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禅的滋味马明博 著《禅的滋味》图文并茂:一页图,一页文;图画充满禅味,文字犹如短刀。形式新颖,内容有冲击力,分为六辑,分别是“观自在”“生活禅”“禅定的嘴”“禅猫”“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禅的滋味”。人们常说,悟禅难。品读《禅的滋味》会发现,生活中禅机无处不在,悟禅其实并不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忙中出乱、少说多看、冲动是魔鬼……”这些话其实是在提醒人保持定力,要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禅的本意是“静虑”,这不就是提醒人要学会“冷静地观察与思考”吗?
-
大日经吕建福 著《大日经》是胎藏界密法的集大成者之作,其内容兼收中观、瑜伽二派的思想,又较多地叙述了当时及此前印度其他各宗教和哲学流派的观点,其重要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弗雷格是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一种被称为逻辑主义的数学哲学,即把算术还原为逻辑。为了执行逻辑主义方案,弗雷格设计了一种新的逻辑系统,它在实质上是由二阶逻辑与第五公理构成的二阶理论。然而,罗素在弗雷格的逻辑系统中发现了悖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罗素发现的这个悖论彻底瓦解了弗雷格的逻辑主义。但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重新发现了休谟原则,由此引发了新弗雷格主义的兴起。本书的目的是对弗雷格的逻辑主义进行系统性研究,以当代新弗雷格主义及相关争论为出发点,返璞归真,还原弗雷格本人的逻辑主义思想的面貌。
-
洛阳伽蓝记曹虹 著《洛阳伽蓝记》一书是以作者所亲见亲访的洛阳寺宇为对象,对洛阳全城寺宇的地理分布、各主要寺宇的由来、建制及相关佛教活动等方面的客观记载。具有特殊意味的是,作者面对的这一片佛教建筑,既是一种宗教景观,又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景观。因此,本书的佛学价值与历史地理学上的价值相互含摄。
-
俱舍要义杨白衣 著《俱舍论》是该摄《婆沙论》的精髓,以“理长为宗”的态度撰述的论典,所以既不偏于有部,亦不偏于经部。其思想不但精细,词意亦极明白且颇有系统,实不愧被誉为聪明论。 《俱舍要义》旨在说明诸法因缘之正理,破斥外道凡夫着我之执见,以断惑入圣,远离系缚。
-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16曹中建 著本卷《年鉴》由世界宗教研究所曹中建主编。在栏目方面,特设“特稿及政策”、“宗教政策”、“研究综述”、“实证研究报告”、“年度论文”、“年度推荐”、“年度著作”、“年度会议”、“研究资料数据”以及“年度信息”等栏目,堪称国内宗教研究的“百科全书”。本卷《年鉴》包容性极强,既包括了传统宗教学科各个分支,同时兼顾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以及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使读者能够通过本刊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把握当今宗教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未来趋向。
-
四分律温金玉 著本书原为印度优波崛多系统的昙无德部所传的戒律,主要说明僧尼五众别解脱戒的内容和受持的方法。在每一条戒下,各各说明制戒缘起、缘起之人、立戒经过、立戒内文和判决是非。每结一戒必说十句义,此制戒十句义是佛制戒的根本意趣,也是出家受戒、持戒必有的利益。此书传入中国后,道宣律师根据本土风俗人情对其进行了“由小入大”的改革,使其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弘传独盛,不但成为律宗的根本经典,也是影响中国佛教**的律典。
-
藏传佛教史研究嘎·达哇才仁《藏传佛教史研究·明代卷》(以下简称《明代卷》)对1372年(藏历第6饶迥水鼠年)至1644年(藏历第11饶迥木猴年)即明朝时期藏传佛教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介绍。总体来讲,《明代卷》系统梳理了明代藏传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探析了明代藏传佛教的基本特点,其中涉及各教派、寺院、活佛、甘丹赤巴和高僧大德等。笔者在写作过程当中,有些教派历史比较完整,比如说觉囊派,为了完整理解觉囊派的历史脉络,笔者采取了追根溯源的方法,甚至涉及元末、清初的部分事件和人物。除此而外,有些章节内容在论述时,笔者尽量做到具体细致,比如说色拉寺和哲蚌寺等历史。撰写《明代卷》时,笔者参考了大量的藏文资料,在藏文文献资料搜集和引用上下了很大工夫,这也许是《明代卷》的亮点也是《明代卷》的学术贡献,但不免有繁琐之嫌。
-
保釐云间王启元,石梦洁 著本书胪列了上海历史上罗神庙、龙华寺等十余处主要的神祠寺观和徐光启、赵朴初等几位有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对这些传统宗教场所和人物进行介绍,详细梳理了这些宗教场所的区位环境、历史源流、文化内涵与意义,以及几位宗教人物在上海历史上的活动及产生的影响,深入浅出地描述上海的社会信仰内容及空间。文章性质包涵考证论文、人物纪实、书评、口述史等,佐以大量历史图片、新旧地图作,生动、立体地呈现了上海地区自古以来繁荣的宗教活动和丰富的宗教文化,突出展现了上海本地特殊的信仰构成和宗教体系,为大众更深入了解上海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佳的知识读本。
-
信仰与理性【英】斯温伯恩 著,曹剑波 译本书内容丰富、横跨不同学科,与一般谈论信仰的著作不同,它探讨的是理性在宗教中的位置,介绍的是如何判别宗教信条是否理性的方法论。本书曾在哲学界引起极大反响,作者斯温伯恩“一炮而红”,由此激发了宗教哲学不少新的研究路向。 斯温伯恩力图证明用理性研究宗教信仰的做法是可取和可行的。在他看来,重要的是调查不同的宗教提供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哪些目标是值得追求的。他以严谨的理性分析,论证了宗教信仰的价值和宗教信条的可能性。