重要影响。满族萨满教以其特有内涵,强化了满族的族群认同,融入国家祭祀之中,元旦堂子拜天与冬至圜丘祀天并行不悖,出征凯旋拜堂子在军礼中举足轻重,体现了清代统治者满汉并重的文化态度。
-
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编本书是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为全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编写的宗教宣讲指导用书。内容以倡导我国穆斯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包括“做一名具有爱国情怀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倡导平等”“做一个友善待人的穆斯林”等篇目,加强正面引导,弘扬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形成的爱国、和平、中道的主旋律,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一生坚实杨发明 著本书是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主编的一部纪念马坚先生的专题文集。包含“致辞”“家人忆思”“仰慕追怀”“垂世之学”“承志敬思”等7个栏目共43篇文章;文章作者有: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陈宗荣,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著名穆斯林学者林松、马贤,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马坚先生之子马志学,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翻译家仲跻昆等著名、知名人士。文章从马坚先生的生活、工作等各角度全面回顾了其一生的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客观反映了马坚先生的爱国情怀,指导我国穆斯林继承和发扬马坚先生的爱国爱教、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其为榜样,扶正自身,教育后人。
-
道德经随想录杨志清 著本书从音乐创作理论与形态知识概述入手,分析新媒介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探索媒介融合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路径,媒介融合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展方法,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与媒介融合传播的方法,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体系,明确提出改善措施。旨在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音乐创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列子见一曾品元 著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的重要传承人物。道家发幽于黄帝,显明于老子,发展于列子,大成于庄子,其思想主张存在于《列子》一书中,但因《列子》一时被认为是伪书,为其解注的人寥寥无几,远不能跟《老子》和《庄子》比肩。自东晋学者张湛作《列子注》后,《列子》遂逐渐被重视起来,也引来后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一些解注者。可惜的是,所有这些解注作品,都没有首先将《列子》的底本厘定清晰,所以导致即便是《列子》被解注后,还是不能很好地为普通读者所把握。此书就是为此而作的一次努力。作者首先将《列子》的文本作了清源,然后对其中的疑难点作了通俗易通的阐释,最后给出今译,以使读者能迅速把握到《列子》一书的基本内涵及其思想实质。
-
宝鸡道教碑石记吴受琚 著《宝鸡道教碑石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出版资助项目”,是对陕西省宝鸡地区宋、元、明以来的道教碑刻进行拓片和内容的整理。其中,北宋天圣重修至德常宁观碑、元正大长春真人本行碑、元至元陇州龙门景福山玉宸宫记、明永乐寻张三丰圣旨碑、明天顺张三丰遗迹记碑,以及新出土的张三丰真人所作《无根树》词二十四首石刻等,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
-
韶关禅宗文化研究集萃王焰安 著暂缺简介...
-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 僧祐 著本书是《金陵全书》丁编文献类中的一种,《出三藏记集》是中国现存很早的佛教文献目录,其作者为僧祐,故后人又简称为《僧祐录》《祐录》。僧祐于齐、梁间,凭借定林寺丰富的经藏,在道安《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道安录》《安录》)的基础上,“订正经译”,撰成《出三藏记集》。《出三藏记集》共15卷,包括4部分。全书辑录了东汉至南朝梁代诸多佛教文献,保存了东晋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的原文。《出三藏记集》不仅对后世编纂佛经目录有一定影响,而且它的“总经序”“述列传”对后世编制一般文献目录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